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了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规律及特征,从而为提高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灰色系统预测等方法,根据23-30届奥运会女子铅球前3名成绩变化对世界女子铅球运动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根据2002-2012年度世界排名成绩预测2013年世界与中国年度成绩。研究表明,世界与中国在女子铅球成绩走势相似,24届奥运会是该项目的巅峰,中国女子铅球黄金期也恰好处于这一阶段,在世界女子铅球成绩下滑过程中,中国也处于低谷;中国女子铅球世界排名成绩将上升,有望在世界大赛中取得更好名次。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2009年黑龙江省室内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比赛成绩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女子铅球发展现状探究我省女子铅球运动成绩发展现状和规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促进黑龙江省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女子铅球优秀选手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促进我国女子铅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少林与太极》2015,(11):38-42
近些年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有所下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竞技体育不光是运动员在比赛,也是科研方法、科技手段的大比拼。只有运用先进的科研仪器和手段投入到女子铅球项目上来,来改进女子铅球运动员们的技术,才能使我国女子铅球项目重新进入世界前列。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对女子推铅球运动的运动学研究,发现研究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投掷项目     
G824.1 20022776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速度节奏的特征与模式研究[刊,中,A]/肖林鹏//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30-32图2表5参8(LF)女子//背向滑步//铅球//速度//节奏//技术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法,对1987~2012年中外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好成绩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中外女子优秀铅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及年龄特征进行对比归纳,结果表明:中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提高幅度缓慢,与国外女子优秀铅球运动员的成绩有差距;女子优秀铅球运动员身高体大,且符合力量型技术风格,是今后中国女子铅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趋势及选材参照。通过对中外女子铅球发展态势分析,寻找制约中国女子铅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对中国女子铅球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8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7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对运动成绩影响的主次关系。在此基础上,与国外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中国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训练中的不足,并对今后的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女子铅球曾经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我们应当树立信心,正确对待我国女子铅球队伍的现状、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组织攻关队伍、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在国际大赛中磨练运动员,使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能够重振雄风,为中国田径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分别从身体各关节与出手速度、最后用力的两个阶段技术参数,人与铅球系统重心的位移等方面,结合铅球专项理论、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理论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其训练的科学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用表面肌电技术对背向滑步式推铅球动作不同重量铅球时的肌肉测试,总结肌肉动员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为,背向滑步式推铅球动作中,主要参与肌肉为右肱二头肌,右三角肌,右股四头肌等等;使用8千克铅球进行训练时,多数体表肌肉肌电信号值比背向滑步式推铅球有明显的增加,部分肌肉的肌电信号衰减。右股四头肌和左背阔肌在使用8千克铅球训练时利于背向滑步式推铅球动作。  相似文献   

12.
推铅球运动项目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献资料法对国内外推铅球项目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简要的回顾,介绍了目前推铅球训练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总结了世界高水平铅球运动员训练的特点,揭示了推铅球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推铅球动作系统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理论,对推铅球技术的连续图片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激发肌肉潜能,加速动作节奏,以适宜的角度、合理的高度和最快的出手初速度投掷铅球的规范动作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从运动学、动力学和肌肉生物力学等方面对比分析,旋转式铅球投掷技术相比背向滑步铅球投掷技术具备延长铅球预先加速工作距离,提高铅球加速动力,获得较高的出手速度等优势。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旋转投掷技术动作对运动员身高、体重要求较低,可以弥补亚洲运动员身高、体重、力量方面不足,值得在教学和科研中研究,并在运动训练中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推铅球速度特征发现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名专项成绩在17.36m以上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中国优秀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等方法,研究分析运动员推铅球技术的身体重心与铅球速度及其关系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滑步结束时铅球运动速度存在一个适宜区段;运动员最后用力发力时间是在最后用力阶段之前;全程推球中铅球速度有两个较大起伏,而不是不断加速等。研究结果有助于教练员、运动员正确认识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16.
铅球投掷运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根据运动员的推力大小和身体情况 ,借助Matlab 6,5软件开发工具 ,开发出基于Matlab 6.5的铅球投掷优化软件。该软件在准确构建铅球投掷优化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Matlab 6.5编写了优化模型的求解程序以及优化软件的用户界面 ,从而可以准确、快速地获取铅球投掷的最佳模式 ,直观展现铅球的运动轨迹 ,以及具有良好的用户交互功能 ,为该铅球投掷优化软件应用于实际铅球投掷运动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推铅球技术速度节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运用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进行分析,获得大量有价值的图表和速度曲线。经研究发现:滑步阶段左腿的有效摆动能加大右腿蹬伸力量,提高蹬伸速度,提高滑步速度,加快境速有利于身体重心速度的加快;在过渡阶段,加快右髋的快速前移,不仅有利于保持身体重心速度,同时有利于最后用力姿势的形成;摆动腿快速落地缩短单支撑时间,是尽快形成最后用力姿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据近年来,我国女篮在15场国际比赛的罚球资料表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仍在不同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影响着罚球的成功率,笔者分析了我国女篮在国际比赛中罚球命中率的变化规律及与国外女篮的具体差异、指出了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柱  郭国兵 《体育学刊》2005,12(6):119-121
通过收集我国27名女子铅球一级运动员65次运动成绩以及相应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测验结果,得出影响我国女子铅球一级运动员成绩的专项身体素质的主要因子为:最大力量因素因子、专门投掷训练因素因子、专项速度力量因素因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出影响我国女子铅球一级运动员成绩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依次是:后抛4kg铅球、30 m站立式起跑、立定跳远和卧推,并给出相应回归方程.依据统计学正态分布原理,运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制定出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专项身体素质总体发展均衡程度以及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与运动成绩适应程度的3种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