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明磊  任荣明 《软科学》2011,25(12):52-58
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角度对能源制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内生的动力源泉假设为技术进步变动率是能源价格变动率的函数。内生均衡研究认为技术进步维持在一个合意的增长速度可以使资本产出比维持不变,经济达到均衡增长。经济结构变动的结果是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转移,技术水平获得提高,要素价格上升。但能源价格变动向技术进步变动的传递系数不可过高,否则会出现各中间部门产出小于要素成本,经济崩溃。  相似文献   

2.
钱娟 《科学学研究》2019,37(3):436-449
本文通过构建多要素的CES生产函数和包含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超越函数模型,实证考察中国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企业不同来源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性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1991~2015年中国技术进步整体上偏向资本和能源要素,偏向资本和能源使用、劳动节约型;要素替代弹性,能源增强型技术进步表现为能源节约偏向型;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主要通过能源增强型技术进步指数效应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企业不同来源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性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差异,自主创新R&D的经济增长效应最高,技术改进的经济增长效应为负;不同来源技术进步的有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效应明显大于中性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本文从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两个角度探讨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进步方向的关系,并采用199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要素价格扭曲度与技术进步方向指数,进而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要素价格扭曲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资本偏向型技术均产生抑制作用,且总体效应为负;由变系数模型估计发现要素价格扭曲的影响存在显著地区异质性。研究的结论为全面理解要素价格扭曲对技术进步方向的作用提供实证基础,同时也为如何更好实现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呼伦贝尔乳制品业2003~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呼伦贝尔乳制品业增长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表明,2003~2007年,呼伦贝尔市乳制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较快,其中,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支撑着乳制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Malmquist指数分解的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两个部分,可以清晰地发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分别以6%和8.1%的速度上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和规模经济的增长保持惊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假定技术进步为中性的研究方法,忽略了融合在资本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导致其无法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不断降低同时并存的现象进行解释。本文打破传统测算方法,建立新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测算模型,以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尝试对上述悖反现象进行新的诠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明显偏向资本;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制造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12.15%,占整个资本贡献率的16.95%,传统研究由于没有将这部分内容测算在内,因而低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三类行业中,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贡献最高,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水平最低,资本密集型行业则大多处于中间阶段。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中,以外资引进为主的设备资本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目前已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人力资本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最缺乏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6.
内生技术进步的生产率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翔  陈代娟 《预测》2002,21(1):70-72,54
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在于将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率视为内生因素决定 ,着重剖析决定内生技术进步的因素和作用机制 ,然而该理论的复杂和抽象 ,却使人们对其现实的应用望而却步。为此 ,论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内生增长理论的两个主要模型 ,产品品种增加模型和产品质量升级模型在生产率测算中的应用 ,特别是分析了两个模型的生产函数和生产率测算公式。两种模型都揭示出经济中的研究与开发 (R&D)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 ,并为政府有关R&D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启示。文章还认为 ,在测算TFP增长率时 ,传统新古典增长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的测算方式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资源型经济运行机制,通过建立资源型地区内生增长模型,考察了资源型经济的要素流动机制和路径选择特征,结果表明:在要素配置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依赖资源开发不仅会直接阻碍长期中的经济增长,还能通过其他社会经济变量的间接作用弱化经济增长;并通过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现资源型经济良性运行,需要完善要素配置环境,通过相关政策规范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行为,建设可递进的资本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西藏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刚  方敏 《西藏科技》2005,(2):9-14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增长成就巨大。但是理论界对于西藏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率特别是科技进步因素的作用存在争论。本文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西藏的外生技术进步,并对卡尔多内生技术进步模型、阿罗边干边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西藏不存在独立于要素之外的外生技术进步,但是存在卡尔多内升技术进步。今后应积极推进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建设,改革教育结构,努力推广农牧民实用技术,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以吸收随投资带来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通过利用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003—2012年高技术产业进行动态变化研究,并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两部分。结论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TFP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并且发展不稳定;珠三角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长三角地区,两大区域的规模效率无明显增长,因此两大区域在提高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黄凌翔  韩杰  陈竹 《资源科学》2021,43(10):2081-2092
如何高效配置利用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已成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增长和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问题,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的经济贡献量是进行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的基础依据,但两者尚未得到很好的区分和量化。本文结合土地要素性质和地方政府行为特征,构建和对比了基于不同要素替代率假定的两种土地生产函数,识别了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的要素特征,并比较了两者的数量差异及时空变化。研究表明:①投资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地方政府的土地引资行为导致了中国增量与存量建设用地利用偏好的差异。②中国各地区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之间具有固定的要素替代率,增量和存量用地的经济贡献比不随两类用地配置比例的多少而变化。③中国增量和存量用地的经济贡献具有显著的数量差异,2003—2016年增量建设用地贡献约为同期存量建设用地的2.82~10.40倍。④增量建设用地指标和经济产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内生性关系,忽略这种内生性关系,会导致对增量建设用地贡献的低估。在用地效率相关的绩效考核量化中统筹考虑增量与存量建设用地,有助于激励存量用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Gordon Reikard   《Research Policy》2005,34(10):1476-1490
In the recent endogenous growth literature, the trend in output is stochastic, while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treated as analogous to a capital stock. This paper models bo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nd disembodied technical advance using neo-classical equations, which specify the equilibrium stocks as a function of prices and output. The elasticity of R&D in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estimated using factor shares, is time-varying and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re increasing in all factor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model is that the equilibrium rate of technical advance is not cyclically invariant, but co-moves with output at business cycle frequencies. This allows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to behave as a stochastic trend. Growth accounting demonstrates that long-term variations in the rate of productivity growth have been associated mainly with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 in the rate of disembodied technical advance, with secondary effects from the stocks of R&D and physical capital. During the high productivity period 1948–1972, technical advance contributed 1.48 percentage points per year to output, with 0.98 accounted for by R&D. The productivity slowdown of the mid-1970s was accounted by a gradual decline in the effect of R&D, and a more abrupt collapse in disembodied technology. The subsequent productivity revival was associated with two accelerations in disembodied technical advance, the first beginning in the early 1980s, and the second in the mid-1990s.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is simulated in a small econometric model. Model simulations find that exogenous shocks to the inflation rate generate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growth by inducing fluctuations in disembodied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2.
分析各种因素(投入要素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率改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识别经济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是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总量生产函数和HP滤波方法,对1978-2004年间甘肃产出与投入进行了计量分析,测算了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及趋势全要素生产率、潜在就业、潜在产出和能力实现率,并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解。  相似文献   

13.
在要素禀赋匹配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构建耦合行业特征与要素禀赋结构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理论分析框架。理论上,单一静态的技术进步路径、动态的技术进步路径和自主研发对国家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表现程度依次增加。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生产函数构建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对技术选择模式与技术进步进行实证研究;对行业特征和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选择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和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技术进步来源;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和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有显著负向影响;行业特征和要素禀赋结构对技术选择模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沈坤荣  周卫民 《科研管理》2012,33(5):153-160
为了分析新古典生产四要素之一的管理要素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贡献,本文选择企业家知识溢出的视角,理论上通过把管理要素界定为一种知识性资源,论述管理要素的报酬递增性和累积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家知识溢出方式,分析管理要素的作用过程,并论述了管理要素投入过程作为技术进步的一种实现机制,以及管理和资本、劳动三要素的产出弹性变动可能存在的规律性。实证分析中我们把企业家类型和禀赋引入人均生产函数,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家数和大企业家数在人均生产量中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人均贡献为38.5%低于大企业的人均贡献61.5%,与中小企业在总量贡献60%大于大企业贡献40%的结果不一致。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家能力低于大企业家能力而导致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于大企业,由此建议政府要力促中小企业主向企业家的实质性转变,切实提高中小企业家的知识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迪  聂锐  张炎治  龙如银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490-1494
在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无残差的完全分解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分解出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投入结构与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得出相应的影响效应系数;结果显示三者共同解释了江苏经济增长90%以上的原因,其中能耗的规模效应起到主导作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呈波动性增长趋势;进一步分析可知,由于在前期能源投入的提前透支及其滞后影响,高资源依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阻碍作用,技术进步效应弱化;最后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开源节流、发展低碳经济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孟祥云  孟祥红  程桂荣 《情报科学》2004,22(8):1019-1021
科技投入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经济增长是科技投入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科技投入状况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地分析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的影响,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能源消费研究视角比较重视短期管理,研究成果往往难以解决能源管理的根本问题,能源供给视角的研究更有利于为能源的长期管理提供借鉴。本文选取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作为影响我国能源供给的主要因素,运用改进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我国能源供给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和最小二乘法(OLS)对我国1991年-2011年各指标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四个影响因素对我国能源供给具有显著性促进作用,其中,能源资源禀赋的影响程度最大,其它三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实证评价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和提炼我国能源供给影响因素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主要力量,目前学术界对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水平及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分析。本文运用DEA实证研究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水平,创新性的应用ETSI 模型从逻辑路径、数理路径、现实路径分析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最终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渔业增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DEA的马姆奎斯特指数法,测定了我国1999—2007年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渔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指数、规模效率,并且对省际间渔业的经济趋同效应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TFP的增长模式不同,沿海地区以技术进步为主,忽视了技术效率,内陆地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同时发展。TFP促使沿海和内陆各省渔业出现趋同趋势,而TFP的分解指数在全国、沿海和内陆省际间对趋同效应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