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改变了卓别林的一生。在他过世16年后,他的传记电影《粉墨人生——卓别林传》,则改变了他子女的生活。 今年初,《甘地传》导演李察·艾登保录,将卓别林的自传搬上银幕,成绩毁誉参半,不过在各地都带动了一波波讨论卓别林事迹的小旋风。感慨最深的则是留在他瑞士故居的子女,面对一波一波  相似文献   

2.
卓别林8岁登台,就立即引起轰动。1914年跨入影视界,1916年与通用公司签约,开始制作电影喜剧。二战中,他主演的《大独裁者》深刻揭露了希特勒的本性。战争年代,卓别林游历欧洲,访问中国、苏联、印度……战后,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他国际和平奖,法国政府给他授勋。1972年4月10日,卓别林获得奥斯卡金像奖。1972年9月第2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举办了卓别林影展。  相似文献   

3.
智斗强盗     
有一次,卓别林带着一大笔现金走在路上。突然,路旁跃出一个蒙面强盗,威胁卓别林交出钱款,卓别林摘下帽子对他说:“请在我帽子上开两枪吧,我好回去向主人交代!”强盗“叭叭”两声,照他的话做了。“再在我的衣襟上开两枪!”卓别林又说。  相似文献   

4.
13岁那年,他在学校主办的“卓别林模仿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回家后,他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兴奋之余,他忍不住贴上表演时贴过的那副小胡子,拿起雨伞,学着卓别林的模样,在母亲跟前走起了八字步。末了。他得意扬扬地对母亲说:“评委们都说我简直就是卓别林重生呢!”  相似文献   

5.
名人幽默     
第三名 有一次,某处举行模仿卓别林演技比赛,有三四十人参加.卓别林自己也匿名参加,他得的竟是第三名.卓别林觉得这是他一生最大的笑话.  相似文献   

6.
马德 《中学教育》2004,(11):61-61
卓别林小时候,有一年圣诞节学校组织合唱团,卓别林落选了,他很沮丧。一天在班上,卓别林背诵了一段喜剧歌词,博得了大家的喝彩。老师说:“虽然你唱得不好,但表演很有幽默的天分。”  相似文献   

7.
卓别林小的时候,有一年圣诞节,学校准备组织一个合唱团.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许多文艺细胞的卓别林,觉得自己很有希望入选.可是,最终他没有被列入名单,为此卓别林很沮丧.  相似文献   

8.
卓别林智斗强盗 一天,卓别林带着一笔款子回家,途中跳出一个强盗,拿着手枪逼着他把钱交出采。卓别林假意答应,又恳求说:“请帮个忙,在我的帽子上打两枪,这样我回去就好向主人交代了。”强盗照办了。接着,卓别林又说:“请再朝我的衣襟上打两个洞吧!”强盗不耐烦地扯起他的衣襟打了两枪。卓别林又央求强盗:“再朝我的裤脚打几枪,这样就更逼真,主人不会不信了。”强盗又用枪对着他的裤脚连扣几下,竟不见响,原来子弹打光了。卓别林~见,抱着钱包跳上车跑了。  相似文献   

9.
卓别林颁奖     
受世界人民喜爱的美国电影喜剧大师卓别林,一生拍摄了许多有趣的滑稽影片,每一部都使人开心不止。他的代表作品有《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在卓别林的电影作品最走红的时期,有一家公司为了吸引顾客,举办了一次“看谁最像卓别林”的比赛。卓别林  相似文献   

10.
嘻哈俱乐部     
智斗强盗有一次,卓别林带着一大笔现款走在路上。突然,从路旁草丛里跃出一个蒙面强盗。强盗威胁着要卓别林交出钱款。卓别林答应了,并对他说:“请在我帽子上开两枪吧,我好回去向主人交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卓别林来到出生地伦敦,不到3天,竟收到了7万多封书信。仙只好请来6个打字员代为拆信、阅信。 几天后整理出来:一、有2.8万封是向好心的卓别林借钱的,款项从20先令到100英镑不等;二、617封是来和他认亲的,自我宣称是他母亲的有9人,她们都有根有据地向卓别林叙述他小时候被拐骗的经过。卓别林还“获得”了许多叔叔、姑姑、婶婶和堂兄弟;三、几千封出自女人的纤纤细笔  相似文献   

12.
艾桦 《家教世界》2008,(5):13-13
他从小就对表演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喜剧大师卓别林更是有着特殊的景仰。在他还不到10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做起了绚丽的明星梦,他渴望着像众多的好莱坞明星那样,能绽放出自己夺目的光彩。13岁那年,他在学校主办的一场叫作"卓别林模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光荣     
一九二一年十月,著名的电影大师卓别林来到巴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法国政府决定向卓别林授勋。在授勋仪式上,一位美国记者向卓别林透露说:“法国政府骗了你,那勋章不对,那是他们授予学校教师的,可你领这个还不够光荣,你应该领有红色授带的荣誉军团勋章。”卓别林回答说:“不!我能得到学校教师的光荣,已经感到非常快乐。”卓别林高兴地接受了教师的光荣,给他授勋的证书上写  相似文献   

14.
卓别林开始拍电影时,那些电影导演都坚持要卓别林去学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德国喜剧电影演员。苦恼的卓别林久久尝不到成功的滋味,后来他意识到必须保持自己的本色,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而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15.
名人妙语     
《老年教育》2009,(3):41-41
爱因斯坦与卓别林 爱因斯坦很推崇卓别林的电影。一次,他在给卓别林的信中写道:“我很钦佩您,您拍的电影《摩登时代》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的。”  相似文献   

16.
卓别林读小学的时候,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许多文艺细胞。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到树林中学鸟鸣,在家里他也没有闲着,模仿猫叫狗吠。有一年,在圣诞节来临之际,学校准备组织一个合唱团,圣诞节之夜在学校大礼堂表演,庆祝节日。卓别林得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因为他是学校公认的文艺活跃分子,这次入选合唱团非他莫属。然而,结果却让人很意外:他没有被列入名单中。这无疑给卓别林泼了一头冷水,很沮丧。  相似文献   

17.
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1913年从英国来到好莱坞,一年之后成为蜚声全球的明星。可是数年之后,卓别林不断受到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和接二连三的诉讼困扰,一直不得安宁,直到他1952年春被迫离开美国,到瑞士定居。 已经解密的联邦调查局关于卓别林的档案证明,卓别林是胡佛一手操纵的一场迫害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8.
欢乐无限     
爱因斯坦和卓别林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推崇卓别林的电影。一次,他在给卓别林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19.
小题·大做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推崇卓别林的电影。一次。他在给卓别林的信中写道:“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卓别林在回信中写道:“我更加钦佩你。  相似文献   

20.
《成长》2007,(10):47-47
13岁那年,他在学校主办的一场叫作“卓别林模仿大赛”的模仿秀上获得了一等奖,回家后他立即兴致勃勃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兴奋之余,他忍不住还贴起了表演时的那撇小胡子,拿起雨伞,学着卓别林的模样在母亲跟前走起了八字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