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说起建设"校园雕塑",好多学校"望而却步",不是嫌"阳春白雪"太费心,就是嫌"锦上添花"太费钱。以前校园里雕塑是很少见的。随着教育建筑和学校文化的发展,许多雕塑都在校园里安了家。一座校园雕塑只要它的主题符合校园环境,位置得当、大小合体,是非常有利于传承校园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校园雕塑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它往往能凝聚一种文化氛围,成为一个校园的文化景点。一件雕塑作品能够承载师生的精神寄托,成为学校前行的永恒动力,如雨润无声胜过一切。  相似文献   

2.
说起建设“校园雕塑”,好多学校“望而却步”,不是嫌“阳春白雪”太费心,就是嫌“锦上添花”太费钱。以前校园里雕塑是很少见的,随着教育建筑和学校文化的发展,许多雕塑都在校园里安了家。一座校园雕塑只要它的主题符合校园环境,位置得当、大小合体,是非常有利于传承校园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校园雕塑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它往往能凝聚一种文化氛围,成为一个校园的文化景点。一件雕塑作品能够承载师生的精神寄托,成为学校前行的永恒动力,如雨润无声胜过一切。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艺思潮的未来主义在反对传统美学观念的同时,崇尚以工业文明为价值导向的现代美学。它对我国校园雕塑风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小学校园频现的未来主义雕塑,表征了一种旨在追求高速度、快节奏、革命化的“面向未来”的教育哲学。未来主义校园雕塑折射了当代学校教育的激进化、标准化、规训化的现实困境。从校园雕塑的视角检视当下的学校教育,意味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尚需落实到学校文化创新的微观实践。  相似文献   

4.
葛茜茜 《文教资料》2014,(22):67-68
“美丽校园”是美丽中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单位。美丽校园的建设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硬件”基础,而且需要文化层面的隐形推动器。而景观雕塑以其独特的承载文化的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高校校园。本文以南京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为研究对象,对目前高校内景观雕塑现状进行实证调查、描述分析,实现从微观调查到宏观分析的突破,以此为校园景观雕塑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每到一处游览,我总喜欢到那里的校园走走,总忘不了在校园的一尊尊雕塑前留个影。或许是“母校情结”所致,看了很多的校园雕塑,总觉得还是我工作了近30年的庐江中学校园雕塑最生动、最形象,也最有意蕴。  相似文献   

6.
校园雕塑是学校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校园雕塑设计中要注意校园雕塑的立意及题材、校园雕塑和周围植物环境的关系及校园雕塑的布局和选址等问题,同时设计时还要考虑校园的特殊环境、布局风格、学生特点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雕塑在大学校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雕塑这个古老的艺术门类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能够凝聚历史、沉淀文化的实体空间艺术。在人类不断发展的今天,它也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在中国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这1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巨大进步,使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成为各大高校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手段,校园由几百亩变成了几千亩有了质的飞跃,大楼、大广场、大门等等都成为了学校追求的目标。大学是莘莘学子人生的重要阶段,青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未来。这使校园软环境建设成为了必要,精神家园的建设变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欣遇美雕塑     
王廓  陆奕同  蓝萱 《大学生》2014,(9):34-35
正漫步校园,那些散落在角落里的雕塑抽象流畅的线条、纯净质朴的色块,会让你欣于所遇。"雕塑带给人一种永恒的美感,它一直在那里不会消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郑召利老师谈起雕塑时,仿佛谈起了熟悉多年的朋友。一件好的校园雕塑作品能在校园环境中形成视觉的焦点,又能以其视觉张力作用于校园环境,并与之协调、融为一体,让人得到一种很好的视角愉悦空间,起到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郑  相似文献   

9.
曾经,我听到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作家在国外参观了一所幼儿园,那时正是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季节,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衣,戴起了帽子。校园的一角伫立着一座男童雕塑,令作家感到惊奇的是,孩子们正在给这座无生命的雕塑披一件夹克衫,还将一顶毛线帽戴在雕塑头上……孩子们纯真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是啊,儿童从他诞生那天起,稚嫩的心灵已经播下了爱的种子。在他眼里,  相似文献   

10.
不见岳 《求学》2023,(4):28-29
<正>校园雕塑有着很强的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一件雕塑作品就能凝聚起一种文化氛围,就是一处校园文化景点。这些雕塑作品饱含着设计者的心血,蕴含了对学子们的殷殷期盼。如西北工业大学的《为国铸剑,隐姓埋名》就是这样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雕塑。在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长安校区,有一座巨大的雕塑——一个半截身子埋在土下的人将头低向祖国大地,从土里伸出的一双手托起一把巨大的剑,远观之,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11.
校园雕塑正是传导时代文化和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大众审美观念的代表,校园雕塑要以文化知识为核心,校园雕塑要表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所有在校园这个环境中的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园林环境,更能感受到高层次的雕塑艺术带来的文化冲击。  相似文献   

12.
江山  周群  陈栩 《文教资料》2009,(6):157-158
校园是育人的场所.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其隐性的教育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校园雕塑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审美教育、道德教育及塑造人格、净化心灵的功能,是通过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校园的外部环境包括精神的,也包括物质的,其最优越之处是它的渗透式、陶冶式和隐蔽式,是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方式。对学生来说,大师的言传身教、雕塑的审美感召、校风的内感外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校园外部环境的探究,应成为广大军校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14.
校园景观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态,与校园文化相表里,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表达.以南阳师范学院校园景观规划为例,从景观建设与文化表达的关系出发,分析阐述了校园景观结构、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雕塑、植物、景观小品等的规划,并就校园景观建设中文脉的挖掘与延续、景观建设的多方参与以及标志性人文景观和特殊景点建设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校园景观建设也得到各高校的重视,校园雕塑作为校园景观文化的重要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发挥着审美和教育的功能。本文在探讨现阶段校园雕塑现状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内几所高校雕塑建设实例,提出武夷学院校园雕塑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代校长     
校园细节:主题雕塑群在学校的绿化长廊之间,在绿树掩映之下,矗立着四尊浑厚、遒劲的现代抽象雕塑。这四尊雕塑分别被命名为“烛”“竹”“筑”“助”,分别表现着烛的炽热、竹的勃发、筑的意念、助的紧密的意蕴,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发音“zhu”,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师生团结互助,共同奋发向上。校长顾正卿:这组主题雕塑群是学校命名六十周年校庆之际,由校友捐资建成的。这是校友对母校教师表达敬意与充满期望的一组群雕。静态的雕塑涌动着学生对知识的敬重、对教师的敬爱,表达着教师的敬业和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功能与形式:高校校园景观雕塑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背景,从校园文脉传承、校园空间与景观两个方面论述了校园景观雕塑功能与形式问题,并从自然和建筑的角度探讨了当代校园景观雕塑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问题.指出校园景观雕塑应与校园空间与环境相结合,同时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校园环境中艺术创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烛光颂     
大型不锈钢雕塑《烛光颂》为广西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主体雕塑 ,由广西艺术学院教师石向东、黄少鹏、王 琦等设计 ,并由广西艺术学院负责施工。该雕塑于 1998年 12月 2 8日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之际竣工落成 ,具有十分深刻的寓意。  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位于桂西北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学校 ,建校二十年来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教学质量日益提高 ,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中学师资人才。《烛光颂》集中体现了河池师专作为培养人民教师的基地 ,肩负着人类灵魂工程师之重任的本色。  雕塑由蜡烛、光…  相似文献   

19.
刁雅琴 《大学生》2012,(Z1):32-33
走在北航校园里,随处可见极具艺术品位的雕塑作品,虽是一所航空航天特色鲜明的工科院校,但北航校园里却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除了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雕塑作品,北航还有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爱的艺术馆——北航艺术馆。在400多平米的展馆内,曾展出过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干等中国美术馆馆藏国画经典作品,巴金、老舍、冰心等文学大师的生平事迹及珍贵手稿,俄罗斯数十位当代画家的油画作品,国内著名雕塑家的创作精品,多名青年艺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外大学发展史,无不注重校园环境教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校园环境是一种特定的空间设计,其构筑并丰富着校园的文化空间。校园文化空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积淀了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雕塑是校园环境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立体艺术形式,以其突出的视觉艺术效应对校园空间文化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是文化与艺术的重要载体,装饰校园空间并形成视觉焦点,与周围的环境空间、建筑空间形成视觉场,通过美的形式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