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语篇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的重要概念,也是众多语言学家探讨的焦点之一。缺省语义学理论是一种意义分析新模式,为语篇衔接与连贯提供了新的阐释。在该理论模式下,基于意义产出的意图性原则及主意图原则下意义表征策略,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表现为语篇各逻辑单位间(语篇、命题与命题组成成分)的关联性、语篇意义(凸显义与缺省义)的组合性以及语篇意义组合在语篇逻辑形式上的投射,其认知理据表现为语篇生成者与接受者之间体验的互动性、人类认知的前景-背景化模式及人类心智的一体性。  相似文献   

2.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的语篇连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自韩理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在1976年提出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语篇连贯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引起了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语篇的连贯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语篇在言语行为理论不同层面上连贯的有形连贯、隐形连贯和无形连贯的表现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语篇连贯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文化语境对语篇连贯的影响,揭示英汉书面语语篇因文化语境差异在语篇连贯方面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并以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和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汉语作文为研究语料,分析文化差异对中介语语篇连贯的影响,重点分析文化差异所引发的语篇偏误.  相似文献   

4.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焦点/背景"理论来研究悬疑类英语电影语篇的连贯,有利于帮助观众在前后文之间建立起心智上的联系,从而形成前后连贯的语篇。在观众对该类语篇的认知中,某个关键的线索往往获得凸显,成为重要的认知焦点,而整个电影空间语境,包括各种实体和要素变成了参照点或背景。这个认知焦点可以发挥激活下一个认知焦点或认知目标的作用,而自己却隐去,成为后者的参照点或背景。这一认知方法或途径可以不断重复,使语篇继续推进下去,最终引导观众弄清事实真相,成功实现对语篇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罗明礼 《英语辅导》2011,(1):123-128
语篇衔接与连贯在写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普遍缺乏语篇构建意识,缺乏显性与隐性的衔接与连贯机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篇衔接理论进行的研究表明,语篇衔接除作者运用语法和词汇进行显性衔接外,还存在语义上的隐性连贯。本文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研究,从语法、词汇衔接和逻辑连贯三个方面对英语议论文的语篇衔接与连贯进行探讨,以期对学生的英语议论文语篇衔接和连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义学是George Lakoff首倡的认知语言理论。认知语义学家越来越多地将他们的研究拓展到语篇层面,提出了许多分析方法和理论。基于Lakoff的体验哲学和理想认知模型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创见——原型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运用语篇动态分析方法,提出应从"认知世界"(包括ICM和背景知识)的视角去分析语篇的连贯,同时结合认知语义学分析词句层面的几种基本认知方式(主要包括体验、激活、凸显、原型、搭桥,关联等)来分析语篇连贯性,提出从认知语义学角度探析语篇连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篇连贯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篇衔接与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国内外的研究基本上是语篇连贯的不同层次的、不同方面的研究,这些理论模式几乎涉及到了与语篇连贯有关的所有方面。按照时间顺序将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的语篇连贯研究作一个综述,并明确阐释衔接与连贯的关系无疑有助于对语篇连贯性的全面系统理解。  相似文献   

8.
衔接与连贯理论作为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进行语篇分析的重要实践手段。此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衔接与连贯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语篇进行了实证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语篇衔接和连贯理论,积累大量的背景知识,努力增加话语双方的共有知识,在听者大脑中构建丰富的听力图式,这样对提高学生听力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都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衔接与连贯理论作为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进行语篇分析的重要实践手段。此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衔接与连贯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语篇进行了实证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语篇衔接和连贯理论,积累大量的背景知识,努力增加话语双方的共有知识,在听者大脑中构建丰富的听力图式,这样对提高学生听力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都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李振  王雷红 《海外英语》2014,(4):205-206
语篇连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文章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论述语篇连贯的构建,分析了语篇的对称、心理、数量、距离和顺序象似性原则在语篇连贯构建中的作用,指出象似性是语篇连贯构建的重要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连贯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Van Dijk的宏观结构理论、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与语域理论和Danes主位推进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连贯语篇内部的线性关系和层级性关系、语篇内部衔接机制和信息结构分布特征。这三个理论在语篇连贯方面是优势互补的关系,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这三种理论的介绍、梳理,探讨了它们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崔巍 《宜宾学院学报》2008,8(1):114-116
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概念.自Halliday和 Hasan提出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以来,不少学者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语篇的连贯必须依赖于人脑中已存在的各种知识和经验,即图式知识;从世界图式和语言图式两个方面探讨了图式知识对语篇连贯的影响;揭示了由于图式知识的差异,对于同一语篇不同的人可能获得的语篇连贯程度有所不同;最后提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尽量丰富自己的图式知识,发现中英文语言及其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语篇连贯分为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显性连贯具有语篇形式上的体现,而隐性连贯的解释依赖于语用含义。Austin的“言语行为(speechact)”、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和语境(context)的相关理论等均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语篇隐性连贯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以Halliday提出的三大纯理功能之一语篇功能理论为基础,从语篇层面上分析了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可以看出,被动语态在语篇功能层次含有六种表现形式与功能:突出主题形式和功能、引入主题形式和功能、转换主题形式和功能、凸显焦点形式和功能、对比焦点形式以及语篇衔接与连贯形式和功能。被动语态的这六种语篇形式与功能往往共同作用于语篇的结构与重组,使语篇称为一个结构上衔接、语义上连贯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追叙了英语语篇连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讨论了该理论向多层次、多方向发展状况;介绍了英语语篇理论涉及的衔接理论与连贯理论的研究成果,区分了英语语篇衔接理论与连贯理论的差别,重点探讨了英语语篇连贯理论的核心意义,指出了英语语篇连贯理论的构式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连贯作为语篇的要素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语篇连贯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语篇连贯不仅是语言学话题,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都有必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们对语篇认识的深化以及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崛起,近年来从认知角度来解读语篇连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图式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比汉英学术语篇中的语篇连贯的不同特征,重点研究汉英差异,以及图式理论对语篇连贯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认知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也必然有认知心理的运作。现阶段许多语言学家开始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探析语篇的连贯性。在理解语篇的时候,不仅要理解语篇的外在形式,还要有效地开展心理认知活动对语篇的背景知识和预设内容等进行深层的解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语篇连贯。认知语言学中的缺省预设和原型理论在解读语篇连贯的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证实了从心理认知角度来研究语篇连贯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郑丹 《时代教育》2009,(11):83-83
语篇是由连贯构成的一个意义整体,连贯是语篇的主要特征,也是理解的基础。语篇连贯理论对英语语篇教学由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的重中之重.许多语言学家从语篇衔接形式上探讨连贯,但是,具有衔接手段有时并不能保证语篇连贯.心智模型理论对建构语篇连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樊欣 《文教资料》2008,(16):45-48
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中最重要的研究时象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篇连贯的研究重点从语篇内部结构转移到了人类认知对其的影响,尤其是隐喻现象对语篇连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商业周刊>中的一则报道为例,试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阐释隐喻认知对该语篇连贯的解释力,揭示保证该报道整体连贯的决定性因素--认知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