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水浒传》可谓是家喻户晓,《智取生辰纲》更是其中耳熟能详的桥段。世人皆赞吴用、晁盖智取生辰纲,皆赞其智勇双全,乃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然而,对误中圈套饮酒倒地而痛失生辰纲的杨志,却少了些许关注。押送生辰纲的杨志可谓是有勇有谋:他敢于担他人不敢担之重付,可谓勇;他思虑周全谨慎小心,可谓智。这样的杨志为何会失掉对他来说举足轻重的生辰纲呢?本文将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客观地分析杨志为何会痛失生辰纲,对"英雄错步,痛失前路"的杨志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巨著,在塑造人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人教版九年级课文《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它的第十六回,讲叙了杨志在押送生辰纲的路上被晁盖一伙用计将生辰纲劫走的故事,这一事件是导致晁盖等人聚义梁山的主要原因,也直接导致杨志被逼上梁山。文章在精彩的故事情节叙述中将人物的形象塑造得个性鲜明、呼之欲出,体现出了高超的人物塑造艺术。现就其艺术特点作一些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中“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回,传统上人们认为生辰纲的失陷归因于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实际上杨志和梁中书的错误决策对生辰纲的失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一节,写提青面兽杨志为河北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押送生辰纲,而珠宝被晁益、吴用等人兵不血刃劫走的事。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大名府梁中书以十万生辰纲,为其岳父蔡京贺寿,派青面兽杨志率队押送。"智取生辰纲"描绘梁山好汉智取的一幕。松树林内,双方相遇。刘唐、白胜等人按照事先的谋划正大喝美酒,勾引口干舌燥的杨志一行人上当。几个主要人物刻画得形神兼备。画面上部松林苍青蓊郁,中部以下  相似文献   

6.
在《智取生辰纲》中,杨志从出发开始直到黄泥冈被劫,处处防范的那根弦始终是绷得紧紧的——他沿途所采取的一切安全防范措施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而当杨志一行人进入到吴用等人所设置的“智取圈”之后,尽管防范一如既往,但终究还是被吴用一伙人劫走了生辰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仔细想来,这还是杨志的失察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同学少年》2013,(4):52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节中,吴用、晁盖等人巧妙地把蒙汗药放在白胜的酒桶里,杨志只喝了半瓢,便"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其他人更是头重脚轻,起不来、动不得、说不了,一个个面面相觑,眼睁睁看着吴用等人把生辰纲装上车。杨志他们晌午喝下蒙汗药,到二更  相似文献   

8.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极为精彩的章回,杨志、吴用等人性格真实鲜明,押纲、劫纲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非常适合作为《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导读篇目。深度解读《智取生辰纲》,我们会看到杨志作为领导者的失败之处,感受底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反抗,乃至窥见整个北宋晚期黑暗腐朽的社会环境。以上种种,都是杨志失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描写杨志形象的关键文字。它承接上文写出了杨志由封建鹰犬转变为起义英雄所经历的曲折过程,从而基本上完成了对杨志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并揭示了全书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10.
学习《智取生辰纲》这篇小说,如果用“两次”这个数量词来解读课文,能让学生较快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一、两次调整时间。“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早起、凉行、日中热时歇息,这是杨志开始  相似文献   

11.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智取生辰纲》这一著名片断在写法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环境描写就是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笔。《智取生辰纲》紧紧抓住环境描写中的“热”字,用“热”交待了时间,渲染了气氛,写出了性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为给岳父与朝太师蔡京祝寿,命青面兽杨志抑解十万贯的金珠宝贝名为生辰纲,送上京城。  相似文献   

13.
杨志承包为何失败呢?用如今的眼光来分析,除了北宋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世道不平,人民群众怨声载道等等这些杨志无法摆脱的客观原因外,还有杨志主观世界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杨志在承包押送生辰纲任务的过程中,与其他14人(老都管、俩虞候、11个军健)的关系没处理好,没有做到利益共享、民主管理、风险共担。一看杨志在处理与其他14个人的关系中没有做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中第四学段学习目标提到:“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主题鲜明、人物众多、情节繁杂。课文《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是原著中的一个经典故事。  相似文献   

15.
孔善莹 《考试周刊》2010,(35):46-46
本文试图从杨志押送途中的指挥失误这一角度,分析七星巧取生辰纲的成功智慧,紧密结合原文精神,努力发掘名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辰纲失陷,无论是在原著《水浒传》中,还是在影视剧里,杨志均给人一种无辜的感觉。其实不然,失陷生辰纲表面上看是因为军士的无知,实则恰恰是由于"无辜"的杨志缺乏必要的领导才能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生辰纲失陷,无论是在原著<水浒传>中,还是在影视剧里,杨志均给人一种无辜的感觉.其实不然,失陷生辰纲表面上看是因为军士的无知,实则恰恰是由于"无辜"的杨志缺乏必要的领导才能造成的. 第一,在完成任务的路上,杨志一意孤行,全不把手下当人看待.烈日当空,路途遥遥,他一味"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搞得怨声载道.不体恤下属是他犯的第一个错误.  相似文献   

18.
陈慧岩 《河北教育》2010,(12):26-27
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肯定都对智取生辰纲的故事难以忘怀,它确实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无论在原著《水浒传》中,还是在影视剧罩,丢失生辰纲的杨志均给人一种无辜的感觉。笔者认为,其实不然,失陷生辰纲表面上看是闪为军上的无知,实则恰恰是由于“无辜”的杨志缺乏必要的领导才能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的《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是小说中极其精彩的故事.教材注释该文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出版的七十一回本《水浒》.此本系以金圣叹删改后的七十回本为底,将金本“恶梦”删除,依百二十回本,恢复了原来面目,又把金本的“楔子”略加剪裁,改成第一回,实际上全书回次为七十一回.可见,课文选的是金圣叹评改的《水浒传》而非施耐庵之原著.虽然金圣叹评改本《水浒传》“保存了原书最精彩的部分,文字也有所改进,遂成为最流行的版本”①,但对此版本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中学课本没有采用施耐庵的原著,的确是很遗撼的事,原因在于:一、课文《智取生辰纲》文下注释既然注明作者  相似文献   

20.
杨志输在哪?     
导语作者借《水浒》中黄泥岗杨志失生辰纲的著名桥段,逐层分析了杨志处理人际关系的种种谬误,有理有据地论证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成为一个团队称职的领导者,着实是门学问!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杨志恰恰在谋事上棋差一招,导致满盘皆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