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及时行乐"主题是文学作品主题的一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但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思想得到了相当集中的表现。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多篇诗歌,阐析"及时行乐"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
比较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安德鲁·马维尔的《致他娇羞的女友》和的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两首诗歌,说明“及时行乐”这一主题在东西方诗歌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英国玄学诗歌之父约翰·邓恩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本文拟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分析邓恩引诱诗歌作品中及时行乐的主题,探索邓恩对生命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中西诗歌中“及时行乐”主题的文化背景比较陈冰“及时行乐”作为人类自身价值实现的一种途径,在人类思想史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它向文学领域的渗透带来了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对生死的恐惧与对生命时空的超越,构成了中西文诗歌中“及时行乐”主题创作上共同的心理基质...  相似文献   

5.
"及时行乐"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更有学者认为该主题广泛流传于所有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反映了人类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哲学焦点问题."及时行乐"在其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与欧洲以及世界各个时期的思想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人类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及时行乐"这一主题以及其变体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即诗歌,小说,甚至电影.可以说,"及时行乐"这一主题的内涵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极的处世态度,而是积极的哲理人生的具体反映.它甚至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围,在人类思想史上的人学与神学、现世主义与来世主叉以及封建意识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冲突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例选英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三首著名爱情诗歌——文艺复兴时期约翰·多恩的诗歌《跳蚤》、浪漫主义时期雪莱的诗歌《爱的哲学》以及现代主义时期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比较分析诗人们对人类永恒的爱情主题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体味与理解,以此体现英国诗歌爱情主题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及时行乐,在生活中指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处世哲学。在文学作品中,这一主题也屡见不鲜。大多是一些诗人求爱不果,便以青春易逝来打动少女芳心。这一主题在16到17世纪英国诗歌中尤为典型。本文将探讨"及时行乐"这一原型,并用原型理论对这一时期的诗歌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他的很多作品对于后世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他被后人称为“诗人的诗人”。《爱情小唱》是他的一部十四行诗集,这部诗集在内容上除了赞美爱情外,还有文学使人不朽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信念以及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所主张的以人为本,积极进取,及时行乐的主题。在格律上,他运用独创的“斯宾塞式”十四行诗,使整部诗集显得结构巧妙,工整洗练。  相似文献   

9.
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他的很多作品对于后世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他被后人称为"诗人的诗人"。《爱情小唱》是他的一部十四行诗集,这部诗集在内容上除了赞美爱情外,还有文学使人不朽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信念以及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所主张的以人为本,积极进取,及时行乐的主题。在格律上,他运用独创的"斯宾塞式"十四行诗,使整部诗集显得结构巧妙,工整洗练。  相似文献   

10.
康连星 《天中学刊》2009,24(5):118-119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诗歌张扬真善美,倡导诚实、宽厚和忠贞的爱情,主张人们树立高尚的品德并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对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的教学,教师要注重分析各种道德观念的形成原因和重要作用,并将诗歌中的道德观念与我国的传统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相比较,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将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玄学与古典的完美结合——《致他的娇羞的女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雏尔的经典诗歌<致他的娇羞的女友)用了一个逻辑推理结构,运用奇思和多种典故以表达欧洲文学传统中的主题--及时行乐.诗中语言独特,联想丰实,感情热烈,虽为劝爱,但明显带有一种享乐与悲观的矛盾心理,有一种对永恒的时空的独特哲思.  相似文献   

12.
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性旗帜,质疑漫长中世纪的神性理论;爱情因对人文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的主题之一。兴起于17世纪的玄学诗凭借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开阔的创作视野,积极参与到解读爱情和人性的文学大军中。从诗歌构成的两大要素意象和语言入手,结合叙事学的声音和视角理论以及接受反应理论的相关知识,探究了玄学爱情诗在英国诗歌发展史中肩负的历史传承和开拓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正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复兴一样,历史决定论者致力于区分现在和过去的结果便是,人们重新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的诗论。但它却是特别合适的复兴,因为诗歌与历史之间在古代的现代性时期就已经是泾渭分明了而对诗论的再次发现也使现代文化具有了诗歌与历史之间的分野。在这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史是复杂和不均衡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们一般支持诗歌是一种独立的文类,但是更多的人则不支持,而我们必须期待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及时行乐"主题提出的背景、主题蕴含的积极意义,并通过对代表诗歌的分析,探讨其对人类思想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研究》(李正栓教授著)(下文简称《诗歌研究》)是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推出的又一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现代艺术传统的发轫时期.在这一时期,"艺术"和"艺术家"概念开始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文艺复兴时期的"比较论"(paragone)既见证又极大促进了这一重要发展."比较论",即关于绘画与诗歌以及绘画与雕塑之相似性和相异性的热烈探讨,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当时吸引了众多学者和艺术家的热情和关注.因此,通过考察文艺复兴时期"比较论"兴起的原因、内容及其对当时艺术实践以及视觉艺术和艺术家地位的影响,可以揭示西方现代艺术传统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长歌行》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是经东汉乐府机关采集并保存下来的一首民间诗歌。它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这首诗的主题很明确,就是篇末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它也是当今有志青少年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8.
约翰·邓恩作为英国玄学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诗歌在主题和节律上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有明显不同。他的诗歌不遵守十四行诗的诗节规范,在音律上大量使用扬抑格和爆破音。正是因为这一独特的写作技巧,邓恩表达出强烈的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在形式和内容上获得了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9.
梁丽  卢振军 《文教资料》2006,(20):91-92
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人中的诗人。”本文按照“摹仿自然”的诗学思想,从镜子、海水、鲜花等意象分析斯宾塞是如何运用自然意象深化诗歌主题的。  相似文献   

20.
马维尔的经典诗歌<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以韵律优美、充满奇特的比喻表达了欧洲文学传统中的主题--及时行乐.而马维尔那清新、隽永的抒情诗风将炽热的激情与刚强的理智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脍炙人口的爱情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