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搞好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教育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突出地位.本文从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内涵、重要性及相关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指出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搞好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关键,并认为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尤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创设多方接纳学生的良好氛围;二是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教学是以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标志,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行为。主体意识则是利用某种条件方法,引起主观的冲动和欲望产生自觉的行为。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呢?笔者从五个方面对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其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呢?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要一点是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因为,学生主体意识的觉悟和自主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主动寻找、充分利用各种外部条件,有计划地、主动地掌控自身发展,逐渐实现身心自由、全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交流沟通为基础,强化互动意识;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强化主体意识;以激活思维为核心,强化创新意识。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5.
孙云杰 《中学文科》2009,(11):105-105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我们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有个性的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交流沟通为基础,强化互动意识;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强化主体意识;以激活思维为核心,强化创新意识.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校有380名学生参加高考,10个科目有7个科目的平均分居广西前10名,升学率从1992年的38%上升到88.6%。1993年以来,连续7年有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在百里瑶乡传为佳话。我校地处桂北瑶族山区,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只有转变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激活主体意识,让学生当好“演员”。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校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多种激励方法,激活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当好教学舞台上的“演员”,以高…  相似文献   

8.
历史课堂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更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创设平等和谐课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活学生的主体经验;建构"思辨课堂",提升学生的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育、应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小就想创新、敢创新,从而发展到能创新.开展多种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是基础课和工具课,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本文从完成教与学角色的转变;挖掘人文因素,完善学生人格;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个方面探讨了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突发危机”是当代社会中常见的重大问题。危机管理,亦即对危机的预防、控制与消解的一系列努力,这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或武力问题,还是一个语言问题。社会危机就其根本,多为因利益而起,但在一个相对均衡的格局中,冲突的直接表现常常不是利益而是而子。在政治危机中,物质利益的得失与利益集团的人群可以是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当得失数额确定后,利益集团成员的基数越大,则公众感受到的损失越小;而面子得失与利益集团成员数的关系是乘数与被乘数的关系,面子得失确定,人群基数越大,则公众感受到的得失就越大。而面子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语言问题。这意味着,首先,一切冲突的解决都离不开合适的定位,而对冲突的任何定位都离不开语言。其次,在应对冲突的各种行为中,语言行为是费效比最为经济的一种。第三,任何冲突的解决要获得足够的面子,都离不开语言的有效描述。危机管理中的语用问题可以概括为“WWW”,亦即WHO谁说、WHEN什么时候说、HOW怎么说。由此,可得:(1)“序言”准则(2)话语权准则(3)时间准则(4)适度过激准则(5)清晰准则(6)差别化准则。  相似文献   

12.
《诗经·关雎》是一个比喻系统。本文作了如下论证:(一)《关雎》是一个关系比喻;(二)《关雎》是一个复合关系比喻,具体而言,是一个"X型复合关系比喻";(三)《关雎》是一个双层关系比喻,既有"表层明喻",又有"深层隐喻"。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地区经济差距一直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表现和成因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中,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已经不是地区发展的关键,而是要通过政策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生能力,所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关键是提高市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利用除数函数的性质及初等方法,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结论:(1)任何素数都是优美指数;(2)若t=2s-s-1(s为非负整数)或t=2s.3-s-1(s为非负整数)或t=2sp-s-2(s为非负整数,p为奇素数)或t=p1p2…ps-s-1(s为大于1的正整数,p1,p2,…,ps为适合p13),则pt都是优美指数。  相似文献   

15.
逻辑起点作为一门学科的胚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人们了解这门学科演绎过程最初始的范畴,关系到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现代大学教学论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作为一门学科及其是否存在逻辑起点问题是值得探讨的。由于大学教学论现在还处于一个研究领域阶段,故还不足以成熟为一门学科;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学理上的规范去建构它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这门学科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以算法为核心的程序(即“信息引擎”)是引领物质生存和发展的发动机;而由“物质能”所负载的“信息能”,是信息世界运动变化的真正动力。这样,就像宇宙万物是物质和信息的对立统一,“能量”则是物质能和信息能的对立统一。在物理学中,有质能转换,在信息学中有信息和信息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就是知识,信息能就是智能,在知识和智能之间存在某种转换关系。如果说物质能是物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的话,那么信息能应当是信息科学的中心概念。在一定意义上说,信息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智能的本质和知识创新的机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开发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去替代人的某些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17.
解析教师非正式群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正式群体是群体的一种存在形式,是由于某种特殊关系和需要而自发形成的个体的集合。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引导得当,会对学校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放任自流不能有效控制,则会对学校正常的工作及教育教学管理起到消极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因此,对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区别类型、区别对待,利用非正式群体进行人性化管理;利用共同目标将非正式群体纳入学校管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协调发展,构建多元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君子是长期遵守“善”原则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的人,是善人、好人、合乎道德的人,因而是品德培养基本目标;仁人是长期遵守无私利人的“至善”原则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的人,是最善最好最道德的人,是品德培养最高目标;圣人则是长期遵守所有道德规范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的人,是几乎具有全部美德的人,是道德完人,因而是品德培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岭南逸史》是清中叶出现的一部章回小说,有人说它是历史演义,有人说它是才子佳人小说,有人说它是英雄儿女小说。通过论析,本文认为它归属英雄儿女小说这一类型是合适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岭南逸史》在中国小说史和客家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企业创新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知识、经济与社会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动力过程,是一种复杂非线性系统。基于复杂科学管理的理论,通过分析企业创新的复杂性,运用复杂科学管理理论阐释了企业创新机理,认为:随机涨落是创新的诱因、自组织“双环”学习是创新的前提条件、正规系统与影子系统交互作用是创新的根本机制、新资源整合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