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特征以及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剖析,从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构建和谐社会实际需要的各个方面探寻优秀传统道德在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点;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有机的融汇到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整体框架中去。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提出了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应加强从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建设,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并使其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修养和科学的知识理论结构.在此基础上把握规律性,力图将创建贴近实际的大学生德育平台与创新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方法相结合,进而实现德育模式的新转变,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校道德教育担负着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培养大学生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素质的任务.如何把握好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一个有效阵地,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目前大学生道德的实际状况出发,对几种道德教育途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的缺失与以人为本的思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关怀既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的,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感化和教化的有效形式。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人文关怀缺失问题,过于依赖灌输式教育,忽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素养的培育;道德实践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突破"灌输型"教育观,密切依靠大学生,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纯粹管理型"育人观,服务大学生,为大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突破"知识技术型"人才观,全面发展大学生,涵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境遇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学生道德失范严重.道德评价困难,道德人格扭曲,网络犯罪增多。加强网络教育、立法和监督,预防网络犯罪,是当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适应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网络自身的特点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决定的。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加强网络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增补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加强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建构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高校德育促进大学生道德内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大学生优秀道德品质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中心。新时期高校必须以道德内化为理论基点,通过转变德育观念,加强德育工作,促使大学生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意识,并逐渐变为个人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现状令人堪忧,如何提高大学生思道德水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任务。为此,我们应当转变观念,注重践履;点明利害,鼓励养德;大张旗鼓,激励有德。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无论是灌输还是对话,实质上都是一种单面论证,单面论证易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失调,有可能引发道德怀疑主义和知行不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德育工作者的价值分歧以及对德育信息的熟悉程度,客观要求高校德育适度引入负面道德现象.高校德育进行双面论证,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善”;有利于大学生进行道德反思;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道德免疫力;有利于大学生适应和超越社会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创造的网络文化引起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嬗变,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在使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也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价值观念偏移、法律观念淡薄、道德责任感缺失等问题。面对网络文化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要把握网络文化的内涵和高校网络德育的特征,创新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有效应对大学生出现的网络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11.
丘威 《嘉应学院学报》2001,19(3):107-111
本文提出了网络道德基本内涵及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认为计算机网络道德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研究的新课题和计算机网络中不道德问题对高校德育工作可能引发的新难题,提出计算机网络道德的教育与管理对高校德育工作新要求,初步探讨我国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和引导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培养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是高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是高校德育的本质要求,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道德主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与道德主体意识构成要素来看,"跟进式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跟进式教育"必须在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大学生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大学生道德实践及大学生日常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是一个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有序排列,并在道德实践中逐渐使之成为习惯的发展过程,它受到道德层次的影响。探讨道德形成序列和道德层次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影响,分析大学生道德认知没能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原因,对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还比较多,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实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课堂教育、党团工作、管理体系、活动载体等主要途径,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阐释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所具有的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使德育工作更具有现实性以及更有利于大学生道德养成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道德信仰是道德主体对于一定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价值理想的极度推崇和信服。大学生树立道德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大学生对道德的信奉虔诚度,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道德信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致使高校部分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高校如何构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信仰,以弥补现有道德教育的不足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珂 《时代教育》2014,(5):160+163
网络在大学生中的迅速普及,在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是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其中的道德主体性的网络失范,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态势,把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状况,有利于高校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洪亚平  潘宗秋 《考试周刊》2011,(40):179+153-179,153
民办高校大学生道德观念的主流是好的,多数大学生有较高的道德认识,但缺乏应有的道德自控,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出现道德认知与自我管理失调的现象。因此,提出具体对策,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管理的统一,是摆在民办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道德能力作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下受到了严重影响。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显著成效,有必要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索新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元东 《教育探索》2008,(6):121-122
网络既给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也向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对策是:完善网络法规,努力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网;畅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保证网络道德标准和法律规定的切实执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