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用技术》是新课改的标志性科目,代表了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课程理念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校学生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业技能和人格的成长,学生素质发展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学生的评价应是综合的、多元的。评价应淡化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反馈指导功能、学习功能、激励功能、研究功能、管理功能;评价领域应广博;评价技术多元;评价由师生合作展开。 学生完整人格的构成是多侧面的,评价学生的素质应采取多种评价技术方法,真实地把握学生发展的状态,提高评价的效度。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应有重点地开发多种有效的评价技术。 1.非正式评价技术非正式评价技术是相对于正式测验而言的搜集学生信息的技术,包括学生…  相似文献   

3.
作业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也是学生自主成长的阶梯。新媒体技术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为优化作业提供了技术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努力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变革传统作业模式,寻找新媒体技术与作业优化的契合点,探索新媒体支持下数学作业的优化策略,为学生成长赋能。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人才。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现状,并根据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指信息与通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目的在于把信息与通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基础教育领域。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信息与通讯技术能力,二是在教学中应用信息与通讯技术以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的信息与通讯技术能力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英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学生信息与通讯技术能力的重要性。据资料显示,现在英国 90%的工作都与信息与通讯技术相联系,不具备信息与通讯技术能力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英国,学生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也是现代化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主要载体,它为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为实现教育腾飞的目标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而教育思想变革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实现由“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主体论”的转变。“教师中心论”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着教师转。“学生主体论”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研究学生怎样学,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彻…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我国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然而,许多学院只把培养学生的技术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宗旨。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必须对人文素质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地位、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去改进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袁贵仁 《辅导员》2010,(18):1-1
教育首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不仅仅是技术训练和知识传授。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9.
中学体育课应加强理论知识教育张辉体育课的教学,不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但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基本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  相似文献   

10.
窦福杰 《天津教育》2009,(10):51-51
劳动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蕴含知识与能力的良好载体,是贴近生活与实践的积极探索。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以更加理性的思维去认识劳动技术,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去使用劳动技术,以更加积极的情感面对现实,为革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肖海波 《中学科技》2023,(9):77-78+81
<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高中阶段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是学生成长的过渡和转折期,也是学生打好知识基础的阶段。特别是高中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能够为学生将来开展其他专业技能的学习奠定一定的计算机学科基础。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影响学生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学习效果的因素较多,因此不断开展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研究,有助于提升高中技术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珠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珠算技术仍很有必要,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教师、学校改变学生某些行为是教育学生的内容之一,归纳出有效改变学生行为技术有引导、促进、约束、处罚。要想使广大教师掌握此技术,科学的方法是进行科研、制定出改变学生行为的操作规程,规程应反映出改变学生行为的客观规律。规程是教师、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指南和纪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是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培养高师学生的教育技术的技能,既要重视师范生教育技术意识的培养,更要着重培训学生的教育技术的技能,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要日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劳动与技术素质,促进学生的道德、智力、体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平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初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要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加强实作,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运用计算机教学技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教学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教学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采用计算机教学技术,不仅加大了知识的传授量,加快了教师教、学生学的速度,而且从总体上优化了教学过程,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计算机教学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计算机理论教学中的《数据库索引文件的建立》一文为例,…  相似文献   

17.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基于课程要求,我们根据北京学生的地域特点和网络在城市生活中的普及情况,引入微型博客,这种广受欢迎的网络讨论及记录方式,作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课堂之外的有益补充,通过教师引导教学班的学生组建通用技术学习论坛,启发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假设地提出解决办法及需要实现的目标,对现有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共同探讨可操作性.提出、修改最后确定设计方案,实施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对最终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改进,制作说明书共同享受技术成果,提高技术素养,最重要的是通过每一主题的记录和讨论,养成技术及设计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毕少红 《科学教育》2002,8(6):41-42
导入技能是课堂教学技能之一。由导入环节所引起的学生对新课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成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素材,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导入新课环节,实验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学教学的导课中,把教育技术转化为教育艺术,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蓄情感,以最佳状态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5G背景又称信息时代背景,5G技术是目前最新的通讯技术,与之前的4G和3G技术相比,5G技术更加快速,数据传输更加便捷。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不得不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目前,部分中职学生沉迷于网络,导致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被误导,养成许多不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文章论述5G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中职学生网络沉迷的原因,指出中职学生网络沉迷的不良影响,探究矫正中职学生网络沉迷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姝弘 《天津教育》2014,(19):100-1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教师注重创设情境、精心设计任务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条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等已成为教学常态。但是,对信息技术这样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讲,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仍是短板,特别是学生在应对实际技术问题时,常常表现得束手无策或坐视等待,反映出学生普遍缺乏“攻坚克难”的主动性、信心和能力。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采用“清障”教学法,通过主动设置障碍,有意识加强对学生技术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