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学校师生共同前进的动力。我校以"和育"文化引领发展,将"以和致育,奠基人生"作为学校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育"就是以"和"致"育",五"和"而"育",即以和谐、和美、和实、和悦为特征,追求身心、教学、课程、师生、家校的和谐统一,创造执中守正、和谐有序、相容共生的"和育"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中国人文世界一个巨大存在,关于鲁迅的形象和印象,接触过鲁迅的作家及文化人有过不计其数的回忆和记述,比如"矮"、"黑"、"瘦"、"老"、"穷"、"病弱"、"邋遢"、"冷"、"酷"、"有时很爱笑"等,打捞历史深处外人对于鲁迅形象的印象描绘,可以探察出鲁迅内在、深在的人文精神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把留学生管理与"和"文化深度融合,打出了"构建和宜环境"、"规范和正行为"、"营造和融氛围"、"催绽和悦心花"等"和"文化牌,为推动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高培养质量、打造国际教育品牌上构建了"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和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吴文化诞生于"水乡泽国"的渔猎经济时期,近现代又有新的充实和嬗变。经万年演进,她的"融合"、"创新"、"务实"和"崇文"的文化特质愈加鲜明。苏州是吴文化孕育和哺育的城市生命,具有"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是吴文化资源的高度凝炼和自然结晶,也是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静"、"和"、"群体性"的文化性格表现鲜明.毛泽东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静"、"和"、"群体性"文化性格的合理内核的同时,以革命而辨证的精神,结合了新的理念,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传统文化兼具"动"、"斗"、"个体性"的文化性格.这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初期建设成就的取得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世界医学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取向在于"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维".我国高等医学教学改革也体现出类似特点,但总体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理念落后,培养目标定位缺乏特色,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卫生人才的质量效益要求不相适应,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落后等.  相似文献   

7.
简论孔子的"和合"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追求"和合"、崇尚"和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孔子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历史上的"和合"思想,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形成了主要包括"天人和合"、"群己和合"、"人人和合"、"身心和合"在内的丰富的"和合"思想.继承和光大孔子的"和合"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世界和平等,都是富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避暑山庄,和合承德"是河北承德的城市文化品牌。"和合"在承德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山庄因"和"而修,外庙因"和"而建,承德因"和"而兴。天地之和、天人之和、民族之和、宗教之和、生态之和……延伸到教育,承德人巧妙借助"和合"思想,整合各方资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造出绚丽多彩的德育"风景"。  相似文献   

9.
"和"不仅是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理念,也是我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核心,还是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对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智慧的选择就是自觉锻铸和谐与进步的因果链条,达到天和、人和、心和的"三和"境界,促成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平衡.因此挖掘"和"文化思想内涵、总结"和"文化内容体系、分析"和"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具有基础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墨子及其创立的墨家学派,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出发,提出了"和"的理论架构、社会理想和境界追求.墨子所说之"和",既有"声不和调"、"五味之调、芬香之和"等在生活日用、自然事物意义上使用的;又有"父子、兄弟作怨仇,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师不众,卒不和"、"万民和"等在社会人伦意义上使用的;也有"阴阳之和"、"天地和"等在宇宙天地意义上使用的;还有"天下和"、"一天下之和"等在国家社会理想意义上使用的.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可以给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计划活动。如今幼儿园区域活动已受到广泛重视,但是笔者所在地区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还是存在了区域空间面积狭小、流于形式;活动材料更新不及时且单一缺乏层次性;活动时间短且结束仓促;活动规则设定不明确且缺少幼儿参与;教师指导有偏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巨大,当前高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发展不平衡,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将高校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融合意义重大。文章对当前高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推动高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以及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等方面受传统大学影响,存在着向研究型大学“趋同”现象,致使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人才培养“既上不了天,也立不了地”,处境十分尴尬,所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河套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院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立足学院实际,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立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独立能力是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能力,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和成功。目前,国内大学生独立能力较差,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笔者就"90后"大学生独立能力的现状、原因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关于"如何培养"90后"大学生独立能力"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有着健康与娱乐的效果,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巴彦淖尔市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参与体育运动居民的基本情况、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动机、频率、场地以及影响因素等,然后在对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促进巴彦淖尔市的体育向着更加科学化、社会化与生活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明确提出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三位一体模式下早教机构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对早教机构自身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使早教机构的教育质量在政府的监管与内部建设的双重保障下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徐环 《教育教学论坛》2019,(29):210-211
学前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幼儿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基础能力,因此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PBL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首先阐述了PBL教学法的基本含义与特征,其次分析了PBL教学的优势以及要求,最后则指出了在实践课教学中如何应用PBL教学法。  相似文献   

18.
农学专业课系列课程是农科类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套学院办学基础薄弱,学院从人才培养方案开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几次修订,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学生考研率、就业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应当重视幼儿教育的均衡,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但是目前农村幼儿园在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例如,教育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家园合作等。文章针对农村幼儿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合理性建议,以希望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是满足专业发展实际需求,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理念的重大举措,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它有效地补充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拓展了实践教学内涵,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实践平台与育人环境。这里就河套学院医学专业开展校外实践教学的基本做法、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