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简讯     
科技简讯心脏病取决于环境因素据报导,一项研究发现,黑人比白人较多死于心血管疾病,是由于黑人大多数在南部出生,而不是由于他们的种族关系。专家发现美国黑人比白人更易患上这种循环系统的毛病,其中主要是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他们起初假设不同种族的不同基因,是...  相似文献   

2.
从奥克兰决定看黑人英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bonics是一个由Ebony和Phonics组成的新词,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学区董事会作出的一项决定。在这个董事会看来,创造该新词的目的在于唤起本学区教师的注意,更好地了解黑人学生的状况,以缩小黑人学生和白人学生成绩之间的巨大差距。然而,该决议一公诸于众,就好象在平静的水面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浪,引起了各方对黑人特别是黑人英语展开了一场广泛、深刻而又激烈的争论。本试图以该决定以及开展的辨论为背景,追朔黑人英语的历史,介绍黑人英语现状,预测黑人英语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基因与体育     
勿庸置疑,在当今的世界赛场尤其是田径赛场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以黑人为多。在有些项目上,黑人几乎是一统天下。有人曾经做过一次统计:在田径赛场上,100米短跑最快的前25名里没有一个白人;在200米短跑最快的前25名里仅有一名是白人;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美国男选手获得的14枚田径金牌中,仅有一枚属于白人。可是,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奥运会第二大项目的游泳中,高水平的黑人运动员则寥寥无几,甚至没有一项世界游泳纪录是黑人创造的,美国的游泳好手几乎全是白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近年来科学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黑人跟踺很长,皮下脂肪相对较少,骨骼密度高,髋部窄,大腿骨发达。他  相似文献   

4.
《已知的世界》是当代美国黑人作家爱德华·P·琼斯唯一的长篇小说,因其新颖、独特的黑人奴隶主的主题而备受关注。之外,小说中采用了复杂的叙述策略,尤其是多层次的叙述手法,极大增加了小说的层次感,而不同叙述层次上叙述者眼中不同的"已知世界",也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地揭示黑人奴隶制社会的复杂和残酷,并深入地挖掘黑人奴隶制社会现实的复杂本质。  相似文献   

5.
吕晓军 《考试周刊》2009,(45):24-25
本文探讨了《紫色》中美国黑人与非洲黑人的联系。作者首先描述了美国黑人与非洲黑人之间的不同与误解,之后用事实证明他们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美国黑人与非洲黑人有着共同的祖先和被白种人压迫的相似经历。而黑人妇女遭受着种橇和性剐的双重压迫。美国黑人视非洲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因此,虽然存在不同,但距离和差异不可能切断他们内在的联系。黑人应该团结起来反抗白人的压迫,也只有通过这样他们才能在与白人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6.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以高超的叙事手法书写了不同的黑人创伤经历,透过这些黑人的创伤叙事折射出当时美国社会中的黑人处境。整本小说的创伤书写呈现出空间维度。运用佐伦的叙事空间理论,分别从地形学空间、时空体空间与文本空间三个层次分析空间在该小说创伤书写方面的作用:地形学空间隐喻和展示了小说人物的创伤经历,时空体空间展演了人物的创伤治疗过程,而文本空间,通过语言的选择、线性时序和视角结构,则呈现出了黑人集体的创伤体验。莫里森不是单一地描绘黑人个人创伤经历,而是透过黑人个体的创伤书写黑人集体创伤,同时也诉诸了黑人只有借助黑人集体与黑人社区的力量,他们才能从过去痛苦的记忆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文学中,黑人形象和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美国黑人在美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地位也有所变化,随之而变化的美国黑人形象,也出现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出现在小说中,黑人形象由单一的温顺型的特征发展到了有黑人自我文化认同意识等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黑人运动员在足球、田径、排球、篮球、拳击等运动项目中的垄断地位,使其成为很多职业运动队的主力军,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黑人是否有着超人的运动天赋.黑人运动天赋的源泉、基础、诱因和动力,某种意义上揭示了黑人这一神奇肤色民族具有超常运动能力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9.
路晓辉 《英语自学》2009,(11):34-37
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1914—1994)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非洲裔美国小说家之一,跟与其同时代的著名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在当代文坛上可谓一时瑜亮。但是与赖特关注黑人种族问题不同的是,艾里森并没有将眼光仅仅局限在种族问题上,  相似文献   

10.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是一部思想意义极其深刻的作品.作者从一个黑人女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和批判了黑人价值观念的失落和种族身份的迷失,揭露了黑人社会和家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对黑人未来的命运走向做出积极的思考.笔者认为托尼·莫里森与黑人男作家不同的是在她的这部作品中很少见到激愤抗议之声,取而代之的是对黑人文化客观而冷静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审视.  相似文献   

11.
苏珊-洛里·帕克斯凭借《强者/弱者》成为历史上首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黑人女性剧作家。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帕克斯的作品不可避免的涉及自身所属群体——黑人女性的问题,即作为黑人、女性、黑人女性她们承受着多重压迫和痛苦。帕克斯在她的《强者/弱者》中通过对三位黑人女性命运的不同安排,分别代表了黑人女性从麻木无知中觉醒的不同程度,向人们展示了黑人女性不同以往的新的形象,充分揭示了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黑人女性文学是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最为突出的课题,而身份认同既是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母题、同时也是研究黑人女性文学的关键。对黑人女性文学中的身份认同研究进行概览并评述其优缺点,有助于深刻理解黑人女性文学、推进黑人女性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因与体育     
勿庸置疑,在当今的世界赛场尤其是田径赛场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以黑人为多。在有些项目上,黑人几乎是一统天下。有人曾经作过一次统计:在田径赛场上,100米短跑最快的前25  相似文献   

14.
南北战争前美国黑人的教育机会是极其有限的,南部各州视教授黑人为违法,北部各州黑人的接受教育方面也受到歧视。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各教派主要出于宗教的目的为黑人举办教育,使部分黑人获得了读写的能力。本主要探讨了国教会、教友会、清教徒、卫理公会、长老会以及天主教教育黑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紫色》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它超越了以往那些注重揭露和控诉的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的作品,成为黑人文学和美国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部作品给她带来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为沃克招致了巨大的非难与指责。有些评论家指责沃克丑化了黑人男性,瓦解了黑人内部的团结。这种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恰当的。在这部小说中,黑人男性形象的塑造是丰富而多元的。沃克并没有排斥黑人男性,更没有丑化黑人男性。相反,作者在描写黑人女性成长历程的同时,也强调了黑人男性共同成长、转变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作品描述了一个普通的黑人家庭,其成员虽然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追求个人的存在价值和身份认同,但扭曲的生存价值使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走向了共同的结局——毁灭。作品通过一个黑人家庭悲剧的个例,折射出在白人文化霸权下黑人群体家庭生活的悲惨状况。探讨在此社会背景下所引发的黑人生存困惑,从个人家庭悲剧中去探索黑人家庭群体的不幸,并就此探究出黑人家庭毁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社会里,"文化身份"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埃利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深刻反映了这一主题。在小说中,埃利森刻画了一个又一个身处不同地位的黑人形象,这些黑人的遭遇让人感受到了美国处于不同地位的形形色色的黑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对黑人处境有了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8.
莫里森是位现实主义黑人女作家,她在小说中运用各种叙事技巧,表现黑人种族的悲惨命运和历史文化。代表作《秀拉》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叙述了黑人秀拉姑娘的悲惨命运。塑造了一个与传统格格不入的黑人女性形象,《秀拉》不仅在思想深度超越了黑人在此以前创作的小说,而且走在同时代人创作的前面,对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寻找自我价值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与种族主义密切相关。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教会、政府、慈善团体以及黑人自身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黑人高等教育产生过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功不可没。但美国社会中种族主义的长期存在势必在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设置障碍,使黑人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仅局限于黑人院校。  相似文献   

20.
顾琳琳 《文教资料》2011,(26):19-21
《怪物》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一部短篇小说。故事叙述了黑人亨利在火灾中救火而变得面目全非。"黑人问题"在当时的社会备受关注。在这部小说中,黑人遭到了白人的歧视。小说通篇记录了对黑人的不满,白人认为黑人是扰乱他们生活秩序的"怪物"。美国内战结束以后,表面上黑人和白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对黑人的这种歧视则恰好反过来折射出了白人道德上的堕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