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力 《考试周刊》2011,(13):39-40
同声传译是一种高程度的认知加工过程。英汉同声传译瞬间性的特点决定了英汉同声传译要使用"顺句驱动"原则,本文将着重从"顺句驱动"原则和口译实践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同声传译的顺句驱动是口译实践中最普通的现象,其内在规律遵循的是心理学知觉加工的基本原理。通过结合知觉加工的原理、互动作用和能动性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找出顺句驱动的优劣势,进而丰富翻译理论,并指导具体的口译实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心理空间理论为框架探析了"顺句驱动"的认知心理过程。句子是由大小不等、复杂程度不同的源自于作者或言者言语心理空间的类意群构成,这些类意群映射特定的非言语心理空间。不管是话语理解,还是翻译句子,"顺句驱动"表面上驱动的是类意群,实际上驱动的是其相应的非言语心理空间元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同声传译的定义、特点、基本步骤、工作原理以及同声传译三个技巧,包括顺句驱动法、补充法和重复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上海高级口译证书考试笔试阶段听译部分试题为例,讨论了如何运用顺句驱动这一技巧,整体提高翻译水平,为进一步口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日同声传译简称"同传",是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实时地用中文或日文把讲话者的讲话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在大中型的研讨会或者国际会议中,需要两名或者三名的翻译人员轮换通过专用的设备提供即时的翻译。同声翻译是一种高难度、高强度的劳动过程,在会议过程中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同声翻译不仅能够促进会议的顺利进行,还能增进参会双方的友好感情。高质量的同声翻译对即时性的要求很高,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同声传译过程中使用顺句驱动原则。本文将从顺句驱动原则在中日同声传译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英汉同声传译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英汉同声传译中顺句驱动的重要性,也就是同声传译中要遵循顺译的原则.然而顺译并不是简单地按照原语的顺序将话语人的话语逐字地顺序不变地翻译出来,而是在顺译原则上借助预测、断句、切分、等候、调整、移位、增补、删减、重复等技巧来辅助翻译,以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其中预测是诸多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从《论汉语的语法结构》中洪堡特的汉语语言观出发,探讨其对当代口译方式同声传译实践和学习过程的指导意义,认为英汉同传中译员应根据汉语语言特点,重点采用短句、顺句驱动的口译策略来保证口译质量,避免口译失准。  相似文献   

9.
同声传译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过程,其中技巧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同声传译的译员可以在顺句驱动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技巧的运用,达到同声传译的理想化.在这些技巧中,增补对于同声传译来说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叶荔 《海外英语》2012,(12):176-177
视译和同声传译在基本原理及训练方法上有很多共同点。用视译作为同声传译的基本训练手段之一有助于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双语转换能力及预测能力的提高。视译的主要操作原则是顺句驱动,这对于基本无法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的同声传译来说也是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生态环境和适应/选择论,能够阐释同声传译语言输出中的"脱离语言外壳"和"顺句驱动"策略的动态应用机制。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解析了在同声传译言语输出过程中,如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运用这两种策略,在不断的动态平衡中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2.
辩证炼句除了人们常说的辩证运用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等句子之外,还需要辩证处理好句子锤炼中的常和变、显和隐、通和顺。在结构上辩证运用常式句和变式句,在表意上注重语意的凸显和隐而不露,在句子的衔接上做到不但要通而且要顺,这些也是辩证炼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具体考察了现实事件句中的结果宾语句、非事件句中的静态场景句、非现实事件中的命令句、想象句等句子中的状态形容词的语序及其与观察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把语言表层所体现出的顺时观察与逆时观察模式统一起来,并阐明:从认知运作上来说,这些句式意义实际上是受顺时观察模式所规约的。这一观点可以将前人关于这类现象的语用动机、篇章功能及信息功能、主观性的差异及句式中的形容词、动词语义特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结论进行统一解释,对于分析其他语序问题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东乡土纪录片在近十多年中蓬勃发展,其字幕与传统的文本字幕截然不同,语言文字更加灵活多变,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为此,译者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其中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因素。顺句驱动对策即是其中的一种较好处理字幕翻译的对策。作者以自己为广东电视台翻译的乡土纪录片为例,分析如何提升纪录片汉英字幕翻译的可读性,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5.
视译是同声传译的准备课程,视译训练模式的构建要符合其自身特点,也要为同声传译服务。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巨大差异,译员在做视译时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和速度不得不利用一些视译技巧来保证翻译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视译中的顺句驱动及词类转换技巧,以帮助视译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视译。  相似文献   

16.
长难句翻译是阅读和翻译石油科技英语文献主要障碍之一。通过分析石油科技英语长难句的三种语言特征:专业术语多、工作原理抽象、句法结构复杂,探析石油科技英语常见长难句句型的翻译方法:定语从句、被动句和其他复杂长句。常用的翻译方法有:顺译法、逆译法、拆译法、增补法、省译法、转换法。定语从句多使用拆译法,被动句多为被动句变无主句,其他复杂长句多使用顺译法和逆译法。  相似文献   

17.
随国际交流的频繁,同声传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频率也大大增加.但由于翻译条件限制(主要是时间压力和海量的信息流),如何达到顺应原文词序且语意一致、译文语篇衔接与连贯且具有可接受性,应该是每个译员都盼望解决的难题.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实例,探讨主位推进理论对实现顺句驱动、同传语篇衔接与连贯、与同传中信息传递和延伸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参照塞莱斯科维奇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这一理论,在英汉视译中译员在理解源语语料的意义后,应抛弃语言外在形式,把源语语料按照类意群进行切分,依据顺句驱动原则把源语的信息和内涵移植到目的语中。在英汉视译中,定语从句的视译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语法规则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稍有不慎将影响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一、通顺。 (一)相关知识 一般地说,写文章就应当文通句顺。所谓“通顺”,大致应当具备如下几个条件:一是用词准确,二是句子完整,三是句意明确,四是句与句之间要连贯,五是段落层次要清楚,六是思路清晰。一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如果符合或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0.
同声传译的过程是译员激活自身的语言、文化图式,运用同声传译策略,实现交际目的一种策略性过程。常见的同声传译策略包括信息重组、顺句驱动、简繁有度、因时而动、适时调整、适当预测等。这六种同声传译策略各具特点与作用。在现场同声传译实践中,译员正是通过恰当利用这些策略,顺利地完成了同声传译任务。同时,研究还发现,了解同声传译策略是将陈述性知识转换为程序性知识,进而自觉运用于同声传译实践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