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揭示了《野性的呼唤》中蕴含的四种主要的哲学思想,包括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法则、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思想、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进而透视出作者杰克·伦敦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2.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的是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文明社会回归原始荒野的故事。杰克·伦敦赋予狗以人性,通过描写狗的“人性”和“野性”,来揭露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争夺。  相似文献   

3.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品。小说描写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狼犬在被人类的文明社会驯化后,最终再次回归本性返回原始荒蛮世界的故事。《野性的呼唤》体现了四种哲学思想,即: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马克思主义学说、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反映出作者本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对其世界观的形成及其创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揭示了作者对人类返朴归真,重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具有深刻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杰克·伦敦的作品具有浓烈的自然主义色彩,本文以《野性的呼唤》和《白牙》这两部小说为例,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解析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写作风格,并提及杰克·伦敦对人类社会生存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杰克·伦敦作品中充满了哲学思想与达尔文的自然决定论。杰克·伦敦主要是将斯宾塞的“社会主义达尔文”思想的生存竞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他作品的主要特点。分别以他的代表作品《野性的呼唤》、《马丁·伊登》中的主人公巴克和马丁·伊登为例进行分析。从巴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伦敦对达尔文环境决定论的接纳与认可,从马丁·伊登身上我们发现了伦敦对超人哲学的接受肯定与怀疑。  相似文献   

7.
于洁 《海外英语》2014,(17):226-227
杰克·伦敦作品中充满了哲学思想与达尔文的自然决定论。杰克·伦敦主要是将斯宾塞的“社会主义达尔文”思想的生存竞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他作品的主要特点。分别以他的代表作品《野性的呼唤》、《马丁·伊登》中的主人公巴克和马丁·伊登为例进行分析。从巴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伦敦对达尔文环境决定论的接纳与认可,从马丁·伊登身上我们发现了伦敦对超人哲学的接受肯定与怀疑。  相似文献   

8.
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是自然主义创作的典型代表,作品中再现了巴克从文明走向野蛮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分析,重点说明了遗传和环境对动物生存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对自然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进行具体描述。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引起人们对人类社会生存状况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王景明 《海外英语》2014,(15):212-214
该文对杰克·伦敦的著名短篇小说《野性的呼唤》中主人公巴克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宠物狗转变为一个凶猛野兽的历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释这一转变过程中的种种象征,揭示了巴克离开人类社会回归野性本身也是对文明社会的背叛和对自由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杰克·伦敦是一个思想意识非常复杂的作家,但在创作思想上对杰克·伦敦影响最大的却是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他的经典之作《野性的呼唤》正是用人的本性描写了狗的心理,揭示了他个人所信奉的适者生存、强者生存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野性对巴克的呼唤来解读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巴克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的一条宠物狗,当巴克生活在井然有序的文明社会时,他曾是主人的玩伴、宠物,甚至是朋友和伙伴.但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变迁,巴克最终却变成了一个任意杀戮、残忍无比的野兽.这是野性对巴克产生的强烈呼唤,也是美国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崇尚暴力,弱肉强食,适者才能生存,竞争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2.
《野性的呼唤》作为杰克·伦敦生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表达的生态主义及自然主义具有划时代的社会价值。以环境伦理学及自然主义观作为切入点,探究《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伦理意义及自然主义价值。《野性的呼唤》以狗为主角,通过对淘金者们在荒野工作中的描写,鞭挞了工业革命时代美国社会唯利是图的恶劣风气;作者通过对自然伦理、动物伦理及社会伦理的相互关系描述,大力批判人们奴役动物、颠覆伦理、妄想征服自然等欠缺生态危机意识的愚蠢行径。作品的自然主义不仅具有呼吁生态保护、预警生态危机等价值,还通过结局巴克的"狼性回归",升华到了人性回归、解决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从解构主义的角度研究<野性的呼唤>,其"呼唤"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既可以是对野性的呼唤,也可以是对人性的呼唤,还可以是这两种呼唤的某种程度的并置、交织与矛盾,这体现了杰克·伦敦人生经历与世界观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巴克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大作《野性的呼唤》中的主人公.巴克的主人连续不断的在更换,从法官米勒,到狗贩子到哈尔,再到约翰·桑顿.本文主要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谁是巴克最好的主人,以帮助后来的读者更好地理解《野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15.
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和姜戎的《狼图腾》这两部著作虽然在语言、文化方面有差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两部著作也共同探讨了"荒野回归"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态环境的思考,包含了深刻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6.
卓淑敏 《英语广场》2020,(10):56-58
杰克·伦敦在小说《野性的呼唤》中描写了人类肆意破坏自然、虐待动物的场景,体现出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对该小说的特定话语进行分析,揭示杰克·伦敦对建设和谐生态的企盼。  相似文献   

17.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自然主义代表作之一,该小说通过从狗到狼的嬗变将人类文明对自然的摧残刻画得淋漓尽致。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构这部小说,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了作者的整体生态观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野性的呼唤》是一部现代寓言作品,杰克·伦敦运用了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在作品中以狗喻人,将自己眼中的"文明社会"进行了真实的再现,同时帮助读者对作家所生活的特殊的年代进行深刻的解读,领悟自然主义所倡导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人们只有很好地遵守这些法则,才能演绎和诠释更加精彩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A0):21-22
《嘉莉妹妹》和《野性的呼唤》都是体现自然主义的作品,二者有一些共性的地方,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西奥多·德莱赛和杰克·伦敦在作品中不约而同都强调了环境的控制力和基因决定论。但是在《嘉莉妹妹》中充满了偶然性,主人公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并作出本能的反应;在《野性的呼唤》中超狗巴克在刚开始的挫折中慢慢接受残酷的命运安排并主动适应环境让自己变得强大。  相似文献   

20.
在杰克·伦敦的杰作《野性的呼唤》中,人们普遍聚焦于小说中批判现实主义和社会自然主义的融合,而没有挖掘出小说体现的一个重要思想——个人奋斗主义。小说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其主角正是通过不懈的个人奋斗而获得生存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