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德育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真善美“是他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他的爱国主义、爱民思想和立大志、做大事的精神是陶行知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学合一“是他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本文意在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以期为我们构建和谐教育、开展德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庚子事变后 ,清政府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 ,主持清中央教育改革。本文通过对他在改革教育方面所实施的重大变革举措和取得的成果进行考察 ,认为张百熙在教育改革中体现的先进的教育和管理思想有些在今天看来仍是值得借鉴的。同时指出 ,晚清教育改革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一次教育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变革 ,更直接影响到社会心理变化和新的世界观形成 ,但这又是一次不彻底的变革 ,其中除了外在的因素阻挠外 ,张百熙个人的思想认识也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3.
张百熙与晚清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庚子事变后,清政府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主持清中央教育改革。本通过对他在改革教育方面所实施的重大变革举措和取得的成果进行考察,认为张百熙在教育改革中体现的先进的教育和管理思想有些在今天看来仍是值得借鉴的。同时指出,晚清教育改革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一次教育制度和化方面的变革,更直接影响到社会心理变化和新的世界观形成,但这又是一次彻底的变革,其中除了外在因素阻挠外,张百熙个人的思想认识也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4.
徐特立就德育的目标、主要任务和方法等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德育的目标是"造成一定立场、一定方向又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对青年一代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宇宙观)教育、开展政治教育和思想品质教育;德育可采用言传与身教结合、启发疏导与人格感化结合、诗教结合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百熙是颇有建树的清代教育家。他主持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学制系统文件。他的政府办学主体的教育思想、中体西用的教育主张、普职一体的教育理念和教培并重的教育思路,以及在推动清代实业教育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后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6.
张百熙是晚清第三任管学大臣,也是任职时间最长,建树最多,遭受诽谤与争议最大的中央教育行政长官。他倾其全力恢复和发展京师大学堂,主持制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实施了新学制--癸卵学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在他整个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的德育为先、教育要顺其自然、教师要以身作则以及教育要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等观点,对于今天我国的学校德育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德育要创设良好的德育情境,要善于启发儿童,要寓德于行和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教育理论之一。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和实践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德育理论的实质是生活德育论。借鉴他的德育思想遗产,无论对于改变当前德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实践的现状,还是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福泽谕吉是日本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对日本的影响尤其重要,他提出了智育、德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紧密衔接的思想,提出了教育方面国家责任和个人(家庭)责任的思想.本文主要对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张百熙作为清末教育改革的主持者,设想勾画了近代教育的蓝图,实践奠定了近代教育的基础,使高等教育由此发端,系统教育自此时始。本文通过追述其历史贡献,探讨其教育思想,追溯其言行的渊源,说明了张百熙与清末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质的活动,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伟大导师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一文里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实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可见教师素质在德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陶行知德育思想与现代德育息息相通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德育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他的德育思想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革新精神和民族特色,是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现代德育息息相通的。我认为陶行知德育思想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陶行知德育思想是富有革命精神的进步思想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我们都知道,陶行知是坚决反对旧传统教育思想的,但他并不一概否定传统,而是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他说:“我  相似文献   

13.
1945年陶行知给广东省浦县百侯中学写了一首校歌诗,其中有这么两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德育观.通读他的整个著作,没有一篇专门论述德育的,但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把德育摆在了重要地位.他的德育思想精深、可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革新创造精神,因此,学习研究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对于加强和改善我们现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真人"应具有的素质真人是对假人,伪人而言的.1913年陶行知从金陵大学毕业时,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叫《伪君子篇》.他针对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对做什么人的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他在文章中说:"伪君子之由来,名利为之也."人  相似文献   

14.
作为明朝中期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是以生命为基点的教育,这集中体现在他以“明人伦”为中心的德育诠释中.通过对其德育思想中生命化主体观、生命化价值观以及生命化实践观三方面的探讨,在分析了其生命化德育特色的同时,阐明其对现代德育思想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十分重视德育 ,提出了“以公民道德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观、学习观、世界观、爱国为公思想等方面。他强调德育重在实施 ,主张寓德育于体育、智育、美育中 ,并重视德育中自我教育的作用。这些都为当今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从广义说,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几个方面.德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的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从理论上对德育的地位、内容、原则及方法作了深刻的阐述.研究和探讨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于搞好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他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在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占主流的背景下,他在教育实践中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粹,即“为学与做人同属一事”,这是对知识(专业或学问)至上论的反动。在他看来,教育实际上是德育,更为确切地说应是“中国人”的教育,而新亚书院时期,是他实施这种教育的最重要时期。他认为培养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要进行使命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挫折教育、事业教育、师道教育。他的大学德育思想对克服当前大学德育中的弊端,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弟子的全面发展,尤其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因此,以<论语>为依据,从德育的内容、方法和目的三方面简要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德育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洛克     
约翰·洛克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资产阶级教育家。他第一次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他写的《教育漫话》一书(1693年出版),集中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性格、锻炼意志,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习惯。他特别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强调教师示范  相似文献   

20.
求真知说真话做真人——陶行知德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是近代中国的杰出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非常丰富。在他一生的教育实践中,十分重视德育,提出并践履了追求真理做真人的德育目标和许多重要的德育原则与方法,是留给我们的极珍贵的精神财富。如何深入认识、研究、把握陶行知德育思想,为当代教育服务,不仅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同时也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对陶行知德育思想作一些初步的探索,以图引起对陶行知德育思想研究的重视。一、追求真理做真人是学校德育的目标“追求真理做真人”是陶行知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陶行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