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督教神学的基本教义表现为对上帝的信仰,古希腊哲学的核心理念是理性。它们是西方人精神世界中的两个基本特质,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基督教神学与古希腊哲学的关系表现为信仰与理性的碰撞。文章以基督教的发展历程为参照,考察古希腊哲学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结论是:基督教神学与古希腊哲学的关系在基督教发展历程中表现为神学对哲学的顺承、弘扬与反叛,具体表现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上是信仰与理性的基本对立、相互融合、最终决裂。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继承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对犹太教的传统进行合理性论证,同时又保留了理性不可企及的信仰领域。在关于理性与信仰关系的探讨所彰显的理性有限性思想及对形而上学可能性的肯定态度,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双重形而上学思想,哲学形而上学的理性努力并不能替代神学形而上学的信仰魅力。而近代的斯宾诺莎和康德一定程度上承续并推动了迈蒙尼德处理理性与信仰关系及理性有限性的思维方式,这根本上是由于他们哲学的终极旨趣都在于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关切。  相似文献   

3.
"哲学神"思想是理性与信仰斗争的产物;"神"到哲学家那里成为"哲学神",成为逻辑分析的产物,成为思想(理性)的代名词;哲学家从"神"那里拿走的是"神圣性"而不是神本身,进而确立了理性至上的原则。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为例,探讨理性与信仰的矛盾运动如何产生并发展了哲学神观念,展现理性和信仰既对立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宗教与哲学是人类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的两种重要形式,信仰和情感是宗教的本质和核心;理性和逻辑则是哲学的骨干和生命。本文以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宗教传统和哲学世界观及其互动关系为背景,通过对基督教诞生以前的西方荷马时代、希腊古典时代和希腊化罗马时代各阶段神性观念演变过程的梳理,探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进而认为信仰和理性都是基于人的矛盾本性力图追寻本体的形而上冲动,共同表征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超越向度和终极追求,同为精神文化的核心意识中内在关联的两极。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刘卓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它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唯物主义对它的认识和解决也是不同的。本文就哲学基本问题的由来及古代希腊唯物主义对它的认识和解决加以阐述。由...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促使我们对哲学做一番新的审视。从哲学的内涵及其普遍性与特殊性出发,探讨了作为两种不同形态的中西哲学及其关系。并从两种不同的进路中研究当前中西哲学比较的现状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哲学基本问题的演变与德国古典哲学修涛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贯穿于人类认识史发展的始末。一切哲学派别和认识论观点都来自于对它的不同解释和回答。但是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研究,在古代人那里是模糊、无意识的。尽管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代表巴门...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对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结构理论的发展里程、内在承继关系和理性发挥的梳理与探讨,认为以金圣叹和李渔为代表的曲论家对戏曲叙事艺术的认识,一步步丰富着戏曲叙事在情节模式、人物关系及情理逻辑上的结构意识,并显现出古代戏曲叙事艺术的某种递嬗——即由抒情性叙事向戏剧性叙事迁延的思理,其叙事观念的独特内涵和理论价值应予以更为充分的开掘。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哲学中,情感和理性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神话和宗教主要是先民们悲喜莫测的情感表达。自然哲学则更多地体现了理性的光芒。由重情转向重理有其可能性:宗教和神话中有理性哲学的质料;有其必然性:人类自身思维的发展需要从形象化的语言过渡到抽象的语言,哲学本身是思辨的学科。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但二者在对公正和至善的社会追求上却存在诸多的差别。从伦理学的视角入手,探讨他们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目标及影响上的不同,进而可加深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宗教的主要特点是诸神并存 ,信仰多元。这一特点造就了自由、世俗和理性的古希腊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西方音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受到理性观念的影响,各个时期的影响主要有古希腊的理性音乐观,宗教理性对中世纪音乐的影响,科学理性对文艺复兴、巴罗克时期音乐影响,理性主义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影响,非理性主义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20世纪形式理性对序列主义音乐的影响等。研究理性与非理性是艺术理论的基本问题,从理性观念影响的角度梳理西方音乐,对区别不同音乐流派审美倾向的思想根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戏剧是希腊文明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希腊文明走向成熟和理智的体现。它对后来西方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7世纪西方歌剧的产生,以及19世纪瓦格纳的歌剧改革都受到了古希腊戏剧的影响。文章将从对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以及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其对后来西方歌剧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批评的多元化与“文化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诗学”是20世纪西方学理论批评中出现并在80年代正式亮相的研究思潮,近一两年来引起了中国批评界的极大关注。其实从古希腊时代起西方论就有很浓的化互渗倾向,经历了“化——学——化”的轮回历史过程。现代“化诗学”是在社会科技知识理性和批评多元化的新背景下形成的,学批评更多地关注社会的改治意识形态、经济运行机制和民间生态化等问题,具有更强的化批判性和思想沉思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悲剧在希腊城邦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对希腊城邦的公民具有教育的功能。古希腊悲剧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公民进行神话知识、民主观念和政治认同教育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古希腊的地理特征与人的关系,文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所反映出来的古希腊精神,民主城邦制传统的形成等几个方面的论述和把古希腊精神同中国等古文明国家的精神相比较,从而明确古希腊文化所折射出来的战胜自然的精神。这与中国文化所折射出来的天人合一精神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重视爱欲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将其作为理解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爱欲发端的古希腊哲学,重在阐明爱欲的真正内涵以及灵与肉的辩证关系。中世纪神学哲学的爱欲观否认人本能之性的独立存在价值,表现出强烈的禁欲主义和工具性的爱欲文化取向。近现代哲学在非理性主义思潮推动下,出现了逻各斯主义的存在观向意志主义存在观的转向,爱欲取代理性成为人新的存在本质。至20世纪西方爱欲哲学进入发展高峰,但从其孕育来看,是离不开自古希腊以来两千多年这段漫长而又缓进的发展史的。  相似文献   

18.
教师摆脱自我意识与外在制度的束缚,获得全方位解放,是当前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工具理性影响下,教师教育成为了培养工具人的程序性活动,阻碍了教师的解放。“交往理性”丰富了古希腊以来“解放”的理念,为教师的解放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在交往理性的基础上,当前教师教育活动要实现解放的目标就必须建立基于交往的学习共同体、创设理想言语情景、树立对话性理念。  相似文献   

19.
“智慧”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概念。亚里士多德在综合自然哲学家们、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智慧”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哲学智慧必定是研究“第一原理和原因”的知识。他认为,有四个不同的原因,即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和目的因。其意义远不在这“第一原因”本身是否正确,而在于它开拓了从具体到抽象提升的思想方法的飞跃,为以后西方思想方法的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也是科学理性能够从西方产生,科学文明能够从西方孕育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