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已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但大多只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门面”,说教胜于情操陶治和行为实践,使文化道德教育处于较为虚空的状态,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严重的误区。一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校园、教室的环境布置。一到开学或某一节日,  相似文献   

2.
教室环境布置不容忽视舒莉萍班级教室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室环境中如何体现学校制度、班级纪律、学校精神、班级精神,大有文章可做。当前,对教室环境大致有两种意见,一是教室环境以整洁为主,不必花大力气去布置,教室里布置得花花绿绿,对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痕的。学生成长最主要的文化环境就是学校,而班级又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所以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一.建设班级物质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班级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教室内桌椅的摆放、墙面上学习园地,时角,的布置、黑板报的宣传、班级图书角的布置、以及班  相似文献   

4.
班级文化是指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积极的班级文化能使颇受冷落的中职学生唤起自我教育意识,达到自我完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一、班级物质文化层的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层建设是班级的静态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班级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包括硬环境建设(教室布置)和软环境建设(黑板报、图书交流中心等)。外部文化环境应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以及教育和教学的主旨。环境具有育人的功能,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教室环境的布置,要做到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都在育人,催人进步,让学生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具体而言,教室环境布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教室前方应有班级的“导航灯”——目标标语,它是全体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标语要醒目,要能时时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可以考虑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5.
<正>教室是老师授课、育人的主要阵地,是教师和学生知识交流、情感交流的主要地方,也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创建班级文化建设时,首先要努力完善班级物质文化的创建,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环境卫生是创建班级精神文化的基础,干净整洁的学习环  相似文献   

6.
龙启彬 《贵州教育》2013,(24):10-11
作为班主任,我们经常在搞班级文化建设,而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包含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简言之就是班级的教室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教室的环境布置、桌椅的摆放、黑板报的利用、墙面的布置以及班级卫生状况等等。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是一种显性的班级文化。只有把这种显性的文化建设搞好了,才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7.
班级隐性课程又称班级教育环境 ,它包括该班集体所享有的物质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以及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等。这种环境对学生认识、判断和评价是非、善恶、荣辱 ,对他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以及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 ,如何加强班级的隐性课程建设呢?一、加强班级隐性课程建设 ,应注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指布置教室、净化心灵等工作。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 ,因此教室的布置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布置教室时 ,既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在颜色上的搭配 ,又…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以人为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完善校园制度文化,构建校园精神文化,创建学校课堂文化,打造学校活动文化。  相似文献   

9.
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常常对学校的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决定着学校精神面貌,左右着学校教育的方向。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师生参与度低、校园内部文化建设不足、学校内外的交流与辐射不足等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效应,学校应重视校长和骨干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96):182-183
要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要打造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是从教室的黑板、墙壁、角落、窗台进行布置,把教室变成温馨的家,让合理的班级制度作为行为习惯引航的灯,使班级文化精神化作学生成长方向的舵。  相似文献   

11.
王芳 《辽宁教育》2010,(10):24-25
教室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室环境如何体现学校制度、班级纪律、学校精神、班级精神,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置。  相似文献   

12.
教室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窗口,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阵地。从教室环境的布置、设置情况可以管窥出一个教师,一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理念、学校精神以及教育制度的差异。本文从美国小学教室的布置的特点入手,探讨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不同,重点探究美国教室布置对中国教育理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杨建宇 《湖南教育》2006,(12):20-21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办学思想、教育理念、育人观、人才观、价值观、教师的精神气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功效,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基层学校的校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林美徽 《新教师》2019,(7):23-24
“主题式”显性校园文化构建是为了提升校园显性文化建设水平,针对当前因对文化认识浅薄与狭隘引起的盲目跟风、随性布置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构建方式,它主张校园文化要有主题,且形成以主题统领下,年段二级文化和班级三级文化的层级式系统的、全面的文化建构模式。针对新建的学校,把主题式的显性文化构想有机融入到校园的前期建筑,能使校园文化布置介入更早、融入更深、氛围更浓。为此,笔者谈谈在参与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二实小”)开发区校区学校筹建工作中,对“主题式”显性文化融入校园前期建设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浅谈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尚存在诸多局限和误区,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予以加强和改进: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在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塑造校园精神,强化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基本单位,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基本活动场所。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文化建设,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对规范学生的言行,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创建优良的班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建设既是校园文化补充和发展,更是校园文化内涵落实的延伸基础。如何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呢?笔者试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在学校内涵发展中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澄江镇小学校致力于校园特色文化的打造,以精神文化为核心,营造美好校园风气;以环境文化基础。打造良好校园氛围:以课程文化为载体,培育学生人格品质;以特色文化为引领,创建学校文化品牌,通过上述文化建设途径建设美丽乡村小学。  相似文献   

18.
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育人,而文化育人则是教育的至高境界。笔者所在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布局,重点打造"一班一品"特色班级文化,实现学生成功、教师提升、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一、"一班一品"主题的确定"一班一品"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打造班级特色品牌,使残障学生在"一班一品"的创建中,受到有效的教育;使教师在"一班一品"活动创建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与特长,  相似文献   

19.
《小学青年教师》2011,(4):F0004-F0004
创建于2005年的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位于郑州市南部,学校以"水涵德慧"为核心理念,在二七区教育体育局"质量、品牌、服务"三大主题的指引下,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把握契机,锐意创新,促生智慧管理,塑造明慧教师,培育聪慧学生,创建德慧校园,倾力打造"德慧长东"学校文化和品牌。  相似文献   

20.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一、和谐校园的人际关系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校长要关心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