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意义]通过对Mendeley阅读数据的分析,探讨引用行为之外更广范围的论文使用行为,以进一步完善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体系。[方法/过程]选择社会学、历史学、生态学和应用物理学四个学科领域,从Scopus、Altmetric.com采集被引数据和阅读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身份、国别以及学科三个角度对Mendeley阅读数据Top100的文献用户身份和行为特征进行深入的探究。[结果/结论]在四个学科文献集合中,Mendeley阅读数据均比被引频次的覆盖率高,说明引用行为只是论文使用的冰山一角。对于不同使用动机的用户,其使用行为都存在学科差异;不同国家使用者对论文的使用习惯有地域差异;学术论文的跨学科使用情况与自身学科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F1000因子与被引频次、F1000因子与期刊评价指标,并对主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来验证同行评议与引文分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F1000因子与被引频次呈正相关性,即专家打分与被引频次变动方向相同;但也存在专家打分高的论文被引频次低,而专家打分低的论文被引频次高的事实。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特征因子、SNIP等主要指标中,SJR、IF与专家评议值相关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学术论文同行评审过程中编辑的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雷  郝洁 《编辑学报》2010,22(2):106-107
同行评审是学术期刊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稿件交付同行评审、处理审稿意见的过程中,编辑的作为非常重要。在编辑与同行评审专家的关系中,编辑是主体,编辑的职责在于将同行评审的意见建设性地使用到论文的处理过程中去。体现编辑作为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效的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实现编辑的作为。  相似文献   

4.
俞立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2):109-114
[目的/意义] 在多属性评价视角下,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标时间轴并不统一,存在时间异质性,评价对象涉及期刊创刊以来的所有论文被引、过去5年论文被引、过去两年论文被引、评价当年被引等等,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过程] 以CSSCI科技管理类期刊为例,提出了两个新指标:隔年影响因子、隔年h指数,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期刊被引数据统计,验证了这两个指标的合理性。[结果/结论] 期刊被引指标的设计必须尊重时效性、鲁棒性、年度内评价等原则;多属性评价时,期刊评价被引指标必须尽量保证时间轴一致;来源指标与隔年被引指标数据均来自于期刊载文当年数据,多属性评价时间轴本质上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基于PrestigeRank算法与同行评议的科技论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restigeRank算法对2004~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收录的科技论文进行了评价研究,并选取了预防医学领域中PrestigeRank算法排序靠前的论文进行同行评议研究.对不同学科、不同发表时间论文的被引次数、PrestigeRank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也对预防医学领域论文进行了PrestigeRank算法、同行评议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被引次数、PrestigeRank算法具有正相关性,但被引次数与PrestigeRank算法的Spearman 相关系数随被引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另外,相关性在不同学科、不同发表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地学、生物、物理、化学和力学等基础领域的论文其被引次数与PrestigeRank算法的一致性相对较高;而药物学、预防与卫生、临床医学等医学领域的论文其被引次数与PrestigeRank算法的一致性相对较低.PrestigeRank算法比被引次数方法更有利于更新和更老发布的论文.利用同行评议方法对预防医学领域论文的创新性、论文效益和学术水平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同行评议结果的分类指标中存在一致性差异,其中创新性与论文效益间更是没有明显相关性.专家对论文创新性的评价结果与被引次数和PrestigeRank排序结果不相关,而专家对于论文学术水平、论文效益的评价与被引次数和PrestigeRank排序基本吻合.被引次数、PrestigeRank与同行评议的总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同行评议结果与被引次数和PrestigeRank排序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随着社交媒体和电子出版平台的兴起,利用期刊在Twitter上的关注度来评价期刊能够对传统的期刊评价方式进行补充,发现该指标与传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并以期最终构建合理的期刊社交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方法/过程] 根据《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的社会科学版,选取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影响因子前30位的期刊作为该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为了研究altmetrics指标与传统的基于引文的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利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性分析对期刊Twitter提及频次与8个传统指标(总被引数、影响因子、5年期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论文数、引文半衰期、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分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统计结果显示,JASIST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和Scientometrics是本领域中在Twitter上受关注度最高的期刊。期刊Twitter提及频次仅与期刊特征因子间存在中等的显著相关性,与其他指标间存在较弱的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期刊,在Twitter上设有官方账号的期刊明显得到更高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7.
国际学术期刊论文评审是同行评审中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对其及利益冲突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总结其论文评审的一般程序,阐述了当前国际学术期刊论文评审中的利益冲突现状及其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际学术期刊论文评审利益冲突的防范与规避措施,认为制定专业、隐名、外部的评审制度以及利益披露与回避等方面的政策是防范与规避利益冲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学术论文同行评审:过去·现状·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书令  房威 《编辑学报》2016,28(6):535-538
研究同行评审制度有助于审视学术交流与出版过程,以检验对学术成果的审查和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包括评审结果的正确性和评审方法的公平性,并进而为同行评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文章简要介绍同行评审的发展历程,阐述并探讨学术论文同行评审的作用以及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同行评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蒋霞 《编辑学报》2019,31(4):372-376
基于发生在权威期刊的几桩典型学术丑闻,探讨同行评审如何系统性地应对学术论文不端行为。回顾性提炼丑闻事件的重要节点,从速度、数量、质量和评价标准4个维度来综合分析同行评审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应在战略和技术层面上重新构建学术出版中的同行评审体系:明确同行评审中的各方责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并开放数据。一个明确、健全和开放的同行评审体系有助于系统性地防范学术不端,提高同行评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敏 《图书馆学刊》2013,(11):133-138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对东北地区27所高校图书馆2003~2012年间的发文总量、核心期刊发文量、核心期刊发文量占总发文量比、基金论文数、被引论文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h指数、总下载量、核心作者数这10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对高产作者、高频被引论文以及学术论文在19种核心期刊的分布进行了统计,从而揭示了东北地区27所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分析学科规范引文影响力在科学评价中的可行性及其与同行评议的相关性,为负责任计量及以其为支撑的同行评议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选取F1000以及InCites平台,将29 850篇细胞生物学文献、30 326篇生物技术文献的CNCI (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与被引频次进行相关分析,对其中956篇细胞生物学论文的CNCI与F1000分值进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从统计学视角看CNCI与被引频次呈高度正相关,与F1000分值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亦存在二者相悖的情形。因此,CNCI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同行评议结果、能代偿实施学术影响力归誉的功能,并适用于跨学科比较;但同行评议或CNCI单独作为科学评价标准都会有失偏颇,以CNCI为代表的新一代负责任计量指标为支撑的同行评议将成为未来科学评价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杨锐 《编辑学报》2012,24(6):571-572
对于请多位外审专家进行审稿的学术期刊,让专家的审稿意见和编辑的意见在该稿件的评审专家之间共享及择优将审稿意见及作者的答复在刊物或刊物网站上公开发表,称为审稿意见的深度利用。认为审稿意见的深度利用可促进学术交流、树立期刊形象、提高专家的审稿积极性和审稿水平,并有助于提高编辑的初审能力。列举了审稿意见深度利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编辑流程中对专家审稿意见的分析、反馈与核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  王有登  骆瑾 《编辑学报》2008,20(1):22-24
由于专家审稿意见所具有的评价鉴定与优化完善功能,以及审稿意见本身的多样性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对专家审稿意见的落实贯穿于编辑流程的各个环节,不同环节有不同侧重点:定稿过程重仔细分析审稿意见;文稿加工过程重认真反馈审稿意见;复审文稿过程重跟踪核查作者对审稿意见的答复与处理情况.认为:通过分析、反馈、核查,使专家审稿意见真正落实到文稿中,以增强审稿信息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文稿质量和刊物质量的目的;强化编辑学术意识、发挥编辑主动性是保证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提出一种融合评论主题识别与技术属性多维度分析的技术机会发现方法,从技术需求驱动视角识别技术机会,为企业前瞻布局研发方向与进行科研管理规划提供决策建议支持。[方法/过程] 以产品在线评论为研究数据源,首先,利用LDA主题模型识别出评论技术主题,提出技术评论主题强度和主题新颖度两个指标,筛选出新兴重点技术评论主题。然后,从学术论文、技术专利中人工选取技术属性词,通过TF-IDF值计算得到评论高频词,结合专家知识进一步筛选出技术特征词,构建产品技术属性词-技术特征词表。通过相关性计算分别得到与评论相关和与新兴重点技术评论主题相关的技术属性。最后,提出一种产品重要技术属性识别指标模型并设计一种多维度分析方法,分析产品重要技术属性的特征情况,最终识别出蕴含在评论文本中的新兴技术机会。[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技术机会,为企业产品技术研发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针对P指数不能反映评价对象引文分布的P缺陷,在P指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引文分布的指数计算方法。[方法/过程]引入发文-引文分布曲线和学术矩阵表征期刊的引文分布,利用期刊评价的非参数统计方法,通过将引文数据进行分区划分,基于P核和P尾内有引用的论文,采用期刊的平均引文率代表零引用论文的影响,重新定义P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Pnew指数。为避免学科差异对期刊评价的影响,以仅属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电子电气工程类目下有5年影响因子的53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期刊的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H指数、P指数、Pnew指数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及差异性分析,以验证Pnew指数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Pnew指数与H指数、P指数等多个关键指标的相关性较好。与P指数相比,Pnew指数既延续了其高灵敏度与高区分度的特点,又对P指数相差无几但引用分布大不相同的期刊有更好的显示度和辨识度,而且能够矫正引文分布对P指数评价的偏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鉴于网络用户评价已成为人们选择产品或服务时的重要参考指标,旨在了解打分评价和评论评价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仅有评论评价的网站提供符合潜在分值的排序和推荐功能。[方法/过程] 通过抓取豆瓣电影的用户评价,使用ROST EA工具进行情感分析得到评论评价的综合情绪值,将其与打分评价进行相关分析,并考虑评论文本的情感强度赋权对结果造成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结果/结论] 发现评论评价的综合情绪值与打分评价相关性较高,情感强度的赋权情况对结果影响不大,说明可以根据评论评价预测打分,据此给出相应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与中文学术期刊相比,英文学术期刊对于审稿专家的遴选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如何快速、有效地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研究领域的稿件送达国内同行专家评审值得深入思考.以《重庆大学学报》(英文版)为例,分析2014年6月-2015年3月国内审稿专家的审稿行为,指出英文学术期刊在选择审稿专家时需首先考虑英文水平和年龄2个主要因素,同时综合其他因素,优先选择审稿周期短、审稿质量高的专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为探索图书的老化速度与引文特征,更客观地评价图书的学术价值和利用规律。[方法/过程] 对汤森路透WoS平台中图书引文索引(Book Citation Index)中2012-2014年间的图书情报学学科图书的引文数据进行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的计量,并与WoS中该学科的期刊引文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做分析比较。[结果/结论] 对比结果显示,该学科图书引用半衰期大于期刊引用半衰期,图书被引半衰期要小于期刊被引半衰期,并从图书的引文和被引规律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