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节目主持人?这是在谈论本篇题目时首先应该明确的一个问题。目前,全国各级台的节目主持人形式多样:或报幕式、或播音式、或解说式、或主持式,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但究竟什么是节目主持人?全国尚未有规范化的统一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概念上讲,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在广播或电视中出场,为听从或观众主持节目的人,即叫节目主持人。从内涵上论,节目主持人应是节目设计  相似文献   

2.
高黎 《声屏世界》2012,(6):28-30
"浅薄"是当前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给观众展现的形象,那"高亢激昂""语速极快"的叫卖式的产品介绍方式让观众远离。然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类型的购物节目主持人:高雅,知性。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16,(7):138-139
"纯作秀、靠演技、简直假!"、"节目里亲密无间,下了节目就是陌生人!"当下,为了节目效果过分渲染童话的婚恋节目逐渐引起观众反感,偶像剧式的老模式、老套路导致观众热衷度开始降低。然而,湖北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明星恋爱真人秀《如果爱》却一直坚持"真实"路线走到了第三季!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众话语权的下放及其范围的扩大,在电视荧屏上,陆续出现了一种论辩式谈话栏目,并受到观众的喜爱。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试通过对《一虎一席谈》栏目内容的分析,寻求节目以嘉宾、观众的辩论来逐层深入,探讨论辩式谈话节目展开话题、深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辛旺 《青年记者》2017,(9):83-84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以下简称“《鲁》”),以一日的实地拍摄、真人秀元素为主线,对王健林、董明珠等大咖进行专访,在形式上与以往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迥然不同.此档节目推出以后引起观众、媒体的强烈关注,也引发关于电视人物专访节目革新的思考. 借鉴真人秀节目突破采访局限 长久以来,电视人物专访是在演播室内完成,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以脚本为主,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构成一期整档节目.这种形式早已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真人秀元素的加入是这档人物专访节目的亮点.真人秀式访谈没有预定的脚本和台词,彻底打破了传统演播室访谈节目的空间限制和表现形态,给观众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相似文献   

6.
电视谈话节目可分为“交谈式”和“访谈式”等几种类型。在众多的主持人节目类型中,对主持人综合素质与技巧要求最高的就是谈话类节目,任何一档成功的谈话类节目都离不开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电视谈话节目可分为"交谈式"和"访谈式"等几种类型.在众多的主持人节目类型中,对主持人综合素质与技巧要求最高的就是谈话类节目,任何一档成功的谈话类节目都离不开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8.
宋彦华 《青年记者》2003,(11):37-37
在当今电视节目日益丰富,观众选择余地不断增大的条件下,不同的节目(栏目)都会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观众群,怎样进一步增强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吸引更多的观众? 一、基层台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在节目内容上,受各种因素制约,存在着会议及领导活动偏多、工作总结式的报道多等问题。其次,在节目编排上,共性的东西多,个性  相似文献   

9.
刘鑫 《东南传播》2014,(10):23-24
《ECFA进行式》作为大陆首个整体在台播出并取得不错收视率的新闻栏目,在节目制作和编排上有鲜明的特色,碎片化的形态让节目更加紧凑,内容更加丰富,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口味;在细节上,尤其注重同期声的使用,牢牢吸引观众注意力。  相似文献   

10.
实况式电视庭审节目具有的种种优势,使这一节目样式目前被许多电视台采用。特别是一些大案要案或公众关注的案件的审理过程,如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的影视版权侵仅案,收税率相当高,甚至成为某一时间或地域人们的热门话题。一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报道实践和观众的反映,找们也发现这种形式的不足和局限。首先是由于庭审过程时间过长,不容易把握节目的进度。其次,内容无法调整,难以使观众锁定频道。再次,实况式庭审节目由于是现场声像的如实记录,不能进行方言字幕处理,往往因为当事人过多的方言而使观众听不清、看不懂,影响收视率,…  相似文献   

11.
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经播出便受到观众赞许,其大胆创新节目叙事艺术使"文物活起来",用"记录式综艺"的叙事模式讲述文物的前生今世,用多元叙述者表达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记忆,用丰富的叙事技巧强化视听感受,带给观众全新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体验.  相似文献   

12.
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的《大侦探西门》创办于2003年1月,是一档着重于科学逻辑推理为内容的栏目。以提高广大青少年观众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为目的。节目以虚拟主持人西门引领观众进入特定的案例现场,运用福尔摩斯式的科学逻辑推理来侦破案例的真相。节目推出至今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尤其在节目收视率方面,2003年全年有20期节目冲入尼尔森排行榜前50名,  相似文献   

13.
《锵锵三人行》是凤凰卫视一个漫谈型的评论节目,一直拥有较高的收视率和较好的观众评价,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该节目的语言特点表现在闲聊式的谈话、个性化、幽默诙谐和大众化,这些特点体现了该节目的风格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4.
《锵锵三人行》是凤凰卫视一个漫谈型的评论节目,一直拥有较高的收视率和较好的观众评价,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该节目的语言特点表现在闲聊式的谈话、个性化、幽默诙谐和大众化,这些特点体现了该节目的风格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马俊 《新闻采编》2005,(2):45-46
随着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主持类的节目逐渐取代了播讲式节目,许多电台电视台开办了由主持人担任的版块式节目,这类节目由于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获得受众的认可。主持类的节目固然有它新颖活泼、灵活多样的优点,但是,由播音员播读的节目仍然深受受众喜爱。当年,夏青、齐越等老一辈播音员正是以他们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播音风格征服了无数的听众;林如的富有特色的电视解说至今仍使许多观众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6.
真人秀节目进入中国已有10多年了,近年来,充斥荧屏的各种真人秀节目多为观众所诟病,而异军突起的《中国达人秀》打破了荧屏的宁静,独秀一枝,这档引自海外的真人秀节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这一现象也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与思考。本文通过对《中国达人秀》和《英国达人秀》的对比探究其成功移植与本土化改造的内容与方式,解析中国式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何颖 《新闻实践》2009,(4):75-76
"谁赞成谁反对"是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一档直播类谈话抗辩式节目.在节目过程中,观众可以随时举起手中的"赞成"或"反对"的牌子表明立场,可以及时对嘉宾的观点表示质疑.  相似文献   

18.
对电视节目收视情况调查表明:当节目把观众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后,观众才容易产生认同感,便于实现媒体传播的预期效果。而调动人们情感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之一就是讲故事。多少年来,一提起法制节目,观众就会联想到森严的法庭、闪烁的警灯和铁窗。在人们的思维定式里,这些冷冰冰的物象便是法制节目的全部内涵。这种误解来自长期以来我们把电视法制节目等同于照本宣科式的法律解释和案情人物的脸谱化介绍,缺乏倩感的渗透和剖析。其实,法制节目具有难得的题材优势,它报道的大多数事件都是略形的,反理性的,违背道德的,充满了矛盾、悬…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宣传报道这一伟大社会实践的广播电视,也要改革。过去那种照本宣科式的、说教式的、板起面孔训人的旧的宣传方式已经不受欢迎。广大听众观众迫切要求广播电视节目,更好地反映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经过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的积极探索,一批更能体现广播电视特点、深受听众观众欢迎的广播电视节目应运而生。例如:主持人节目、热线节目、直播板块节目、访谈节目等等。现就广播电视访谈节目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望同仁指教。 一、广播电视访谈节目的产生 仔细剖析即可发现,广播电视访谈节目是在答记者问和录音访问记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0.
陈桂婕 《视听纵横》2003,(3):107-108
在电视领域里,化节目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化节目层出不穷。作为地方台的一名编导,在做了七八年的化节目之后,我有一种感觉:化节目经常会走入一种误区。具体表现为:不贴近观众,孤芳自赏,喜欢表现发思古之幽情的人式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