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时代是人生中最富有想像与幻想的时候,所以他们的生活本身就织就了一篇篇优美的童话,不信?那就让我们走进本期的“梦幻天空”,欣赏从中的作文,它们正向我们展现出一个迷人的梦幻天地。首先我们要特别推荐一年级小朋友黄佳运的文章《如果我是一只小鸟》,不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其情感是多么天真优美,其中的每一个“如果”(幻想)都使读者感到温馨。看得出,张杰盛小朋友是一个赛车迷,他幻想着驾着风驰电掣的赛车与迈克尔·舒马赫同场竞技,并击败这位有“车神”美誉的天皇巨星。《如果我是F1赛车手》写得非常感人,洋溢着炽热的爱国情怀,小作…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     
一个人独自走在街道上,那喧闹的场面透露出我是多么凄凉,更是另有一番风景,让我有点无地自容。因为只有“寂寞”愿意和我做朋友,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寂寞让我学会了独来独往:学会了安静地看着蓝天,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寂寞     
一“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呐喊·自序》) 鲁迅的寂寞的内容是:主张“如一箭之入大海”,实践“无可措手”。这样的寂寞渗透了他的灵魂,成为灵魂的组成部分,“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而且,他“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见过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4.
茅盾在《呼兰河传》序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了的人,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有远大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颇为悒悒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会加倍的寂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生命之灯快将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从“补救的时候,那她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这里,茅盾用感伤的笔触,以“寂寞”二字概括了肖红的生活,思想情绪和归宿,给肖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会想到以《寂寞》作为专辑名? 关喆,其实这张专辑之所以取名《寂寞》是缘于我这几年观察周围人的状态,包括我自己的心情积淀,我发现“寂寞”其实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状态。这张专辑的10首歌曲也是十种不同的“寂寞方式”,我希望大家听了这10首歌曲之后,能找到走出寂寞的答案和出口。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谎言     
近日,读了一篇题为《母亲的谎言》的短,很受启发,深有感触。我为中的欢子早年失去父亲的不幸感到伤心,又为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而感到欣慰和庆幸。我为欢子的愚钝不化而着急,也为他的不断进步而高兴。欢子是听着母亲的“谎言”长大的。就是那劝人向善的童话般的“谎言”,那劝人向上的“曲解”老师原意的“谎言”,那用无私的爱编织的一个个生活的谎言,使一个被认为几乎是不可教化的顽童,  相似文献   

7.
寂寞     
常常感觉无法向他人解释的 ,是寂寞的乐趣。在现实生活中 ,我绝不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 ,甚至可以说颇为合群。对我而言 ,朋友聚谈是一种乐趣 ,寂寞是另一种乐趣。如果你喜欢国画 ,那就应该知道“留白”的重要。画面上那了无一墨的空白部分 ,不仅仅是构图布局的需要 ,更可反衬主题 ,进而给观赏者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所以有句行话说“留白天地阔”。寂寞 ,就是生命中的“留白”。在人的一生中 ,生命被生存的需求瓜分得所剩无几 ,这是生存的代价 ,也是一种无奈 ,因而苏东坡发出千古浩叹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是的 ,我们为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是我终身之师,他对我的教诲,我永记不忘。远在六十年前,我是一个边远地方师范学校的学生,对教育,对人生,正怀着天真的幻想。圣陶先生的《倪焕之》,教给我认识到那个时代的青年从失望到希望、从幻想到理想的追求,认识到教育和社会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一个正直的人,应该象圣陶先生在《古代英雄的石像》里说的,做一块小石头,和别的石头一起,“铺成真实的路,让人们在上面高高兴兴地走”。受到这个教诲的岂止我一个人?是那  相似文献   

9.
良师益友     
结识您,是缘分。 那是几年前,我在朋友家里和您不期而遇。翻开您,那生动精美的文章,实用鲜活的知识,一下子吸引了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银色论坛”、“关爱夕阳”、“康寿苑”等栏目,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俗话说“人老怕孤,树老怕枯。”自从遇见了您,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和空虚了。  相似文献   

10.
童话故事,多么纯洁多么美好!我刚读安徒生的童话时就感到它有一种强大的震撼力!从他的童话中我感到安徒生是一个心灵纯洁的人,他那丰富而卓越的想象力令我深深地叹服。从他的童话里, 我感到安徒生应该是个诗人,而且是个寂寞和孤独  相似文献   

11.
欲做此一题目,必先解读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关于“曲笔”的这段论述: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人花环,在《明  相似文献   

12.
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花季中,我正做着一个美丽的文学梦。我喜欢诗歌的清新、散文的隽永、小说的新奇,还有杂文的深邃。我欣赏汪国真《感叹》的含蓄,朱自清《匆匆》的深刻,琼瑶《烟雨蒙蒙》的浪漫,鲁迅《“友邦惊诧”论》的犀利。萌生了文学梦,我的花季更加充实。花季中,我正做着一个美妙的名人梦。我幻想着自己能拥有国学大师钱钟书的渊博知识、茅盾的满腹经纶和那超人的记忆力;我幻想自己能拥有比尔·盖茨那旷世的经济头脑;我幻想自己…  相似文献   

13.
    
常半夜醒来/寂寞地幻想/若推开了窗/能看见大海崩良遗忘的时候/它是否还在。——苏慧伦《秋天的海》 你看过海吗?老亨利说,那是非常美丽的东西——哈,你知道老亨利吗?他是一只老龙虾。其实先前我一直问他“龙虾”是什么,最后,跟我住在一起的克洛伊小姐告诉我,“龙虾”就是“像龙的虾”。“龙”是什么东西呢?克洛伊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欲做此一题目,必先解读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关于“曲笔”的这段论述: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愁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  相似文献   

15.
教育论文很多,但大多冷冰冰的,教条式的,能够叫人感动的不多,耐人回味的更少。读了《山东教育》2002年第26期(9月中旬)“教师文苑”栏目刊登的杨洪芳、杨俊平老师的《母亲的谎言》一文,很受启发,很有感触。我几乎是含着泪读完该文的。我为文中的欢子早年失去父亲的不幸感到痛心,又为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而感到欣慰和庆幸。我为欢子的愚顽不化而着急,也为他的不断进步而高兴。欢子是听着他的母亲的“谎言”长大的。就是那劝人向善的童话般的“谎言”,那劝人向上“曲解”老师原意的“谎话”,那用无私的爱编织的一个个生活的谎话,使一个被认为几…  相似文献   

16.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这是摘自泰戈尔《采果集》中的文字,它恰似淡淡的低吟。从中我仿佛感受到了一个旅行者身上所散发出的坚定、勇敢、义无反顾,还有那隐藏着的缕缕寂寞,让人震撼。在《出走十五年》(以下简称《出》)一书中,作者余秋雨演绎的正是  相似文献   

17.
关于“荒诞”,加谬在《西绪弗斯的神话》中说:“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幻想与光明的宇宙中,人类感到自己是陌生人,他的存在实际上是一种不可挽救的流放……”战争打破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秩序,摧毁了人们以往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道德、政治与社会,人的精神支柱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人们陷入了无所适从的茫然恐惧中,一切都是无意义的机械循环的思想也随之而生。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先生行文历来用笔也极简,不啰嗦,但在《荷塘月色》中却引用《采莲赋》这么一大段,历来论者看法不同。江泽纯在《荷塘寄苦情》中说“这种含蓄地描写,不能不使人想到作者是以莲自况,和自觉怀才不遇而向往那熟悉的故乡了”。吴周文的《读〈荷塘月色〉》认为“回首江南是慰藉自己苦痛寂寞心境的‘一条路’……诗人幻想着黑暗的天空能够自行地烟消云散,希望江南时期那种以文会友、呼朋引伴的斗争生活能够重新回到现实中来”。当然还有人认为作者是借花草美人来表达他对南方革命战友和革命形势的关心……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我刊《读写新空间》刊发了一个韩国女球迷写的《我看中国人》一文,该文犀利泼辣,将国人那种浅薄的高兴与幻想剥落得体无完肤,颇使人警省。但那妄自尊大的言辞也自令剑敢恭维。现刊发石冉同学来稿,更欢迎同学们踊跃来稿,各抒已见。  相似文献   

20.
对《故乡》的阅读,历来偏重于其社会意义上的价值,较多关注的是闰土的命运及其意义。同时又由于鲁迅的博大精深,有许多人对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理解往往会笼上一层神性、圣性的光环,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仰视盲点”,而一旦把鲁迅纳入以人为原点的探索视界,则可发现鲁迅心灵本质上是一个痛苦的矛盾,这矛盾在《故乡》中更有深刻的反映。在创作《故乡》前的一段时间里,鲁迅曾“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如果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而且这种“寂寞又一天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他也曾经作过挣扎:“只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