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昭通产乌天麻、红天麻、黄天麻、绿天麻中Ca、Fe、Zn、Cu、Mn、Mg、Pb等七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乌天麻中Ca、Zn、Mn和Fe元素的含量明显较优;而红天麻中Zn、Cu和Mn三种元素含量,与黄天麻中Ca和Mg两种元素含量,在四种天麻中是最低的.此外,Ca、Fe、Zn、Cu、Mn和Mg等6种元素的含量与天麻的等级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以精料和草料为材料,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干灰化法、硝酸-高氯酸湿消化法和微波消解法)对精料和草料中Al、Ca、Cu、Fe、Mn、Se、Zn 7种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预处理方法都适合精料中Cu、Mn、Zn和草料中Cu、Ca的测定,但硝酸-高氯酸湿消化法处理后测定的草料中Cu、Ca含量高.微波消解法适合精料中Al、Ca和草料中Al、Fe、Mn、Zn的测定.硝酸-高氯酸消化法适合精料中Fe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葛花具有多种保健和医疗功效,为了解其花部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研究采用HCl和HN03混合液消解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花中的Fe,Cu,Zn,Mn四种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7.57%~100.27%,RSD值小于1.34%,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完全可以满足葛花样品中人体必需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要求.测定结果表明:葛花中Fe,Cu,Zn,Mn含量分别为237.62μg·g-1,14.13 μg·g-1,28.17μg·g-,1,16.12μg·g-1,四种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Fe>Zn>Mn>Cu.证明葛花中Fe,Cu,Zn,Mn含量丰富.研究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利用葛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几种蕨类中矿质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凤尾草、贯众、海金沙、蜈蚣草中Ca、Mg、Cu、Zn、Mn、Fe、Pb、Cd等8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几种蕨类药材中矿物质元素Ca、Mg、Cu、Fe、Zn、Mn含量丰富,Cu含量小于9.89μg/g,Pb、Cd含量低,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要求,矿物质元素含量与生长环境及药材对元素的富集作用存在一定关系,部分元素含量与药材种类及区域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小于4.3%,工作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在0.9984~1.000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2.5%~105.3%.  相似文献   

5.
观察大连地区妇女妊娠后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变化。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未孕妇女和孕妇血清中Fe、Mn、Cu、Zn、Ca、Al、Pb含量。结果显示孕妇血清中Fe、Mn、Ca低于对照组(P〈0.01),Cu、Zn高于对照组(P〈0.01);A1高于对照组(P〉0.05),Pb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二者血清中部分微量元素Fe、Mn、Cu、Zn、Ca含量有极显著性差异。妊娠妇女应注意孕期的营养膳食补充,避免有害元素摄入。  相似文献   

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凯里产商陆根、茎和叶中锌、铁、锰和铜的含量,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zn、Fe、Mn在商陆根中分别为60.64,528.17,105.63mg/kg;在商陆茎中分别为52.91,92.10,88.18mg/kg;在商陆叶中分别为133.10,726.37,589.47mg/kg.Cu未检出.Zn、Fe、Mn主要在商陆的叶中富集.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白鲜皮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NO3和HClO4为分解试剂制得溶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Fe、Zn、Cu、Cd、Mn等5种微量元素,分析了不同产地白鲜皮之间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白鲜皮之间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辽宁白鲜皮中Cu含量高于四川陕西白鲜皮;而Fe、Zn、Mn含量低于后者。总的说来,四川白鲜皮和陕西白鲜皮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8.
凤眼莲对铜、铅、镉、锌、铁等离子的短期净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凤眼莲对Cu2+、Pb2+、Cd2+、Zn2+、Fe3+等离子的短期个别去除速率、复合去除速率及凤眼莲根茎叶的富集量,结合耐受性实验,对其富集机制进行了探讨。凤眼莲的累积去除率,头两天为Pb>Cu>Zn≈Cd>Fe,以后为Pb≈Fe>Cu>Zn>Cd;耐受性则大致为:Zn>Cd>Fe>Pb>Cu。表明凤眼莲在快速高效去除低浓度含铅废水、治理含镉废水和作为铜污染废水的指示性植物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 ,对狗、牛胆汁中 6种微量元素 (Cu、Zn、Fe、Mn、Ca、K)进行了分析测定 .  相似文献   

1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种类茶叶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HNO3 HClO4对样品进行湿法消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种类茶叶中Zn、Ca、Cu、Mn、Mg、Fe等的含量,测定时无需富集萃取.操作简便,回收率为95%~103%.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5.8%,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较为重要环境问题,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则是治理污染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淮南市某煤矿复垦区为例,根据不同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系数及其转移系数,研究分析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车前草对Cu、Ni、Cd、Hg和As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狗尾巴草对As、Ni和Cd元素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苦苣菜对Cu、Mn、Ni、Cd、Hg和As元素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芦苇对Cu、Ni、Cd和Hg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车前草、狗尾巴草对Hg元素的转移能力强;苦苣菜对重金属元素的转移能力较差;芦苇对重金属元素(除了Ni以外)的具有较强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的开采和冶炼不仅破坏生态平衡,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以毕节地区2个铅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采样、室内分析的方法,调查研究了该地区土壤及优势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主要受到Pb、Zn、Cu、Cd四种重金属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为严重,Pb、Zn为轻度污染。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测定表明,野艾蒿属于重金属富集型植物,苦苣菜属于规避型植物,马刺蓟属于根部囤积型植物。以上几种优势植物对重金属均具有一定的耐性,可以作为铅锌矿区弃地植物修复的优选物种。  相似文献   

13.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炮姜、干姜和高良姜中Ca、Fe、Cu、Mn、Zn、Cd、Pb等七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分析不同姜之间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炮姜中Fe、Cu、Zn、Cd的含量都高于干姜和高良姜,高良姜中Mn、Pb的含量远远高于炮姜和干姜,而干姜中Ca的含量又是三种姜中含量最高的,其含量达到了2298.80 mg.kg-1。总的来说,三种姜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了解豫灵土壤污染现状和筛选重金属富集植物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对豫灵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7种植物铅、镉的吸收和富集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灵冶炼厂周边土壤中Pb、Cd的含量严重超标,分别为821.574mg/kg和62.207mg/kg。采集的7种植物样品对Pb、Cd的吸收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苦荬菜、茵陈蒿和播娘蒿对Pb、Cd的吸收能力均较强,植物体内Pb的含量分别为423.95、358.275和303.5mg/kg,Cd的含量分别为54.60、49.425、55.175mg/kg。茵陈蒿和播娘蒿属于杂草,适应性强,利用其对矿区土壤进行修复,不经人工干预即可正常生长,成本较低,因此可作为该污染区土壤修复的选择物种。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波消解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康乃馨、金银花、菊花、勿忘我、金盏花、桃花、玫瑰、薰衣草等8种云南花茶及其茶水中K、Ca、Mg、Cu、Zn、Fe、Mn、Cd、Cr、Pb等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4.96%~105.81%之间,RSD值在0.41%~2.57%之间,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8种花茶中K、Ca、Mg、Cu、Zn、Fe、Mn含量较高,Cr、Cd和Pb含量普遍较低;不同种类花茶中,各元素的溶出率存在较大差异;茶水中K和Ca的含量较高,其他元素含量相对较低.结果可为进一步合理开发花茶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苏州河底泥重金属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ine elements (As, Cd, Cr, Cu, Fe, Mn, Ni, Pb, Zn) in sediment samples at 7 sites (Site 1-7) from Suzhou Creek in Shanghai were analyzed with the Community Bareau of Reference (BCR) (sequential extraction (SE)) protocol and 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 (SEM)/acid volatile sulfide (AVS) procedure to assess the metal bioavailability and toxicology in this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CR extraction can be utilized as an additional tool with the AVS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potential bioavailability and toxicity of metals in sediments. Pollution from S5 (Site 5) was more severe than from other sites, especially Pb, Cu and Zn. Among all the sites, more than 80% of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Fe existed in the residual fraction, As, Cr, Mn also dominated in the residual fraction (more than 50%). While Cd, Ni and Zn (more than 35%) were mainly in the non-stable phase. Cu had a strong affinity with oxidizable phase and Pb varied from site to site. The SEM/AVS ratio was less than one in these sediments and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 majority of Zn and Ni (〉 40%) were bound to AVS. In contrast, Pb, Cu and Cd were little bound to AVS due to their low ration of SEM-Pb, Cu, Cd to corresponding total concentration and relatively high Dorewater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7.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银杏叶中十三种矿物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本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较好.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银杏叶中各元素间相互不干扰,可在一份样品液中进行13种元素的分别测定;所测银杏叶中含有丰富的Ca、K、Mg、Fe、Mn、Zn以及Cu、Ni,有毒金属Pb、Cd被检出,加标回收率在86.03%-113.81%之间,RSD≤3.6(n=6).  相似文献   

18.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绵阳城区不同地点自然生长的蜈蚣草不同部位的Cd、Pb等五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土壤pH值为7.85-8.14,土壤Cd、Pb、Zn、Mn和Cu含量(单位:mg.kg-1)范围分别为8.5~241.1,69.9~301.6,81.3~224.2,358.3~447.7,109.1~138.7的条件下,该地蜈蚣草中Cd含量为13.2~-71.3 mg.kg-1,Pb为14.6~34.3 mg.kg-1,Zn为46.1~-81.4 mg.kg-1,Mn为31.6~74.0mg.kg-1,Cu为53.8~170.6 mg.kg-1,呈现出对重金属较大的富集潜力。蜈蚣草对五种元素的的富集系数顺序为Cd>Cu>Zn>Pb>Mn,蜈蚣草对Cd的最大富集系数在根部,为2.3。蜈蚣草对Cd和Zn的转移系数小于1,而对Pb、Cu、Mn的转移系数大于1,最大为3.2。本研究结果为利用本地蜈蚣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新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