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国内外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概况,探索性地提出了满洲里发展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的模式——创意产业融合模式,可为满洲里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尽管我国的农业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产业化经营也处于初级阶段,但农业旅游在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已显现无疑。  相似文献   

3.
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抛弃旧的发展观,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科学发展观,走集约、高效、节约资源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在实践中要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发展多种类型的可持续农业,对不同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应采取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途径。同时,还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4.
创意农业视角下的农业科技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创意农业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条创新之路。农业科技是创意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助推创意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和推广应用状况是发展创意农业的重要前提和制约因素。创意农业对农业科技有着特殊要求。在发展创意农业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业红  闵庆文  刘某承 《资源科学》2013,35(7):1526-1534
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管理的重要举措,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掌握其旅游资源利用特征是成功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技术型(浙江青田)、景观型(云南红河)和遗址型(江西万年)农业文化遗产地为例,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对比研究.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资源特征、辅助旅游资源特征、外部因素特征以及客源与市场特征为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评价体系,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分析的“优势—劣势-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提出技术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市场带动资源模式”,景观型采用“资源带动市场模式”,遗址型采用“节事活动带动模式”,可为案例区及其它相似区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过程中进行创意生产,创造农民独特增收模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构建农村创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创意农业的实现就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而这些方面和产品设计有着很深的联系[2]。本文通过剖析农业创意相关因素,进而与产品设计对接,阐述产品设计在农业方面的应用领域及作用,寻找创意农业产品设计新方法新思路,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7.
九寨沟县生态环境要得到有力的保护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需要。应走多能互为补充,降低能耗的综合利用新型能源模式。生态家园建设的核心工程是农村户用沼气池,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农家肥。使农业生产趋向于充分利用自然、区域资源优势,面向优化结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优势农产品,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建设生态家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山东省文登市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规模经营大户,带动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对接,加速了农村经济向“一村一品”专业化规模经营转轨。 近几年来,山东省文登市把发展区域经济和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农村经济振兴的弹跳点。一大批兼业户在市场推动和政策拉动下,不断加大投入,向专业化、规模化靠拢。有的投资数十万元,办  相似文献   

9.
胡玉婷 《青海科技》2009,16(3):9-12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是现代常规农业的升级和升华。由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资源不足、资源质量下降、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压力,发展循环农业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及青海省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农业旅游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旅游产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景观、田园风光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了新型农业开发模式。本文通过对农业旅游内涵的理解及我国发展农业旅游以来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出今后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传统的线性农业发展模式导致的资源匮乏和生态危机,指出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尹燕  周应恒 《资源科学》2012,34(12):2409-2417
农业旅游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形态之一,对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和谐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时间可达性和非线性分形方法,测算了2004年、2010年江苏省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可达性时间及集聚与关联分形维数,探讨了农业旅游布局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整体可达性较好,两个时段上平均可达性时间分别为37.23min、26.37min,两个时段上省域内到达最近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时间跨度分别为200min和121min,交通网络的发展降低了示范点的可达性成本,旅游示范点的影响范围和服务人口发生较大改变,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上的集聚态势和关联程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且集聚态势更加明显。针对江苏省农业旅游布局空间演化的形成机理剖析表明,政府决策引导、交通网络发展、地区经济支持、城镇区位导向以及工业旅游带动的综合作用下促使了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13.
白桦 《世界发明》2010,(4):33-34
创意农业旅游,将特有的乡村景观与民俗融为一体,以独特的农业旅游休闲一体模式受到城市人群的欢迎,也成为支撑京郊旅游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真地分析了广西的区域经济特征后对已提出的广西三种经济发展模式作了简要评价。一是“山区资源型”,以资源开发带动山区经济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沿海带动型”,充分科用北海市作为开放市的有利条件,加快沿海地区发展,带动全区发展;三是“旅游突破型”,依据广西旅游资源的优越条件,带动第三产业,促进第一、二产业,推动全区经济发展。以上模式的共同点是从广西相对优势的自然资源或优越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业和农村结构的不断优化,西藏的农业已不仅仅只局限于提供农产品,满足人们的食物需要,传统的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已成为农村的新发展方向。休闲农业就是作为这样一种模式出现的。但西藏休闲农业发展起步慢,开发水平不高,行业发展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还不完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文章结合西藏休闲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对西藏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提高西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文章利用邓聚龙创建的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甘肃省旅游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甘肃省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近年来农村人口对于旅游产业和配套设施的带动作用凸显,开始强于城镇居民的带动作用;入境旅游人数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最大。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加大旅游投入、完善旅游配套实施和管理机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7.
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的成功之作。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根本要求,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竞争定位"着力培育能够带动区域农业经济优势升级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8.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但是,相对其他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更为复杂和困难.  相似文献   

19.
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衡水农业产业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对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由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具有战略性意义。衡水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0%以上。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有效提高衡水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之一,是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武汉城市圈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城市圈两型农业的改革发展,迫切需要科学而合理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来支撑。通过农业保险的国际经验比较和国内试点模式对照分析,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农业保险创新改革模式及其建议:第一,政府全力以赴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第二,尽快出台地方农业保险规章条例;第三,吸收社会资本创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第四,构建特大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第五,不断拓展农业保险新产品促进两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