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爱英 《初中生》2008,(3):63-64
这里的"后进生"主要指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一旦哪个同学被列为"后进生",不仅同学另眼看待,父母埋怨责怪,就是自己也总有点悲观失望,不是说自己脑子笨,就是埋怨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影响,同一学习阶段的学生存在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良莠不齐的现象。班级中深受同学鄙视的"后进生"或基础差、或努力但学法不得当,以致成绩比同学差。在以分数衡量一切的准则下,"后进生"被冠以"差生"之名,遭遇  相似文献   

3.
一、"后进生"的普遍特点第一,在情感、意志、情绪方面,多数"后进生"有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不服从别人的要求,不管别人的利益,常常跟同学闹矛盾以至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4.
体验"后进"     
当"后进生"的帽子扣在学生的头上,这位学生便成了老师心中的"痛"、成了同学眼中的"沙".可是谁又能知道后进生戴着这顶帽子心里是多么不安、多么痛苦!如果没有发生那件事,也许我将永远无法体验后进生那份特殊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班级中,"后进生"对于教师管理班级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后进生"时常会受到来自老师或者同学的冷淡,因此,在教师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对于"后进生"的关爱是教师要考虑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对"后进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根据"后进生"周围的环境对其提出确实可行的策略,充分使教师能够对"后进生"拥有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达到教师用爱托起孩子的明天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6.
作为任课教师,在我的教学中,好同学要表扬,中等生要引导,对后进生则更要经常给予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要用"心"--爱心、信心和恒心来转化后进生.  相似文献   

7.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这门学科应给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特别是被老师、家长、同学"打入冷宫"的后进生。备受冷遇的后进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准备一"混"了之。但是,只要给后进生足够的温暖,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重拾他们的自信,后进生同样能进步,甚至可以转化成优秀生。  相似文献   

8.
邹亨昌 《班主任》2005,(7):32-33
我首先要界定"后进生"的内涵.所谓后进生系指基本丧失学习目标、缺乏学习热情、成绩落后、纪律散漫、表现较为调皮的一类学生.后进生并非道德败坏,并非没有集体荣誉感,并非不团结同学,也并非对老师不尊敬.界定概念只为明确话题,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是:后进生究竟是谁制造的呢?  相似文献   

9.
"后进生"是普遍存在于学校班级里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情况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本文就"后进生"的普遍情况进行描述,并从父母、教师、同学及学生本人四个方面,对其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作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不能发现原因,及时转化,后进生会在教师的冷漠、同学的歧视、家长的训斥下,心灵遭受摧残,自暴自弃.因此,转化后进生就成了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几年来,我坚持做到"三点",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有着12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教师,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在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学风并且和谐友爱的班集体中,才能使每一位同学既提高学业成绩又形成健全的人格,更健康、和谐地成长。所以创建积极向上、和谐的班集体最为重要。下面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与做法,希望与各位同仁分享。一、普遍关注,营造和谐集体在班集体中,我总是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友谊。1.关爱"后进生"作为学生,谁都不愿成为"后进生"。所谓的"后进生",其实更正确的称呼应为"学困生"。由于内在的惰性,外在的社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是指那些纪律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明显的不足,表现与同龄比较落后的学生.主要表现为:自我效能感低.后进生由于各方面比较差,受到的表扬少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同学的讽刺、挖苦,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认为自己多方面不如别人.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得不到同学的认同,同学关系紧张.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焦万福 《甘肃教育》2014,(16):34-34
正转化后进生是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笔者曾担任班主任工作5年之多,成功地转化了不少后进生。下面,就自己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点滴体会略谈一二,以求同行商榷。一、关爱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前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实践证明,对后进生进行转化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在人们的印象中,后进生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顽童。凡是班上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把它和后进生扯在一起。这样,在班级里,后进生往往受到同学的歧视和老师的批评训斥。因此,后进生往  相似文献   

14.
通过礼仪教育转化后进生在《教育大辞典》一书提到:"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的表现不仅是学业成绩差,更主要的是品德不良。他有较大的影响力,通常是一班之"王"、一校之"霸",可以说是职教学生管理教育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转化这些后进生,是职业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常常读到诸如此类的"后进生"转化案例:XX"后进生",看不到成才的迹象.后来班主任老师发现他画画不错,就把出班级黑板报的事儿交给了他.这件事使他找到了自信,从此像换了一个人,慢慢地该同学各方面都进步了,最后跻身于"优秀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一个班级里面,总会有"先进生"和"后进生"之分,就如同一片果园里面,既有好苗也有差苗,良莠不齐,共同存在。所谓"后进生",是指在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工作中教师习惯把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好的同学称为"后进生",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群体常常让教师为之头疼.本文结合笔者十几年的教学工作,对如何唤醒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王荣霞 《考试周刊》2013,(35):162-163
初中生物教师要摆正心态,不能因为班级中有学困生而抱怨。后进生并不是所谓的差生、笨学生,他们只是在思想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自卑感强,反应慢点。只有对后进生抱有诚挚的爱,给予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后进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教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和期待,逐渐转变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后进生——教育教学中亟待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引导不当,后进生的群体会不断扩大并带来纪律差、学风乱等一系列恶劣影响;若引导得当,后进生也会获得进步并成长为中等生、学优生甚至是"领头羊"。后进生弃之不当更弃之不得,关键是教师要了解他们关爱他们,多给他们提供机会,逐步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并协调家长和同学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使他们走出后进生的圈子,进入学优生的行列。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中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而后进生更是渴望得到别人尊重和重视的群体,尤其家长、同学、老师的关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的关键, 在于必须让关爱温暖他们,用爱心来培育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