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第十八章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殖民地半殖民地宗主国(二五八)在政治和经济上丧失国家独立自主权利,受别的国家统治和压迫的国家,叫做殖民地。如朝鲜曾经是日本的殖民地,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曾经是荷兰的殖民地等等。今天世界上还有许多地区,仍然是处在殖民地的地位,被帝国主义国家残酷地掠夺和奴役着。如尼日利亚、塞浦路斯等是英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马达加斯加等是法国的殖民地,关岛、萨摩亚群岛等是美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2.
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两国的长期接触深刻影响了两国文化和语言。不少印度语词汇进入了英语中,进入英语中的印度语词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色,逼真地反映出了英国殖民印度的历史过程和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英国由于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导致市场扩大,需求增加,引起了工业革命。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并形成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仍是最大的殖民帝国,广阔的海外市场仍然存在,但是,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逐步被美、德两个新兴国家赶上。同样是广阔的殖民地的存在,为什么在不同时期,对英国经济发展会有如此不同的影响呢?英国击败荷兰和法国以后,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随着海外殖民地的扩大,大量财富源源不断流入英国,为英国工业…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期以后,印度成了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铁道是英国加强对印度殖民掠夺和统治的重要工具,英国在印度的铁道政策对近代英国、特别是印度的历史影响是颇为深刻的。一从1757年普拉西之战后,印度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此后,英国资产阶级对印度的原料和市场怀有极大的奢望。但是,当时的印度却远远不能满足英国资产阶级的贪欲。一个英国国会议员在议会辩论中就曾埋  相似文献   

5.
马啸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37-38
1947年印度独立后英国与印度的关系发生改变,英国寻求与印度重新建立外交关系。英国的外交构想是将印度纳入它的英联邦外交体系,印巴以自治领身份独立使英国的构想初步实现,而1949年的英联邦总理会议报告使英印外交关系的重建得以定型,为此后英国与其所属其它殖民地的外交重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小说《达洛卫夫人》中,印度这个殖民地国家反复地出现,本文主要通过运用福柯的权力与话语关系的理论来看英国对印度的殖民。  相似文献   

7.
英联邦     
在近代史上,英国是最早向外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之一,也是最大的一个殖民国家.到二十世纪初,英国占有的殖民地面积多达三千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它本土面积的一百一十倍;人口三亿九千三百五十万,相当于它本国人口的八倍以上.英国殖民者正是在残暴掠夺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所谓"英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地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英国统治阶级为了麻痹殖民地人民,维系其风雨飘摇的殖民统治,逐渐采用"英联邦"的新称号,并写入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以代替"英帝国"这  相似文献   

8.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历史局限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开世界近代史,人们注意到一个显著的现象,即最早从殖民主义枷锁下摆脱出来的两个地区──英国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其后来的发展完全不同。英国北美殖民地──现在的美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发达的地区,它从独立后开始锻造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在经济上欣欣向荣,充满活力,一派兴旺景象。而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它在独立前明显比北美洲富裕、也更有吸引力──现在却仍旧在“发展”的泥淖中苦苦挣扎,似乎怎么也跳不出“欠发达”的阴影。然而人们不应该忘记,拉丁美洲是继英国北美殖民地之后挣脱殖民锁链的第二个地区,从它在独立时…  相似文献   

9.
杭聪 《唐山学院学报》2012,(2):38-42,108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在英属黑非洲殖民地的公职人员政策有三次调整,分别以扩招、稳定和留任为重点,很好地配合了英国的整体殖民政策。扩招是为了落实殖民地开发计划和地方政府改革计划,稳定和留任都是为了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大潮中尽力保持自己的殖民利益。其中英国对尼日利亚的公职人员政策较具典型性。英国的政策没有解决独立前后殖民地公职人员缺乏的状况,直接原因在于英国撤退得过快,深层原因则在于其长期以来对殖民地社会发展的忽视。  相似文献   

10.
英帝国的殖民扩张推动了英语由本土向世界范围的扩散。北美十三州殖民地是英帝国殖民扩张的第一批殖民地,也是英语传播至世界范围的第一站。北美殖民地独立后,美国成为一个以欧洲白人移民为主,由多民族、多种族的移民和其后裔组成的国家。这批来自欧洲的白人移民完成了英语在整个北美的传播,并使英语在美国这个新兴大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支持下不断被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英国曾是最大的殖民帝国,侵占了比本土大150倍的殖民地。为了进行殖民统治,英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殖民政策。本文对其殖民政策的演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英国殖民部成立于1854年,是英国管理殖民地的主要政府机构之一.殖民部成立之前,英国在殖民地管理机构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殖民部在成立之后同样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 十九世纪末叶,在西方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高潮中,埃及于一八八二年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总的说来,它是在资本主义形成世界体系的形势下,西方殖民帝国主义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瓜分殖民地的产物。具体说来,在外部,它是英法长期争夺和共同掠夺的结果;在内部,则是埃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长期统治和地主统治阶级出卖民族利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拿破仑时代英俄两国在欧洲大陆与拿破仑进行着殊死搏斗,在对法的态度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争夺殖民地的问题上,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充满了矛盾斗争。一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人关心的主要是殖民地问题”。它利用欧洲大陆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兴起后形成的复杂国际局势,缔结各种  相似文献   

15.
一、英国在印度的侵略据点《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讲到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时说:“英国在亚洲集中力量侵略印度,以马得拉斯和加尔各答为殖民侵略据点.”(第23页)此说有误.与课本配套编印的《世界近代现代史地图册》第4页“英法对印度的侵略”图,在右下角的图例中,标有“——” 符号的地点为“英国主要侵略据点”.在此幅地图中,除东部沿海  相似文献   

16.
美国独立后,英国从美国革命中吸取教训.及时调整殖民政策,放弃了旧的重商主义殖民政策,加强了对殖民地政治上的控制,从而使印度、加拿大这两个殖民地得以巩固、扩大。英属北美殖民地和英属印度殖民地一起,构成了第二荚帝国的核心。英国对这两个殖民地的政策实际上代表了这一时期英国的帝国政策。英国对印度统治政策的调整,为英国统治落后地区殖民地提供了蓝本和依据。而英国对加拿大的新政策则确立了英国对英裔和非英裔白人殖民地的统治机制。这一时期英国帝国政策的调整,否定了旧的重商主义殖民政策,开始了新的自由主义殖民政策,奠定了英帝国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班牙与法国是较早在北美大陆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西班牙与法国在北美的殖民活动各具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两国在北美殖民活动中的失败命运,也决定了未来北美大陆的命运,为以后的新生美利坚合众国创造了条件和机会。两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争夺中失利的原因有两点相同:一是军事上几次与英国的交锋失败;二是两国在北美殖民地实行的政策不当,特别是宗教政策,降低了本国及他国人们移民其殖民地的兴趣,造成殖民地居民数量远不及英国,不能形成规模及建立强有力的殖民政府和军队,从而丧失了殖民地。  相似文献   

18.
赵明刚 《教育评论》2014,(7):165-167
印度作为英国的前殖民地,英语在其国民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印度独立后,政府大力推广双语教学,使之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主导教学模式。通过双语教学,大大提升了印度学生的英语水平,推动了以软件和IT行业为代表的服务外包业的迅猛发展。我们应该借鉴印度在双语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双语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试验教材《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31页《1750年英法在北美的殖民地》地图中,佛罗里达属于西班牙的殖民地,而在第32页《1763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地图中,佛罗里达又属于英国的殖民地,那么,佛罗里达究竟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呢?其实,佛罗里达自从被西班牙占领后,历史上曾先后被几个国家占领,多次在殖民国家之间相互转手。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之后,西班牙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密不可分。获取巨额利润始终是殖民者对外关系的终极目标与利益准则。殖民者的主观愿望和被殖民地的客观现实条件制约甚至决定着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与特性。以英国对清代中国的殖民贸易为例,由于中国在东亚朝贡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清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英国对中国的殖民与侵略经历了"被动适应——积极调适——武力征服"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