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比较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今天是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的诞辰,我谨为致贺。如今二十一世纪即将莅临。在这跨世纪的佳期,我愿略表对于新世纪的比较教育的欢迎之情,还想略谈对于新世纪的比较教育的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2.
1995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外国教育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比较教育”问题展开了广泛热烈的讨论。这是一次意义非同寻常的学术活动,是对外教所成立三十周年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及贵所全体同事:我以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主席团的名义,衷心祝贺贵外国教育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 俄罗斯教育科学院的同事们十分了解贵所所取得的科研成就,他们高度评价这些成就,并认为有必要在自己的工作中积极利用这些成就。  相似文献   

4.
北京师范大学为纪念九十周年校庆。于1992年10月4日至6日举办了题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学术讨论会。期间,比较教育学组的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进行。研讨会由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教授和外教所副所长曲恒昌主持。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埃德蒙·金教授、我国著名外国  相似文献   

5.
北京师范大学的比较教育学是中国建立最早、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教育学学科之一,基础较为深厚。1962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外国教育研究室成立,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相关指示正式成立外国问题研究所,1979年学科调整后改建为外国教育研究所,1995年更名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钟启泉教授: 我非常高兴地获悉,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将在今年庆祝建所三十周年。这是一个特大的喜讯,因为贵所为发展贵国的比较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跟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科研和个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祝贺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曲恒昌) 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梁忠义) 国家教委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江西教育出版社总编室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随着比较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比较师范教育的研究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为此,国家教委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的同志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比较师范教育》专著,作为1985—1990年高校文科教材。此书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2009,(1):10-13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前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历任北京师大附中教导处副主任、北京师大二附中校长、北京师大教育系主任、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大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等职,并兼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是乌克兰的著名教育家。虽然在前苏联早已闻名于世,但是在中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被介绍进来。最先介绍他的事迹和教育思想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即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1981年,该所连续翻译出版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比较教育研究》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是比较教育研究学界的权威期刊。其前身是《外国教育动态》,创刊于1964年,“文革”期间停刊,1980年复刊,1992年起使用《比较教育研究》刊名。它除了介绍各国教育动态外,还对各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政策与改革、教育内容与方法等重点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顾明远是国内外知名教授。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外国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系系主任;北师大副校长;校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委电化教育专业教材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主席;我国第一个比较教育重点学科点及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导师,外籍比较教育学科进修生学术导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991年)。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二十年中在学术上取得了高度成就,近年来成绩更是日益斐然。能为此向贵所祝贺,我实感欣喜与荣幸。 我与贵所相识系在召开于东京的世界比较教育学会1980年大会上同顾明远教授会晤时开始的。其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1982~1983学年赵宝恒先生来伦敦大学国  相似文献   

14.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各位专家学者来我校参加外国教育研究所成立30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很有意义的。我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外国教育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 各位代表,当今世界面临着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实现这两大目标,都与教育密不可分, 中国政府最近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实现中期和远期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外国教育思想研究的一部新作《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是国家教委“七五”教育科研规划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承担了此项科研任务。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几年的辛勤劳动,这项科研成果最后落实为由毕淑芝教授和王义高...  相似文献   

16.
1995年,为了适应学科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更名为"国际与比教育研究所",进入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并于2009年更名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研究院拓展了研究领域,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型,促进了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强化了社会服务,推动了比较教育文化学派建设.这不但实现了转型发展,而且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顾明远教授     
顾明远,男,63岁,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大二附中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等职。专攻教育基本理论和比较教育。主编过新中国第一部《教育大辞典》、《教育学》、《中学实用教育学》、《战后苏联教育研究》、《比较教育》;著有《世界教育发展的启示》、《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合著)等。 1980年在研究世界教育发展和总结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他提出现代教育发展的理论。他认为,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  相似文献   

18.
<正>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为加强我国教育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青年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成长,共同发起筹备"顾明远教育研究发展基金"。同年,我把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颁发的"优秀教师"的8万元奖金和在日本讲学时节约的3万多元课时费,共10多万元作为资金投入其中。经过一年的筹备,基金于1998年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9.
因和同学交往时发生冲突而造成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在这些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更加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学校和家庭如何对孩子进行相关的品德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曾晓杰女士的研究领域是比较教育,她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非常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我们会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千年之会,又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建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创刊20周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编辑部于12月17日在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教育的世纪回顾与前瞻”研讨会。来自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40人参加了会议。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专家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北京大学汪永铨教授发来贺信。研讨会议题包括“20世纪教育回顾与21世纪教育展望”、“中国教育研究(教育学)的过去与未来”。与会代表就一个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发展问题和未来的战略问题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