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开课”的最初出现,是作为一项教学教研活动,用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方法策略、推广教学经验。然而,由于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能,“公开课”的功利作用被强力扩张,“公开课”也逐渐演化成“表演课”、“形象课”,甚至还出现了“公开课”作假的现象。但是,对“公开课”的评论多以“公开课”的实效作用为焦点,“公开课”的德育意义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鉴于“公开课”具有的导向性、示范性和推广性等特质,笔认为对其作德育价值层面的思考更为重要和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解读的目标是什么?一些教师将其“一分为二”,即公开课上的个性化解读是为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潜能;家常课上的个性化解读则是为了考试。公开课与平时的家常课风格迥异,公开课是为了展示,家常课是为了应试——“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成了逢场作戏的“即兴表演”。由于考试制度改革的滞后,许多教师非常茫然,不知语文课该怎么上了。有人听课就体现“个性化解读”,没人听课则恢复“标准化解读”。阅读教学依然承袭传统,因为这一套对考试非常“管用”,这也许正印证了萨特的“存在即合理”吧!例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新的课程,开设之初没有太多的经验借鉴,因而以公开课为切入点就成了研讨教学、推动课程向纵深挺进的最佳途径之一.但因种种原因公开课出现了不少病症,失去了“可看、可学、可用”的价值.“做时间的主人”公开课中的一节“常态课”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引发了我们重新审视公开课、理性回归常态课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虽说文言文是历经数千年积淀的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精神雕塑,但在现实教学中却是老师们不敢触碰的“禁区”,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仍是“冷点”,文言文教学成了目前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很少有老师选择文言文。综观当下的文言文教学,容易出现两种极端:“重言轻文”和“轻言重文”。  相似文献   

5.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各类教学大赛、公开课冲击着一线教师的感官。各种先进的新课程理念燃烧着教师们教学创新的激情。他们拼命地呼吸着新课改的新鲜空气,可是由于对课标理念的理解浮于表面.没有真正理解本质,又担心自己的课堂教学缺少新意,不符合课标新理念,就时常东施效颦,走人误区,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虚假的“繁荣景象”——“被预习”“被合作”“被解读”“被问题”“被感悟”等,“被课堂”便孕育而生了。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许多老师感到很困惑,“现在该怎样上课?”“怎样的课才是好课?”有的公开课,执教者教学如行云流水,教学环节天衣无缝,有些细节的处理独具匠心,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充分使用,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大家都认为这是一节好课,可是有的人却认为课堂上,学生一直被老师牵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是个“软肋”。公开课上,教师常常竭力回避或“浮光掠影”地处理这个环节,原因是很难出“彩”。即便在家常课中,词语教学也几乎“千课一律”——认读、理解、巩固,老三样。教学目的仅仅为了“扫清阅读障碍”,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维果斯基说过:“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因此,没有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的词语是不可能被主体顺利调遣…  相似文献   

8.
公开课是学校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经过程,通过公开课中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过程,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广优质教学经验,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率。但公开课的立足点究竟是“公开”还是“课”?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关系着公开课的价值走向,关系着教学互动中师生地位的正确认识,关系着新课改的务实推进。本文以公开课的“课”为基本立足点,以探讨政治公开课的应有价值为契机,明确当前高中政治公开课暴露的问题,探讨政治公开课形式与内容、主导与主体统一的路径,推动政治公开课向常态课回归,提高政治公开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一、公开课的含义“公开课”,顾名思义,就是“打开教室的门”,向教学同伴(同行教师)、向学生家长、向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根据某种特定需要而向他人开放的课。公开课是一项最常见、最基本、最典型的教学研究活动。公开课之所以有别于日常课,是因为它是非常态的授课过程。平时的松散、日常的随意,由于有听课者的参与,在公开课中不能出现;榜样的意义、标杆的作用,才是公开课希望达到的预期目的。因此,它应该比日常课更具典型、更能集中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二、公开课的作用公开课是教师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我、发挥…  相似文献   

10.
“常规课”是一个不被人过多关注的领域,与之大相径庭的是“公开课”。在教改的春风里,“公开课”更是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公开课”这个耳熟能详的通用课例已成为全体教育人士交流、研讨、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