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复习导入,再现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姥姥的剪纸》,重点感受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及其原因,并用这样的句式(出示:姥姥的剪纸,剪出了。)进行了概括,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生说,略)二、想画面抓细节,感受姥姥剪纸的情深意长1.整体感受姥姥剪纸饱含的情意。师:透过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你还能感受到什么?生:我还能感受到姥姥对  相似文献   

2.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选编的散文,文质兼美,情深意长。在作者的笔下,心灵手巧的姥姥凭借着一把剪刀,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始终编织着五彩的世界,编织着内心最美的梦。课文通过姥姥的剪纸,传达出浓浓的祖孙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姥姥对孙儿的爱,是解读文本的关键,为此我挖掘剪纸的两个神奇之处,通过解读姥姥剪纸的“熟”、“神”、“栓”,让学生走进姥姥的内心世界。一、抓剪纸之“熟”,品姥姥的熟能生巧 《姥姥的剪纸》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似是写姥姥的剪纸,实则是围绕姥姥的剪纸,引发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姥姥是一个没有知识的农村老太太,她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也不懂什么高深的知识,但她有一双会说话的剪刀,凭借这把剪刀,她有了令人惊叹的人格魅力。师:读完《姥姥的剪纸》,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生:神。姥姥太神了。师:姥姥的“神”表现在哪里?将你喜欢的句子圈画起来,一起来交流。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节讨论交流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师:(板书:桥)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你会想什么呢?生:什么样的桥?生:哪里的桥?师:今天咱们也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学习第16课《桥》(在桥前面板书:16)。课前大家已经自己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围绕"探究目标"进入小组讨论学习。(出示PPT1)PPT1:一、积累运用:你发现了哪些难记难写的字词呢?文中有很多  相似文献   

4.
一聚焦关键词句,整体把握,领悟表达 师:我们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已经领略了"架子十足"和"海军上将派头"的两只鹅,这节课我们去瞧瞧老舍先生家的猫.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哪两个不同生长时期. 生:写了大猫和小猫. 师:课文哪些段落写小猫?哪些段落写大猫? 生:第1~3自然段写大猫,第4自然段写小猫. 师:(打开课件)你再读这句话,看哪个字给我们带来了大猫的一些信息. (大屏幕呈现)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生:"更"字说明大猫也可爱,因为课文中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师:一个"更"字透露了作者心里想说的话,看来读书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在作者眼里大猫小猫都可爱,但它们又各有特点,小猫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一 设问导入,了解学情,揭示"岩石书"◆◆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共同学习—— 生:(齐)《最大的"书"》. 师:小手伸出来跟我写课题—— (生边书空边说笔顺) 师: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 生:最大的书. 师:预习时,读了这个课题,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生:最大的书有多大呢? 生:最大的书是什么? 生:"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师: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孩子.(板书问号)课文预习了,说说读了几遍.  相似文献   

6.
课堂回放《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一、预习导学师:同学们好!非常高兴,今天和我们八年级13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苏州园林》,尤其是今天还有来自全国的老师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客人的到来。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叶圣陶和苏州园林渊源的故事。(略)二、整体感知师:叶圣陶曾经说过:"说明文是说明白的艺术。"请同学们结合课前的预习思考:课文总的说明白了什么?能否分别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来表述一下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生:艺术画。师:一个字呢?生:画。师:还有谁说说?最好用文中的词语。生:图画美。师:三个字,还有没有?  相似文献   

7.
以"写"促"读",激兴趣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生:学会看病。师:如果让同学们自己写这篇命题作文,可以写什么?生:我会写怎样去看病。生:我会写看病过程中发生的事情。生:还可以写看病过程中碰到了哪些人。师:这是你们笔下的"学会看病"。作者笔下的"学会看病"又是怎样的呢?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重点写了什么。(生快速默读课文)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说说课文重点写了什么。生:文章写了儿子出去看病后,母亲心里很着急。师:文中多处写到母亲的心理活动——这是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正>一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蒲松龄的《狼》。现在,请你们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什么,但是不要重复刚才老师的话。生:这节课上的是《狼》,蒲松龄写的。师:这是重复老师的,只是颠倒了字。生:今天我们上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较劲的故事。师:还有文体的角度呢?或者其他的角度,都可以说。  相似文献   

9.
《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片段:师:本课讲了什么道理?(生答)师:俗话说"摆事实,讲道理""事实胜于雄辩",课文的第3自然段就摆出了三个名人事例,请细细默读这一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他们确实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呢?圈画出关键词语,写写批注。(几分钟后师生交流体会。师相机指导朗读。)师:三个事例学完了。后面一个省略号代表什么呢?生:表示还有许多事例。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师:(在黑板上写了"烙饼"二字)请同学们猜一猜,这节课我们会学习"烙饼"的什么内容呢?生:老师可能是教我们怎  相似文献   

11.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走进那美妙的鸟语世界。 板书课题:鸟语 二、一读课文,感受鸟语 1.你是怎么理解"鸟语"这个词的? 2.课文中有三处具体写到了鸟语,自由读课文,用"______"画出。  相似文献   

12.
<正>一、解题预测文本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上有个生字,谁来读题?("侣"字下加红点。)生:走遍天下书为侣。师:读得很好!注意这里要有停顿——走遍天下/书为侣。课题是什么意思呢?生:走遍天下,书是我的伴侣。生:不管走到哪里,书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师:由这个题目再猜猜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呢?生:是写关于读书的话题的。生:可能会写让我们以书为伴的吧。生:告诉我们读书会有哪些好处的。生:这可能是作者要表达的一个观点,倡导我们以书为侣。  相似文献   

13.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蒲松龄的《狼》,现在,请你们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什么,但是不要重复刚才老师的话,谁先说?生1:这节课上的是《狼》,是蒲松龄写的。师:这是重复老师的,只是颠倒了字。生2:今天我们上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较劲的故事。师:还有,文体的角度呢?或者是其他的角度,都可以说。  相似文献   

14.
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镜头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姥姥的剪纸)师: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笑源,微笑的源头,哈哈。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  相似文献   

15.
一 寻找言语感觉 1.关注四次感叹. 师:作者刘成章先生在文中发出的四次感叹是—— 生: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这四句话. (生读书圈画) 师:谁把这四次感叹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乍一听,这四句话有点重复哕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生:不是. 师:四句话,四个“好”字,现在哪位同学把写“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相似文献   

16.
片段一:语意品读,咂摸"反复"的表达效果师:请大家读读这几句话,能发现它们共有的语言秘密吗?(投影出示课文中出现"一齐"的四个语句)生:这几句话都有"一齐"这个词,有的还有两个"一齐"。师:人们"一齐"做了什么?画出来。师:我们常说,写文章要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可课文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一齐"呢?再读读,体会体会,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这些句子旁边。(生默读,作批注)生:我觉得这几个"一齐"把人们动作的一致性写出来了。生:我认为不仅是说动作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段师:作者是用什么来证明这句话是一个真理的呢?请默读课文,概括一下文中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生默读,教师巡视并请一生将概括的事例写在黑板上。)生: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师: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快速默读课文,发现相同点。  相似文献   

18.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滨小 城》中写海滨的那一部分,请同学们 想一想: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生:第一步是熟读课文,第二步 是领会文章内容,第三步是想象画 面,最后一步是语言描述。 师:这节课,我们根据文中写“小 城”一段的特点,用另外一种方法来 学习。先请同学们自己弄清写小城这 部分共有几个自然段。(生看书找出) 师:请同学们思考每个自然段分 别介绍了小城的什么地方? 生:第四自然段讲小城的庭院, 第五自然段介绍小城的公园,第六自 然段讲小城的街道。 师:这三个自然段,具体讲了各 个地方的哪些具体内容呢?请同学们 注意:要读懂一段话,先要读懂一段 话里的每个句子。我们先看第四自然 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弄清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并体会在文中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梅花魂》。请一位同学读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节课我们应该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   生:要知道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 ?   生:要搞清楚课文开头和结尾这样写的作用,还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说得很好 !老师现在归纳一下本…  相似文献   

20.
《恐龙》教学片段师:还有喜欢剑龙的吗?文中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剑龙的?生:打比方。师:同学们请看图,(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的剑龙给你什么感觉呢?生:像一名武将。师:怎么像武将呢?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吗?生1:威武!生2:勇猛!生3:威猛!师:大家都是使用的两个字的词语,能再用一个四字的词语或成语来表达吗?生4:威风凛凛!师:威风凛凛!这个词用得好!不过,这个词我们在课上还没学过,老师把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