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咏物诗的写法类型大致有二:一类是无所寄托单纯咏物的;另一类是有所寄托体物寓意的。细分起来,前一类有偏于写形、偏于写神、形神兼备等三种写法;后一类则有托物拟人、缘物写情、借物论理等写法。唐宋时期的咏物诗,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咏物诗写法类型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2.
章燕 《滁州学院学报》2007,9(2):110-112
分析英语新闻语篇是指导学生正确写作英语新闻的关键,英语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各有其独特写法,掌握这些写法可以进一步了解英语新闻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行文如行兵,遣笔如遣将”,写作中的虚笔与实笔写法,尤如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它妙在本要“救赵”却不直接“救赵”,而出人意料通过“围魏”手段来巧妙地表现“救赵”的目的。写作中“虚笔”与“实笔”虚实相生,相得益彰,同时又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相似文献   

4.
<正>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1)虚幻世界和梦境;(2)想象和回忆;(3)设想之境。"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从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它不仅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还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雨霖铃》是柳永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词,这首词描  相似文献   

5.
甄素华 《考试周刊》2011,(47):48-49
抒情写法是学生写作的"老大难"问题,很多学生只满足于把事情讲完整讲清楚,却不注意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文字干巴枯涩,没有味道,究其原因是缺乏抒情写法。本文结合课文实例分析抒情写作技巧,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进入文本最有效的方法。《乡下人家》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田园风光的诗意画卷。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应以"美"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在欣赏、推敲、美读中去感受语言之美、写法之美和情感之美。美文美读,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读出美文的情感真味。  相似文献   

7.
从日记的具体写法上看,日记大致有四种写法:备忘式、纪实式、随感式与研讨式,这是目前较为公认的分法。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我们要从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说起。清代书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有云:“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也就是说,虚实结合,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无画的地方也会有美妙的境界。绘画如此,文字亦然。在文学作品中,运用虚实结合,让两者相辅相生,互相映衬,同样会呈现出妙句、妙段、妙文。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虚,什么是实。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虚幻、梦境等;实,是指客观存在的景物、实象、实境等。虚实结合,就是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常见形式为先实后虚和化虚为实。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后记的写法 教学后记的写法灵活多样,且其长短不限。多则成百上千字,少则一两句.有感即记。从教学内容来看,有每课式、单元式、练习式等写法。  相似文献   

10.
刘志远 《学语文》2013,(1):35-36
"对写法"是古典思乡怀人诗词中独特的一种写作技法。起笔立足于思念主体对思念客体的思念,借助想象,穿越时空而浓墨重彩于客体对主体的怀念,凸显"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妙境。如此着笔,不仅别有韵味,而且真切感人。但无形中也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因之,笔者以近十年高考古典诗歌试题为依据,分别从一情共构、主客换位、虚实相生等方面来探究该类诗词中"对写法"的规律或特点,期待能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其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从语感的角度看,写作病因具体表现为:语料与语感的分离,语境与语感的误差。有两大对策:多媒体视听促写法,多角度联想梳理促写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剖析电脑中楷书"越"字的结体,发现有许多欠妥之处;同时粗略地指出了其他一些字的写法也不够美观,从而归纳出汉字结体、美观写法的一些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作文的开头写得好,能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在熟练运用常规写法的基础上,作文开头尤应追求创新,以便达到新颖脱俗,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其写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至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在语言学史的书写上,"关键词"写法很值得探索。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散步》可以看做是用关键词写法的《中国语言学思想史》的启蒙之作。  相似文献   

15.
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者结合多年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针对如何促进学生掌握电极方程式的写法技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何为古今字     
我们阅读古诗文时,常常遇到古今字,读错音,理解错含义。究其原因,是没有从理念掌握古今字。那么何为古今字呢?古今字直白地说就是同一音义的字,古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写法的字:该字古代写法的,叫古字;该字今天写法的,叫今字。我们把这种古今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称之为古今字。当我们从理念上明确了古今字,在阅读古诗文时,便能读准其音,正确理解其含义。  相似文献   

17.
李璐 《文教资料》2010,(7):88-89
葛兆光先生所著的《思想史的写法》作为其著作《中国思想史》的导论,从与传统主流的思想史及哲学史写作不同的角度和思路.对中国思想史写作的若干关键性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讨论。本文对葛兆光所述思想史的写法与传统写法的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性阐释.并论述了与思想史的写作和研究相关的思想史命名和思想史文本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写法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抒情技法。所谓“对写”,指的是诗人有意撇开自己,从对方落想,虚设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形象深挚地表达自己的思念怀想。对写法,据笔所知.始见于《诗经》,习见于唐诗宋词。运用此法,可收一石二鸟之效,得一击两鸣之功,能极大地增强抒情力度,丰富诗歌意境。下面,试撷取几例优秀诗作,谈谈对写法的具体运用及其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9.
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诗歌鉴赏中的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所谓"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具体说来: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眼前之景为实,已逝、想象之景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大.  相似文献   

20.
在本轮历史课程改革中,众多版本中学历史教科书纷纷采取了文明史写法.这一趋势与人们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体裁以及课程结构的重新认识是息息相关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旧的写法就消失了.旧的写法仍然可以通过自身的改造与时俱进,同文明史写法一起推进历史教科书的改革.文明史写法具体运用到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过程中受到课程标准、学生认知能力以及写作团队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只有正确处理好不同写法之间的关系,才能保障历史教科书改革的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