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位于南京东郊钟山南麓的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合葬着朱元璋与马皇后,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经过6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历代战乱的损毁,明孝陵昔日风采已失大半,地面原建木结构建筑都不复存在,明孝陵的范围似乎就是神道一线与陵宫带状区域。其实在明朝,孝陵的规模要宏大得多,陵园几乎包括整个钟山。孝陵皇墙长达45里,随地形延伸,依钟山而行,环绕陵园,与京师城垣(今南京城墙)相接,长度是城垣的2/3。皇墙内有孝陵主体、太子朱标的东陵、明太祖嫔妃墓、孝陵管理机构神宫监等,以及钟山…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除了蓝玉本人恃功骄纵外,这件案子的直接原因是燕王为窃取皇位而在朱元璋面前挑唆,而根本原因则是太子去世后,蓝玉等功臣成为朱氏王朝永垂无疆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3.
何楠 《兰台世界》2014,(9):60-61
笔者认为,除了蓝玉本人恃功骄纵外,这件案子的直接原因是燕王为窃取皇位而在朱元璋面前挑唆,而根本原因则是太子去世后,蓝玉等功臣成为朱氏王朝永垂无疆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4.
窃听风云     
朱元璋同学上岗不久,担心文臣武将学习前朝的赵匡胤,搞个兵变之类,想的招儿是加强监控。《明史》里说,某天,有个大臣宋濂,这兄弟曾任《元史》总编,做过太子朱标的老师,可能遇到了啥开心事,就喊几个朋友,吃了肉喝了酒。同一天,还有个臣子宋讷,该兄弟也牛,曾经的文渊阁大学士。  相似文献   

5.
大差市     
唐代长安城,分外城、内城和皇城。现在西安城的位置,在唐朝的时候,是长安城的皇城。唐朝东迁洛阳之后,当时,陕西主事者嫌废都太大,不好管,在皇城的位置上修筑了现在的这个城。明朝,朱元璋做皇帝,他为了回避皇帝继位时出现纷争,除太子留在身边,其他的儿子都封王,分驻各地。当时封在西安的是次子朱楱,为秦王。城内修建了秦王府。  相似文献   

6.
正胡适是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人。他对于上庄家乡那些特别的徽州民俗,象"五朋太子会神会"、"大王会"、"小王会"等等,总是感到特别亲切。其中有他童年的亲身经历,也有他对徽州民俗的体味,胡适常说:"太子会是我们家乡秋天最热闹的神会"。"太子会"是皖南很普遍的神会。据说太子神是唐朝安史之乱时保障江淮的张巡、许远。因张巡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后世误以唐室曾赠张巡为通真三太子,故而在绩溪,有关张巡的祭祀活动又称"太子会"。"太子会"很有演变,对于上庄、宅坦、余村、瑞川、择里5村来说  相似文献   

7.
宋爱伦 《大观周刊》2012,(41):11-13
南京在1368年以前作为朱元璋政权的政治中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明王朝建立后,由于南京城的风水问题等原因,朱元璋始终不愿意以南京为帝国的永久首都,而欲北迁首都于关中。但是,中国北方因战争饥荒而衰败,朱元璋生前未能完成迁都大业。朱元璋的迁都愿望成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前奏。  相似文献   

8.
李亨侍膳     
〔原文〕肃宗为太子,常侍膳。尚食置熟俎,有羊臂(?)。上顾太子,使太子割。肃宗既割,余污漫刃,以饼洁之,上熟视不怿。肃家徐举饼(口甚)之,上大悦,谓太子曰:“福当如是爱惜。” 王谠《唐语林》〔译文〕唐肃宗为太子时,经常陪同父亲唐玄宗用膳。有一次食物放在切割熟食的砧板上,其中有只羊的前腿。皇上看着太子,让太子割肉。肃宗将肉分割后,肉的油汁沾在刀刃上,太子便用饼将刀擦干净,皇上一直看着他非常不高兴。肃宗慢慢地举起饼来大口吃着,皇上非信高兴,对太子说:“对待食物,就应当象这样爱惜。”  相似文献   

9.
庾晋 《档案时空》2006,(3):45-47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然而因为朱元璋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进而导致了人格的扭曲,中晚年导演了一幕幕暴行。终朱元璋一生,其生活轨道是由卑贱走向富贵,而其心路历程却是由自信走向自卑。猜忌变得神经质早年朱元璋被迫到皇觉寺为僧,曾饱尝世间冷暖,后投效郭子兴部下,成为一名战将。朱元璋善于挖掘人材,很快就聚集了一批猛将谋士。他们为朱元璋冲锋陷阵、出谋划策,推翻元朝统治,逐一扫除了其他的农民义军,并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可悲的是,朱元璋在开创天下时,尚能广招天下文人贤士,并放心任用手下部将。一俟天…  相似文献   

10.
唐代长安城,分外城、内城和皇城.现在西安城的位置,在唐朝的时候,是长安城的皇城.唐朝东迁洛阳之后,当时,陕西主事者嫌废都太大,不好管,在皇城的位置上修筑了现在的这个城.明朝,朱元璋做皇帝,他为了回避皇帝继位时出现纷争,除太子留在身边,其他的儿子都封王,分驻各地.当时封在西安的是次子朱樉,为秦王.城内修建了秦王府.秦王府就是现在省政府所在地.至今依然能看到秦王府的断壁残垣.明朝被清朝替代后,清王朝派"五千骑甲"驻守西安城.  相似文献   

11.
十四世纪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开展了一系列的海禁运动,简称为明朝海禁。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沿海军阀余党的叛乱以及海盗滋事,下令实施海禁。  相似文献   

12.
朱元璋一直是中国古代最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是为了朱家的天下,朱元璋并不在乎把任何人推进火坑与地狱.  相似文献   

13.
庾晋 《档案天地》2006,(6):10-12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然而在其中晚年却导演了一幕幕暴行。这是因为朱元璋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进而导致了人格的扭曲。终朱元璋一生.其生活轨道是由卑贱走向高贵.而其心路历程却是由自信走向自卑。  相似文献   

14.
傅友德是明朝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傅友德一生为朱元璋征战沙场、驰骋纵横、戎马一生。本文将从明代的历史背景下还原明开国功臣傅友德的生平事迹,对傅友德的生平进行一番论述、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彭晔 《兰台世界》2013,(11):87-88
十四世纪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开展了一系列的海禁运动,简称为明朝海禁.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沿海军阀余党的叛乱以及海盗滋事,下令实施海禁.  相似文献   

16.
某家知名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一本历史题材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洪武帝驾崩,子朱允(火文)即位,为惠帝。朱元璋的弟弟朱棣发动政变,带兵打进南京篡了侄儿的帝位,史称‘靖难之役’。”短短的两句话中竟存在两处重大错误:朱允是朱元璋的孙子而非儿子,朱棣系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而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芮太子白鼎和曾伯宫父匜是新发现的重要的带铭青铜器。芮太子白鼎是一件春秋早期芮国青铜器,作器者芮太子白是芮国的重要人物,其所作铜器数量较多。曾伯宫父匜是一件春秋早期曾国青铜器,流口上端封闭,有立鸟钮的器盖,形制特殊;作器者曾伯宫父穆是曾国贵族,其所作铜器还有两件鬲。芮太子白鼎和曾伯宫父匜的发现为春秋时期芮国和曾国青铜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话说朱元璋     
近日,笔者翻开史籍,读了有关朱元璋的记述,觉得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还是很有作为的,特别是在惩贪方面,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相似文献   

19.
朱元璋反元初期,曾受挫折,心灰意冷,借酒消愁,刘伯温与朱元璋饮酒对句,激励他东山再起。朱元璋随口说出: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刘伯温立即对道:国乱民怨,王不出头谁作主。 这是拆字联。“水”加点成“冰”字(古时“冰”字偏旁是一点),“王”出头成“主”字。上下联对仗工整,用字巧妙。 又,二人下棋,杀得难解难分。刘伯温故意失一子,朱元璋胜,乘兴吟出一句: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  相似文献   

20.
朱元璋反腐制度之严密,手段之严厉,都是历史所罕见的.按理说,洪武朝的官员应该个个都老老实实,卖命工作.但是事实不然,官场腐败居然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生长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