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老爱幼是人类社会的传统美德。有趣的是,在动物世界中,也不乏这种现象。今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乌鸦 乌鸦有一身漆黑的羽毛,叫声也刺耳。其外表虽然丑陋,在敬老这一点上却可堪称楷模。当年老乌鸦失去觅食能力时,它们的子女会四处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喂给老乌鸦吃,而且从不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时为止。  相似文献   

2.
与乌鸦共语     
乌鸦一直是人们心中的不祥之物 ,被人们世世代代地咒着 ,骂着 ,但是它还能自由地飞翔叫喊。可有谁能设身处地的想想 :倘若自己是一只乌鸦 ,将会怎样做 ,怎样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与处境。我就如一只乌鸦 ,一只没有自由的乌鸦。虽然长有一双坚实的翅膀 ,却只能够在无形的网中飞来飞去。自己在班上的成绩出类拔萃 ,于是就遭到同学们的嫉妒。我如乌鸦一样 ,站在枝头努力地为自己的冤屈聒噪 ,可是没有哪一个能给我一个公道。我不知何去何从 ,难道这么大片森林 ,就没有一棵大树能容下我这只小小的乌鸦 ?我在往日的上空徘徊 ,一切依旧 ,心里难免泛起一…  相似文献   

3.
囝囝是个包着尿片的宝宝,他还不会走路,只会爬。一天,他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哲学洞穴。洞穴很小,只有囝囝爬进去;洞穴很长,画满了哲学家;洞穴很神奇,你必须不停地提问,才能不断地往前走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5,(5)
闷热的山洞里,不知从什么地方吹来一阵清凉的风,"真是好舒服啊!"囝囝眯着眼睛想,其实这次的爬行旅程并不是只有辛苦呢,遇到那么多睿(rui)智的哲学家,感受奇异的思想,本身就是生活的一种享受嘛!来吧,让更奇妙的事情发生吧!囝囝想着,似乎在习习清风中睡着了,感觉自己轻飘飘地,飞进了最后一个黑色的铁门,开始了他"灵魂的神秘体验"。  相似文献   

5.
爬行的旅程又开始喽,这回会发现什么宝藏呢?要能发现四十大盗的藏宝库就好了。囝囝一边想,一边不停地念叨着:"芝麻开门,芝麻开门!"哎呀!"眼前突然出现金、银、铜、铁四个宝库的大门,难道是祈祷生效了?原来这里是希腊哲学的四个流派,门前的广场上醒目地刻着:"一个文明人如何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上生活?"是啊,世界每一天都不同,怎么才能生活得快乐幸福呢?囝囝想着,朝第一个金色的大门爬去,门上刻着:"简单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有这么一篇课文 ,讲的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虽然简单 ,但蕴含着许多耐人寻味的道理。首先 ,对乌鸦来说 ,这是一次难忘的喝水。这不同于平常在小溪边、井台旁、水池中喝到的水 ,给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次非同寻常是乌鸦自己动了脑筋 ,想了办法 ,解决了“瓶高口小 ,水位太低”的难题 ,喝到了想喝的水 ,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带给它的是欣喜、满足和新的渴求。假如我们把学生比作乌鸦 ,把知识比作水 ,那么我们做教师的 ,就不应该只满足于端出一盆知识之水 ,让“乌鸦”顺顺当当地喝 ,更不能在乌鸦暂时不…  相似文献   

7.
狂欢的人群渐渐走远,囝囝疲倦地睡着了。醒来一翻身,不知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哎呦,好疼!”囝囝想:“我又不是豌豆公主,什么东西硌我啊?”伸手抓起来,竟是一颗大珍珠!“巴洛克!”洞穴里响起一个声音,“这是谁的名字吗?”囝囝奇怪地想。洞穴仿佛知道他的心思,声音再次响起:“巴洛克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那就是十七世纪。”  相似文献   

8.
“咦,是什么东西在闪闪发光?”囝囝惊讶地看着前方的洞穴,两边的墙壁上光芒闪烁。“难道墙上嵌满了珍珠?”囝囝想,“或者是宝石吧?那我可就发财了。”急匆匆爬到跟前去,唉,真让人失望!墙上嵌的不过是些玻璃镜片。  相似文献   

9.
囝囝第一次感觉到, 洞穴是这么地可爱,世界是那么地广阔! 从一朵花,到一只蚂蚁,都仿佛充满了神秘的力量,感应着人们内心的跃动。不只是人类得到了解放,连自然界的万物也复苏了,迎来他们一千年黑暗后的第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10.
乌鸦与黑猪     
有一只乌鸦在空中飞呀飞,不一会儿,乌鸦感到有点累了,就停在了一块黑色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上睡着了。乌鸦睡得正香,忽然觉得身下的黑石头摇动起来,一会儿的功夫就把乌鸦摔在了地上。乌鸦睁开眼一看,原来自己睡在一头黑色的老母猪身上。乌鸦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哈哈,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黑的老母猪,它可真黑。哈……”乌鸦的笑声惊动了黑母猪。黑母猪抬头一看,原来是只乌鸦。便问:“喂,你怎么了,干嘛笑得这么开心?”乌鸦看看黑母猪笑得更厉害了。说:“你是怎么长的?这么黑,像一块大煤炭,真是羞死人了。”黑母猪也大笑了起…  相似文献   

11.
老乌鸦被老狐狸骗了之后.一直怀恨在心。不久,小乌鸦出生了,小狐狸也出生了。它们真是同年同月生。时光就像河水不断地流,小乌鸦和小狐狸长大了,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可是,老乌鸦和老狐狸都去世了。老乌鸦再三叮嘱小乌鸦要为自  相似文献   

12.
乌鸦兄弟     
在一棵老树上,住着乌鸦家族——乌鸦妈妈和她的两个孩子。一天,乌鸦妈妈对两只小乌鸦说:“你们都长大了,也该自己独立生活了,以后,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就像  相似文献   

13.
万斌生 《初中生》2006,(14):34-35
报忧不报喜的乌鸦遭到了无情的剿杀,世界上只剩下一只乌鸦了。最后一只乌鸦仓皇逃命,飞上了下临万丈深渊的悬崖绝壁。然而,人们并不放过它。勇敢的猎捕者们历尽艰辛,不辞劳苦地追了上来,密匝匝地包围了它。原始的箭弩和现代的火枪织成了天罗地网,一同指向世界上最后一只乌鸦。乌鸦振了振翅膀,想飞越深渊,可它立即发现对岸同样是天罗地网。乌鸦欲飞又落,停在突出悬崖的一块拱桥般的悬石上。围猎的人群中,有人在举枪瞄准,有人在拉满弓弦,眼看最后一只乌鸦就要粉身碎骨了。“且慢!”一位首领模样的人发话了,“这是最后一只乌鸦,它死了乌鸦就绝…  相似文献   

14.
改掉坏习惯     
王勤 《高中生》2008,(6):1-1
一只受了伤的乌鸦一拐一拐地在地上行走。鸭子生了恻隐之心,背起了重重的乌鸦。没走几步,鸭子觉得自己的头像有什么东西在撞击。它回头一看,原来是乌鸦正在用嘴尖啄它。鸭子急忙说:"乌鸦兄弟,你这是干什么呀?""这是我的习惯。"乌鸦说。于是鸭子强忍着疼  相似文献   

15.
秦天奕 《中学生百科》2023,(Z6):110-113
<正>乌鸦是中日两国常见的鸟。很多时候,它们并不介意与人类比邻而居,并以粗哑的叫声昭告它们的存在。日本乌鸦研究专家、《乌鸦的教科书》的作者松原始说:“虽然没有‘乌鸦’这个种,但是乌鸦的同类是出人意料的多。”乌鸦是雀形目鸦科鸦属大约40种鸟的统称。乌鸦分布广泛,在中国和日本常见的有大嘴乌鸦、小嘴乌鸦、秃鼻乌鸦等。乌鸦个头较大,胆量更大,因此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乌鸦在中日两国既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白色的乌鸦     
一天,一只乌鸦在树林里寻找食物,飞过一个鸽棚,看见鸽棚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而且一只只鸽子都长得肥肥胖胖的,十分羡慕。于是,乌鸦把自己的羽毛染成了白色,飞进了鸽棚。一开始,饥饿的乌鸦低头啄食,一声也不吭。鸽子们没有识破他,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同类。但是到了后来,乌鸦吃饱了肚子,忘记了自己是谁了,竟然“哑哑”直叫。结果,他的真实身份暴露了出来,被鸽子们追逐着,驱逐出了鸽棚。沮丧的乌鸦只好又回到自己的同伴那儿去,但他的同伴们见他一身白色的羽毛,以为他是一只鸽子,大伙一起啄他,不客气地把他赶走了。乌鸦的下场是可悲的。在我们周…  相似文献   

17.
虽然上次狐狸想陷害乌鸦,但是,由于自己露出破绽,反而被乌鸦给耍了一顿。所以,狐狸处处想报复乌鸦,但它又怕和上次一样弄巧成拙,一直没敢下手。一天,它正和小狮子一起玩耍,一不小心用一根木条将小狮子的眼给戳瞎了一只。它非常害怕,心想这可惹了大祸,便撒腿逃跑。到了家里,一夜也没睡好觉。第二天风平浪静,它以为没什么事了。谁知,第三天,老  相似文献   

18.
这只鸟是乌鸦,我们知道的很多。它是朋友还是敌人?多数农民,特别是种庄稼的农民,认为乌鸦是敌人。他们不喜欢乌鸦,因为它吃掉刚散的种子,现在乌鸦不象以前那么多了。有一个时期,一到春天,种子刚刚播下,很平静的田野就变成了战场,一边是农民,另一边是成千上万只乌鸦。多少年来,在这场战斗中,乌鸦和农民谁都没有取胜。农民难于靠近乌鸦,不能把它们打下来。乌鸦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类之一,眼睛很尖,耳朵很伶又很警惕。一些乌鸦挖地里的种子,而另外一些乌鸦就在天边高高的树上守望。一只乌鸦看农民走来,就“呱呱”一叫。别的守望的乌鸦也大声喊叫…  相似文献   

19.
狐狸这次是怎么从乌鸦的手里拿到肉的呢?哦,原来那块肉本来就是狐狸的,是它自己掉在半路上了,善良的乌鸦看到了,忙拿来还给狐狸,于是就变成狐狸从乌鸦手里拿到肉了!  相似文献   

20.
怀念乌鸦     
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 ,想了很久很久。写下这个题目 ,竟让自己吃了一惊 ,乌鸦值得怀念吗 ?于是想起曾看到一篇文章 ,说的是有一个语文老师 ,在讲解鲁迅先生小说《药》时 ,文中的结尾部分写到夏瑜的母亲上坟 ,有一个细节描写 ,说的是坟旁的树上蹲着“一只铁铸般的乌鸦”。老师便问同学们文中的乌鸦象征什么 ?有的学生在嘀咕 ,乌鸦就是乌鸦吗 ,还能是什么 ?这时老师却有些指点迷津般地一语惊人 :“乌鸦象征着反革命。”这些已有一定思辨能力的学生听了后 ,在心里反问 :鸟类也有阶级性 ?我想乌鸦们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自己从来就没有加入任何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