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 kg级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为前期研究的基础,针对我国选手主要的6个国家的6名对手,在2011年世锦赛、2012年世界区及各洲区资格赛、伦敦奥运会上的临场技术运用情况,对其交手回合进行采集和分类,对该级别技术发展趋势和动向进行观察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1)跆拳道女子-49 kg级选手主要对手以左实战式的技战术应用能力较强,且左开式和右开式的整体竞技能力较为均衡。个别选手左、右实战式均具备较强的对抗能力。2)跆拳道女子-49 kg级选手主要对手在比赛中常用技术依次为横踢、推踢、下劈技术,横踢技术比例使用情况高于国际比赛平均值,且前横踢技术的使用比例上升趋势明显。3)从得分技术的使用来看,跆拳道女子-49 kg级选手主要对手前横踢技术得分能力较强,侧踢技术成为新的得分技术关注点。4)下劈和横踢是主要的击头得分手段,且出现围绕此2项技术的变换技术,成为该级别击头技术新的趋向。为不断适应当前世界跆拳道技术发展变化的特征,继续保持我国在跆拳道女子-49 kg级上的优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1995年引进开展跆拳道项目以来,经过教练员、运动员及其相关人员的努力,我国跆拳道女子项目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多次在奥运会上成功夺冠。本文综合运用录像观摩、常规数理统计和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跆拳道女选手在奥运会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期为跆拳道技、战术训练科学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并为备战2012年奥运会提供有效的、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女子跆拳道项目备战第30届奥运会训练过程控制程序、重点环节及其要素为分析源点,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女子跆拳道备战奥运会训练控制结构及其要素,计算结构要素权重;采用克伦巴赫系数检验结构要素内部一致性。通过训练控制结构要素及其权重系统分析我国女子跆拳道项目备战第30届奥运会训练控制特点,归纳该项目备战奥运会训练控制成功经验。结论表明:女子跆拳道备战奥运会训练控制结构客观、合理,全面厘清了该项目备战训练控制的主体框架和层次要素,通过训练规划、训练实施和训练监控三大环节的重点要素清晰展现了该项目备战奥运会训练控制特征,可为该项目教练员掌握备战训练的重点环节及其细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中国跆拳道队已经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的5名重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东京奥运会的夺金形势进行全面和具体分析。研究认为,中国跆拳道队重点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上尚没有夺金的绝对优势,但存在夺金突破口。针对当前重点运动员存在的短板,提出备战策略:创新管理体制,完善训练模式;对标“六个东京”,实施精准突破;依托科技支撑,提高备战质量;立足运动员自身,提升竞技能力。旨在为我国跆拳道项目在东京奥运会实现突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东京奥运会,中国跳水队取得了奥运会参赛以来的最佳成绩。当前,正值2024年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为巩固中国跳水队的竞技实力,同时为备战巴黎奥运会提出竞训建议。运用录像观察法,依据"2019年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201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2021年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确定了中国跳水队在东京奥运会的夺冠竞争对手;以科技为支撑,通过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增强了中国跳水队在东京奥运会的备战实效。通过分析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奖牌榜排名前八的国家体育代表队夺冠选手、中国跳水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的比赛表现、中国跳水队在东京奥运会的夺冠竞争对手的比赛表现,提出中国跳水队备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对策:完善夺冠竞争对手信息情报服务机制,加强对夺冠竞争对手的分析;发挥跳水项目科学训练保障团队优势,细化巴黎奥运会周期备战计划;加强中国跳水队思想教育工作,正确认识巴黎奥运会夺冠的参赛形势;进一步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确保中国跳水项目奥运选手的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梳理东京奥运周期蹦床项目竞争格局,分析东京奥运会我国蹦床的夺金实力,全面揭示成套动作难度、飞行时间、完成质量、动作稳定性与奥运夺金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东京奥运会备战策略。研究表明:中国、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俄罗斯这五个国家形成了世界蹦床的领先集团,是东京奥运会金牌的有力争夺国家;在东京奥运周期蹦床世界大赛中男子获得53.33%的金牌,女子获得39.99%的金牌,男女选手均具备冲击奥运会金牌的实力,做好备战和参赛工作尤为重要;面对东京奥运会的激烈竞争,我国蹦床项目要进一步提升备战选手的“高难度、高飞行、高稳定、高质量”。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跳跃项目运动员的年龄、身体形态、跳跃成功率、比赛发挥率以及在不同试跳次数中出现决定成绩的人数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参赛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5.05-30.42岁,女子平均年龄大于男子,在三级跳远项目上最为明显;跳跃项目男子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85-1.87m之间,女子平均身高为1.71-1.76m之间,大部分运动员呈现出高大化发展趋势。决赛阶段运动员跳跃的平均成功率为66.67%,6次不同试跳的成功率以低高交错"锯齿"状呈现。跳跃项群运动员的比赛发挥存在着项目以及性别差异,决赛阶段,参赛运动员的平均发挥率整体高于资格赛阶段。决赛阶段,6次试跳中出现决定成绩的百分比分别为12.5%、21.88%、15.63%、31.25%、6.25%和12.5%,在第3次和第4次试跳中出现决定成绩概率最高,本届奥运会跳跃(跳远和三级跳远)项目呈现出第3次和第4次试跳成功率和发挥率最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决赛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提供世界跆拳道女子运动员最新的、最高水平的技术特征;为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最新的、可靠的数据;也为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今后的技术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2013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决赛共计8个级别25局的比赛为研究对象,运用录像观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运动员运用有效技术动作、使用腿法、得分、警告等进行统计,分析世界跆拳道女子最高水平的技术特点。得出结论:1)、横踢和侧踢是世界优秀运动员使用最多和得分最高的2项技术。2)、侧踢高位和高横踢是世界高水平运动员高位得分的主要技术,尤其是侧踢高位已成为得分最多、命中率最高的技术。3)、单腿连击技术使用率高。  相似文献   

9.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1,(3):F0002-F0002
为充分发挥体育学院专业特色,更好为我省、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贡献力量,4月19-26日,河北体育学院竞技体育科研团队在河北省体育局投掷训练场、河北奥体中心为部分国家队运动员进行了科研测试。以董海军博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从2015年开始就一直为我国女子铅球项目的训练和备战工作提供科技保障。近日我院进一步扩充科研队伍,并依托中国田径协会科技服务工作项目《田径女子铅球项目国家队备战东京奥运会(2020年度)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和省体育局科研项目《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巩立姣备战东京奥运会训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与SWOT矩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参赛风险问题,对我国备战和征战重大比赛的女子蹦床运动员的训练与竞赛,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采用列表法对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进行识别,利用AHP-FUZZY(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模型对运动员参赛风险进行评估,应用SWOT矩阵分析得出风险应对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的竞赛、训练及备战大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