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观察公路越野训练对马拉松运动员心肺功能的效应,检验训练安排的可行性,以及探讨提高机体摄氧功能的途径,我们曾于1981年春对一组准备参加第一届上海杯马拉松比赛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进行了集训前后心肺功能的动态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马拉松是一项超长距离的田径项目,不论是日常的训练,还是比赛,机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都是非常大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要想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和优异的成绩,除了科学、高效的训练外,还必须认识到科学饮食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科学的饮食安排可以增强运动能力,延缓运动疲劳,充分发挥机体的机能潜力。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的马拉松训练中,随着竞技水平日益提高,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也在不断增大,以提高对运动员机体的刺激,这就不可避免地加深了运动员机体的疲劳程度。如果每次训练课后的疲劳得不到及时的缓减,就容易造成过度训练,因此,恢复已经成为现代马拉松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训练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马拉松运动员过度训练的营养学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马拉松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内在特征,阐述过度训练产生的生理机制,从营养学角度予以干预,以期在过度训练的早期将其控制并促进机体的恢复,最终达到训练目的,为现代马拉松比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马拉松运动的起源、体育特质、价值分析及其制约性,论述马拉松运动文化及其文化内涵,并就以上两方面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如在开展马拉松运动的同时普及马拉松文化,完善马拉松运动的管理体制,重视马拉松运动的组织、宣传与普及,注重马拉松运动的科学锻炼。通过马拉松运动普及马拉松文化,传播马拉松文化,提高马拉松运动影响力、运动水平和普及性,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民众更大程度地涉入到体育活动中是人民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马拉松赛事的高参与度就是一个凸显的特征表现。基于这一社会热点,以马拉松赛事与城市的融合评价作为研究对象,以民众的马拉松赛事涉入程度作为赛事与城市融合评价的调节变量,观察民众的体育赛事涉入程度对马拉松和城市融合评价的调节作用。以2017年杭州马拉松赛事为例,对536名参与者进行随机调查。研究显示:民众对马拉松赛事与城市的认同度以及两者的声誉匹配度均与融合评价的各指标形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关系的强弱程度为:马拉松赛事和城市的声誉匹配度(0.324)>城市认同度(0.247)>马拉松赛事认同度(0.239),而且这些关系的强弱受到了民众涉入程度的调节影响。与低涉入度相比,涉入度较高时,各自变量对融合评价的作用更为明显。马拉松赛事的民众涉入程度会影响赛事认同度与融合评价的关系(β=0.226),且调节效应大于城市认同度与融合评价的关系(β=0.205)。启示:民众参与马拉松运动不限于关注赛事本身,而更趋向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进而提升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马拉松赛事的营销活动应把民众参与的体验放在首位,以激发其更大...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研究发现,恰当的能量补充和液体补充策略可以提高耐力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有关马拉松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运动成绩的研究很多,且多见于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几个方面。其中,机体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尤其是肌糖原的代谢尤为重要,因为强度超过75%VO2max的运动主要依靠肌糖原供能,而运动90 min后肌糖原面临耗竭。因此,能量补充和水合状态是影响马拉松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改变能量和液体补充策略来提高马拉松运动员的成绩,如进行周期性的低碳水化合物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  相似文献   

8.
1.当今国际马拉松训练发展趋向马拉松项目属于典型的体能类耐力型项目。当今的马拉松运动训练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即训练负荷正从大运动量向大强度方向转化,负荷量逐渐下降,强度逐渐增大。其次,大运动量和大强度相结合,两者同时变化,同时达到最大值。1.1为加强训练过程和大幅度提高机体训练水平,使各种辅助训练手段的负荷量达到最大值其手段包括:海拔2500米以下的高原训练、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原训练、应用各种辅助器械的训练、增大难度的训练等等。应用这些手段可以强化长时间快节奏运动员的基础训练的过程,使之达到与提高机能训…  相似文献   

9.
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东北亚 青少年接力马拉松大会”将于2002年8月11~25日在中、韩两国举办。“大会”中国赛区名称为:“东北亚(中日韩)青少年接力马拉松大会”。 本届“大会”主办单位为中国田径协会和韩国东北亚文化交流会,中方承办单位为北京中关艺术公司。参加国家和地区为中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特区、澳门特区、著名大学和高中的学生400余人及中、韩两国十四个城市约8万马拉松运动爱好者。数万青少年聚首在朝气蓬勃的中国大陆和美丽的朝鲜半岛,开展竞赛、联欢活动,这是国际马拉松历史上的一次盛会。“大会”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马拉松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以后身体机能水平提高的情况,并且从比赛及恢复过程中的机体反应来探讨训练应如何适应比赛要求,为更好的改进训练工作提供客观依据。为此,我们于1964年全国田径运动会和1965年马拉松测验比赛及第二届全运会期间对35名运动员作了46人次的比赛后机体反应的检查,其中6名运动员在赛后追踪观察了92小时(至赛后第五天清晨)。有28人在比赛前进行了安静时的全面身体检查。马拉松运动员的一般身体情况从表一可见马拉松运动员平均体重较轻,心跳较缓慢,呼吸功能良好。这些指标反映了超长距离跑项目的特点。我们在x 线胸部透视时发现全部28名运动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增大现象;其中明显及中等度增大者各13名;轻度增大者2名。有4名运动员显示有轻度的右心室增大现象,但心肌收缩功能及自我感觉均属良好。所以这种增大主要是由于运动所引起的功能性肥大。  相似文献   

11.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运动量较大的项目,由于进行比赛的时间长,对机体的机能要求又较高,因此在比赛中就容易发生一系列的医学问题,尽管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作了一些观察和报告,但仍为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工作。1980年全国马拉松比赛在安徽合肥举行,我们曾有机会对80名运动员作了心电图的观察分析,同时对有运动前后对照的23名跑完全程的运动员心电图进  相似文献   

12.
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智慧马拉松赛事的价值、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并结合中国智慧马拉松赛事的特点,对其发展提出建议:完善智慧马拉松赛事科技信息体系,在赛事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体育+"战略的引领下形成智慧马拉松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构建智慧马拉松赛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从业人员智能应用素养培训;打造智慧马拉松精品赛事,开展更多具有差异化的智慧马拉松赛事;加快制定智慧马拉松赛事规范和信息标准,建立智慧马拉松赛事产业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13.
长跑和马拉松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能量主要来自运员机体的有氧氧化。因此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对于长跑马拉松运动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高原训练在发展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提高运动员成绩进行了探索和试验,试图摸索什么训练量和强度的安排有利于高原训练的效果和更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1987年1月我们为了使中国水电体协长跑队8名队员在短期内运动成绩有一个较大提高进行了高原训练,这8名队员分别来自沈阳、江苏、山东、北京等海拔不超过41米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为整体审视我国马拉松研究的发展动态、热点问题与研究趋势,以选取的267篇与马拉松相关并刊载于核心期刊与CSSCI检索期刊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TAI、UCINET和SPSS软件对马拉松领域中的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马拉松运动员训练比赛及恢复、马拉松赛事运作及思考、马拉松赛事旅游是我国马拉松研究领域中不同时期的三大研究热点,超级马拉松、马拉松装备及马拉松产业链研究作为新兴研究热点,但尚未深入研究。基于此,提出我国马拉松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视角交叉融合、研究方法多元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激烈的跑之最的一二天里,长跑运动员会受到酸痛的侵袭。这种酸痛能在一星期或是更长的时间严重地限制机体的活动。下面是产生这些酸痛可相信的原因及减轻和防止酸痛的方法。对于多数赛跑运动员说来,在一次长距离赛跑或是非常艰苦的训练课之后的24—48小时之内腿部疲劳会被一种独特的肌肉酸痛跟随着。通常只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之后前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介绍建国后中国男、女马拉松运动的发展史。我国女子马拉松八十年初开始有活动,正式承认全国最高成绩是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以后仅五年时间就走完了许多先进国家十多年所走的路程,1988年赵友凤在第24届奥运会中取得了第五名并两次创亚洲最高成绩。女子马拉松有望成为我国田坛的“拳头”项目。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马拉松项目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关注,马拉松项目不再只是专业运动员的竞赛项目,普通大众爱好者也可以参与其中,每年比赛次数和参加人数不.断增加,马拉松成为热门的体育项目。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想要完成一场马拉松赛事,对身体能量消耗是非常巨大的。通过科学合理的耐力训练,不仅可以顺利完成比赛提高自身成绩,还可以增强意志品质提高身体素质。本文主要分析马拉松项目的特点,研究马拉松耐力训练方法,为马拉松爱好者和运动员提供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有助于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培养素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应用运动医学和体育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借鉴马拉松运动风险管理已有研究成果,结合马拉松运动项目特点和风险特征,运用文献资料法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大众马拉松的含义,运动过程中的医务监督,不良身体反应的及时处置与调整、赛中补水.对大众马拉松运动的风险有较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从赛前、赛中、赛后分析马拉松运动的风险防范,对于科学跑马拉松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措施,使大众参赛者能够更加安全、健康和科学的参加马拉松运动.  相似文献   

19.
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对于我国马拉松赛事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逻辑法在对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的动因进行解析与对WSR系统方法论特点及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提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其中,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以零风险管理、让人民共享健康福祉为目标导向,以营造良好的马拉松文化底蕴为根基,采用PDCA范式对影响马拉松猝死“物理-事理-人理”风险因素进行全面防范、闭环管理。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以建立健全马拉松赛事运行机制、完善马拉松猝死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马拉松猝死风险应对机制与优化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协同机制为主要抓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共同体,实现全风险、全要素、全主体、全过程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00km徒步马拉松活动对大学生生命意义及目标追求的影响,以期在理论上丰富长距离、长时间马拉松运动心理效益的研究。方法:采用生命意义量表,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被试来自全国10所高校的50名参赛队员,对照组被试招募北京大学户外运动课程选修者40人。结果 300km徒步马拉松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意义体验以及人生意义寻求(协方差分析P值分别为P=.022,P=.000),进而对其生命意义产生积极影响。此外,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拼搏精神以及平常心(P值分别为P=.008,P=.007),但是对其在乎结果与低要求维度没有影响(P值分别为P=.355,P=.621)。结论:长距离、长时间的山间徒步马拉松活动可以提升大学生对其生命意义的感知,促进其积极的目标追求,并以平常心对待目标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