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学语言的本体观念和语言述说的原则就是一种“重复”——不完全自我重复。一方面语言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文学语言构成的可能世界具有自相似性;另一方面,语言是句子的集合,文学语言述说由句子展开,文本建构由原始述说行为(句子)反复转换演绎而成,其他述说行为是它的不完全自我重复。因此,重复命题是文学语言的本质所在,是对现实的映射方式,也是语言述说的法则。  相似文献   

2.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运作、文学语言的含混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陌生化凸现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并使语言具有含混性;文学语言具有含混性,既是语言本体与艺术表达辩证统一的结果,也是文学活动与现实生活辩证统一的结果;文学的审美特性包括语言自身显现出来的因含混性而具有的诗性功能、文学活动的艺术虚构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三个方面。生活和语言矛盾对立的丰富复杂性从而作者自身和读者自身矛盾对立的生活-心理世界的丰富复杂性,是陌生化运作得以成功实施从而形成文学的审美特性的人类学基础;语言陌生化具有较为深远的审美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范井林 《语文天地》2012,(10):28-29
小说学习是学生体会文学语言、感受艺术手法、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作品特点,从文本线索、艺术手法、环境描写三方面引导学生加以鉴赏,以逐步增强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俊杰 《语文天地》2012,(19):28-29
小说学习是学生体会文学语言、感受艺术手法、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作品特点,从文本线索、艺术手法、环境描写三方面引导学生加以鉴赏,以逐步增强学生的小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学语言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是用语言构筑的艺术世界。文学语言在艺术表现方面充分体现了自由性和灵活性。文学语言和一般语言的不同,决定了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形成了文学语言的特殊语言符号,使人们在文学的艺术殿堂里,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6.
文学语言的艺术特点,就在于创造性地解决语言与表象表意之间的矛盾。文学艺术语言表现的扩展,主要手段有:一、化外指语为内指语言,不强调生活逻辑的绝对真实而追求思想情感的沟通效果;二、艺术地运用本初语言,扩展文学语言的思想容量;三、运用超常化的艺术选择,打乱时序,造成陌生效应。文学语言的表现力潜藏在语言的应用过程中。作家不是在创造语言,而是在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美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文学语言的美主要包括形象美、凝练美、含蓄美、音乐美等,文学语言有了这些美的特征,文学作品才会给人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语言所具有的意义入手,论述了文学语言的意义及其生成,并论述了文学语言对于文学文本所具有的多方面的作用,力图对文学语言的意义作出比较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必须通过文学语言的形象化描写.才能塑造出众多的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或动人心弦的艺术意境.文学语言的形象化就是指可感性.尽管它给读者的是间接形象.但通过对事物的性质、情状的准确、鲜明而生动的描写.给读者以一种如临其境、如感其情的具体感受。林黛玉、吴荪甫等人物形象之所以至今还具有巨大的艺术生命力.这是因为作家运用了高超的形象的性格化的文学语言.从而产生了很大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语言创造了一个审美乌托邦,使主体丧失自我和对象意识.广告充分地利用文学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优势,追求文学语言的音乐美.广告中文学语言的语音美主要表现在:追求文学语言的语音常规美、追求文学语言语音的变异美.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疆域     
文章梳理了“文学”一词作为一个概念的古今演变,论证了关于文学的两种现代解答。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核心外延就是诗与小说。则以此为基点的文学理论建构,可能更接近艺术的规范,也不失为一条有益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朗诵根植于文学作品,拥有艺术的土壤.文章从艺术传达角度研究朗诵言语的建构材料和生成策略.在朗诵艺术中要创造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在于对文学语言的感悟力和声音形象的塑造力,朗诵主体只有把审美认知、独特体味融入有声语言,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审美超越,获得有声语言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文体形式及其当代变体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形式美学的视角来看,文学的历史就是文体演变的历史。文体作为文学的艺术形式,就是文学的本身和存在,文类是它的先验形式,语体、文本和风格是它的主要构成。注重语言的声乐规律、不在乎文学与非文学的界分,以及文类之间的交叉和互文这三个方面,当是汉语文体的历史体性。新时期以来,先锋文学的形式突进和网络文学的超文性等,以前所未有的情势催生了汉语文体的当代新变,从而将文学变体问题凸现到学术前沿。  相似文献   

14.
运用语言学、文体学的方法,从文学风格、语言风格两个层面和"文言化"、"西文化"、"融会"三个角度,描述分析"冰心体"的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转型过程中对建设现代白话文学文体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歌剧《卡门》作为欧洲经典歌剧的优秀作品,它的创作题材源于文学名著。但是,它又以独特的音乐语言诠释了名著并超越了名著,具有自身的创作特色。了解歌剧《卡门》的创作特色有助于我们欣赏高雅艺术与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6.
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文学语言的言语生成方式及审美需求离不开模糊,模糊使文学语言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文学语言的模糊审美主要体现在由悖论、辞格、留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事实上仍然回答了“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这种 本质追问受到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从观念价值层面看,该流派的“自足性”文学观是对西方文 艺美学史上那种美和艺术的独立价值的再度申说和改写。从“审美不涉利害”到“文艺不涉利害”, 从“文艺的相对独立”到“文学性”所体现的“文艺的绝对独立”,从“内容与形式的二元模式”到“纯 形式”,俄国形式主义将作品变成了一个与作者、读者和现实无关的独立自足的文本。这种绝对化 的文本崇拜,使文学研究具备合法性、超越性和神圣性的同时也丧失了有效性、现实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18.
现在所见的古代诗文墨迹,人们基本将其当作书法艺术看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古代文人无论是记言记事,还是作诗作文,其书写的墨迹原本是应用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所要传达的信息借助文字予以彰显。从作者书写的动机和书写之后形成墨迹的功能来看,这些墨迹首先是文学作品的文本;其次古人将字写得好看些;再次由于印刷技术和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出现,文学作品的文本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它最初的文本——书写墨迹,则被当作另一种审美形式——视觉艺术了。因此,当代所谓书法艺术,自作诗文甚少,人们欣赏书法作品,亦基本不读文字而只看墨迹是否"好看"。如此以来,书法的文化性、文学性日渐式微,其形式美感日益流行,这是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从1946年问世以来,就备受世人关注,此部作品奠定了钱钟书先生在中国文坛甚至是世界文坛的杰出地位。整部作品以诙谐幽默的格调著称,尤其是语言的幽默艺术,对后世其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围城》语言的幽默艺术主要表现在语音上的幽默,修辞格造成的幽默以及成语活用造成的幽默等等。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沈从文有意识地实践着各种文体形式,尤其在语言风格上表现出独创性。在其作品论中,大量色彩鲜明的文学词语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本呈现出不同于一般文学批评文本的面貌,形成沈从文独特的语体风格。另一方面,沈从文对现代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文体层面的评价,表现出对文体方面的高度重视。批评的文体和文体的批评可以说是沈从文文学批评有关文体特征的两个相辅相成的侧面,两者从同一个出发点分别指向主体和客体,构成了沈从文文学批评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