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海外上市风险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以西安市已在海外上市和将要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关注海外上市的中介机构、以及关注海外上市的专家学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探索型因子分析法、多元相关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海外上市风险影响因素作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廖科华 《科学学研究》2003,21(Z1):193-196
本文从经营风险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以深圳市1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结合访谈互动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风险因素进行了总结;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基本原理,通过构造间接Saaty判断矩阵,对风险因素的层次结构进行了定量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降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湖北省上市公司专利申请状况及年报信息,从不同板块上市企业专利数量、专利布局、专利类型、知识产权披露状况、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产业及政策等方面对湖北省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从专利数据看,主板上市的大型科技型企业具有比较成熟的专利申请及海外布局意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专利申请质量更高,新三板上市中小型科技企业专利申请意识更强,更加重视对技术的保护;从知识产权风险看,30%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欠缺,必须加强对上市公司进行知识产权风险评议;从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看,创业板、新三板企业平均研发强度明显高于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企业每万元研发投入产出明显高于主板和中小板,说明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更加重视技术的保护;从区域看,湖北省东湖高新区企业更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区内创新环境更优。  相似文献   

4.
模仿是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一种重要战略,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了情境因素对企业进入海外市场不同模仿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外市场环境、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资源是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时差异化模仿方式的重要边界条件.海外市场的环境风险越大,企业越倾向于模仿相似规模、组织绩效及关联企业的进入模式;产业集中度越高,企业越倾向模仿竞争对手的进入模式;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越强,企业越倾向于实施基于频数的模仿.本文从理论上探索了模仿方式选择的关键边界条件,所得结论对跨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时依据差异化的情境因素制订合理的模仿战略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海外上市潮"现象之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成熟和不规范严重地限制中国企业的融资能力,同时,中国企业希望通过国际化来增强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所面临的来自市场风险和其自身管理经营等方面的挑战,并从政策与企业的角度对企业成功地在海外发行上市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针对这种情况,石油涉外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加大海外开采力度。在海外作业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对海外工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工程质量、公司利益造成极大影响。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讨论等方法建立石油涉外企业社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立以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为基础的风险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7.
VIE模式是中国企业为规避国内政策限制赴海外上市的一种重要模式,为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带来了新机遇,但也因其特殊而复杂的架构关系存在严重的风险。文章在研究VIE模式及其架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VIE模式存在的法律风险、违约风险、公司治理风险以及操作风险,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风险来源、风险影响因素和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进行了识别,构建了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指标主观性、模糊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价模型,并从河南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中选取了30项技术创新项目作为实例,说明了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预测研究中的适用性,得出模糊BP神经网络比单纯的BP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面临各种风险的制约和影响是各不相同的。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元统计的主成份分析模型对技术创新各阶段的综合风险进行度量,提出了基于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相关政策文件和事实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种基于PEP-H四要素模型的科技型上市企业遴选方法,并以全部A股上市企业为遴选样本,借助企业市场竞争力评估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非科技型上市企业,本方法所遴选的科技型上市企业整体上具备相对更高的收益水平、更快的资产增长速度,以及更强的财务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但仍然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又以通过核心要素遴选的企业具备更强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以上研究结果均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科技型上市企业遴选办法是简单、科学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