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古典诗歌中,由于作者要追求一种诗味,一种弦外之音,往往要在语言方面精雕细凿。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双关"。双关是利用字词同音或者同义的关系,它使词语具有了双重意思,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出诗人内在的指向。在表现形式上它是多样的,一是运用词语的多义性,二是借助于多音而构成。  相似文献   

2.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活泼,生动形象,富于哲理,同时也大量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他的几个著名诗篇充分反应了这些特色。  相似文献   

3.
新乐府诗《卖炭翁》,语言浅近,寓意深刻。诗人运用了许多文学手段去表现,增强其艺术魅力,其中最突出的是对举。因为对偶句经常同时用到对举手法,常常有人将两者混淆。  相似文献   

4.
一个诗评家说,诗歌是诗人借助语言寻找到的美好世界。我想这句话真正揭示出了诗的本质。诗歌作为诗人心灵最深处的呼吸,它吐纳的必然是最纯洁、最神圣、最精美的东西。我们阅读诗歌,其实也是在寻找一个世界,我们的心灵在诗人构筑的世界里飞翔、攀升,和诗人的心灵在此相遇、交汇、相融,于灵光一闪的刹那,我们会发现:我们所寻找的那个世界,和诗人所寻找的那个世界竟是如此相似!在一种共鸣的愉悦和兴奋之中,我们达到了诗的彼岸,流连忘返。阅读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也会给我们留下这样一种愉快的记忆。一个真正的诗人借助于语言要寻找的是…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活泼,生动‘形象,富于哲理,同时也大量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他的几个著名诗篇充分反应了这些特色. .  相似文献   

6.
陈家生 《学语文》2003,(2):46-46
凭借扩音器,歌手的声音可以变得更为宏亮动听;借助放大镜,人们可以看清物件的一丝一毫。在诗歌创作中,夸饰手法犹如扩音器与放大镜,诗人常常运用它来更本质地反映现实生活,更强烈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夸饰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技巧。它是浪漫主义诗人常用的法宝。夸饰,指通过夸于词、悖于事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7.
这里说的“错综”.是指诗语言的一种颠倒错落之美。它的具体内涵在于。诗人采用将语词倒转、离析、拆卸等手法。让语言陌生化.从而表达出诗人独特的忧思与情感。请看杜甫的《秋兴八首》之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浃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相似文献   

8.
初中写作训练一般以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写作又以写人为主。那么在写作中就会用到多种描写人物形象的手法,而最常见又比较重要的就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下面我就浅析一下这几种描写手法:(一)语言描写是文学创作中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方  相似文献   

9.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家庭墓地》是一首戏剧诗。弗罗斯特在《家庭墓地》中使用了许多戏剧手法,主要包括戏剧语言(口语化的语言和戏剧对话)、戏剧冲突、戏剧场景(戏剧地点和人物)、戏剧结构、戏剧讽刺、戏剧悬念以及对人物动作的戏剧描写等。诗人运用这些戏剧手法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使其诗作迸发出一种艺术张力,并有效地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象征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段,广泛运用在诗歌、小说等诸多文学形式中。作为英国最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之一,雪莱便是运用象征手法的大师,《西风颂》更是其代表作品。本文将通过对象征手法的分析来解读这一脍炙人口的力作。  相似文献   

11.
移用是一种积极修辞格,分为移就和移觉(通感)两类。移就能使语言别开生面,耐人寻味;移觉最长于表现人们难以捕捉和描绘的内心感觉,使语言形象可感。在诗歌创作中,其艺术效果超过了传统的赋、比、兴和象征手法,因而倍受当代青年诗人青睐。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150-151,186
"陌生化"是一种把平淡无奇的语言变得不平常,从而增加新鲜感的艺术手法。古今中外,诗人通过改变日常语言惯常化的状态,使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东西"陌生化"。"陌生化"适用于诗歌创作,同时也适用于诗歌翻译。在考察中外诗歌"陌生化"现象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诗歌翻译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能再现诗歌韵味,给读者焕然一新的艺术感受,同也丰富了译入语文化。  相似文献   

13.
诗人在创造意象时,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而比喻手法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这是比喻的特殊结构形式和诗人对这种特殊结构创造性运用的结果:通过喻体的独立展开、本体和喻体的巧妙组合以及在诗歌结构中别具匠心的安排,为那些萌生于想象的精致、奇警、瑰丽的意象获得一种灵活便捷的形象载体.  相似文献   

14.
诗是语言艺术或者语言的演奏形式,诗人寻找一种能够表达思想的语言,使自己从闲惑中解脱出来,一切都交给语言。诗人寻找的这种特殊的语言,这种具有诗美特征的语言,是诗人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图象或哲学沉思存在的媒介物。诗人生活在这种语言里面,语言的诗性、诗的特质使诗人狂喜、惊颤不安。  相似文献   

15.
《悬崖边的树》是曾卓最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诗既是自然现象的实写;又是一代受难的知识分子的处境和心境的真实写照,是一个严酷时代诗人的精神见证;更是作者对人生的象征性阐释;象征手法的运用、意象的创造、语言的凝练是其艺术上最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他赢得4次普利策奖和许多其他的奖励及荣誉,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其诗歌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眼前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表达深刻哲理。通过文本分析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隐喻和提喻手法。并透过语言探究其诗歌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7.
叶红 《湖北教育》2007,(5):39-40
《游园不值》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诗作中最有灵性、最深得赞誉的代表作。在诗人笔下,春天如大地孕育的生命,借红杏之体,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冲破墙门禁锢,生机勃勃。诗人将满园春色乃至整个春天聚焦于一枝红杏,凭借以小见大的绝妙手法,造就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千古名句。更难得的是,简短的28个字中  相似文献   

18.
弗罗斯特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最有名望、最受人爱戴的诗人。他的诗给人的感觉是浅显易懂,易于理解,但其中却饱含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并融入了诗人对人类困境的深切关怀。他的诗《修墙》正是这一真切关注、深切关怀的代表作。研读分析《修墙》,我们能深刻理解诗人是如何寓深刻于朴素的语言之间,把自然作为一种隐喻来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引发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的。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是中唐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吴嘉纪是清初东陶诗群的代表诗人,亦是遗民群体中自成一家的诗人。白居易与吴嘉纪之间隔着宋元明三个朝代,在诗歌创作上同异共存,主要从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诗人李贺描写音乐演奏的诗歌,想象奇特,思路奔放、跳跃,注意从音乐效果上表现一种神奇的意境,并运用通感手法塑造形象,大胆突兀,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他的诗歌激情洋溢,色彩浓重,语言峭奇,富有象征性,创造了一种神奇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