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谈读书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的最大失败就在于,把这如此有趣、如此让人神往的读书变得如此功利、如此的累,让学生害怕读书。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永远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美国、加拿大虽不是人间天堂,但是之所以他们的教育可以如此成功,吸引着全球无数学子来这里求学,让我们国内多少有条件的家庭将子女想方设法送到这里读书的最大原因,便是美国、加拿大的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3.
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龙”而决不会“望子成虫”的。不少父母认为读书就是一切,只有书本中才能钻出“龙”。为了让孩子多读书。巴不得把他们变成消化书本的机器。对孩子的期望值那么高,用的却往往是培养贵族的教育方法。如此,有的孩子即使本来有“成龙”  相似文献   

4.
刘淑梅 《考试周刊》2014,(23):30-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如此重要,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诵读,怎样才能抓好诵读呢?文章对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晓峰 《文教资料》2011,(25):70-71
当今社会,家庭、学校、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不喜欢甚至厌恶读书。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正确地引导,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培养读书的兴趣需要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喜欢读书,而不是为了考试、奖励、害怕等因素而读书,要让孩子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习,教师首先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其次是教给学生读书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读书会学习;再就是要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的方法,让学生会思考、会想象。只有如此,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7.
据说在犹太民族,母亲要在《圣经》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从小树立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中有智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犹太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5本书。读书兴趣浓厚,犹太人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造就了如此令人羡慕的读书风景。的确,读书有了热情,持之以恒才能顺理成章。但是,单单有兴趣,读书未必一定有收获,关键得读好书。  相似文献   

8.
徐草 《班主任》2012,(11):12-14
正在雷夫富有情感的笔触下,让我为之震惊的是他对于阅读教育的创新。阅读课在雷夫心目中的地位高于其他一切学科。他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学着好好读书并且喜欢阅读,那么他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和幸福的机会就很低。雷夫对阅读如此的重视,不禁让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阅读的延续与扩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书;其次要帮助学生选择好书,让学生爱上读书;传授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书;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享受读书之乐.  相似文献   

10.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前一段时间的疏于读书,让自己有了下笔局促、口中语涩、面目可憎的感觉,真不能不读书。不断地读书学习,借助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们才会发现平时自己对很多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运用依然是浅薄无知的,完善与修正后,才有可能开始  相似文献   

11.
教师经常会被人称为"读书人",言下之意有二:一是教师是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相对较长的一批人,其次就是教师是在平时生活中读书较多的一群人。读书能让你浮躁的心灵宁静许多,也能让你面对一些教育现象理性思考;读书能使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能让你贫乏的头脑充实许多,也能让你面对动态的课堂自信许多。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在我看来,惟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每一个教师拥有更宽广而敏锐的心灵,拥有促使教育生命不断绽开花蕾的源头活水。三年前我刚调入百家湖中学担任校长时,和老师们交谈,希望大家通过读书唤醒教育的激情,焕发教育的活力,激发教育的潜力,成为专家型教师。可是,不少教师不愿意读书、不想读书、不屑读书,并为此找到很多的借口和托词:没时间、没心情、没作用、没关系……特别是一些很有潜能的年轻教师,也疏于读书,令人扼腕叹息。很长一  相似文献   

13.
一张纸条 有人说过,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事实确实如此,要教育学生认真读书,努力成才,首先必须拆掉师生之间的"隔心墙".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经常会被人称为"读书人",言下之意有二:一是教师是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相对较长的一批人,其次就是教师是在平时生活中读书较多的一群人。读书能让你浮躁的心灵宁静许多,也能让你面对一些教育现象理性思考;读书能使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能让你贫乏的头脑充实许多,也能让你面对动态的课堂自信许多。  相似文献   

15.
张大千先生对读书曾有深切的感悟,他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作画如此,教书育人更需如此.教师若要自我提升,非读书无以成就.回顾我的职业发展与读书过程大体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一张纸条   有人说过,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事实确实如此,要教育学生认真读书,努力成才,首先必须拆掉师生之间的“隔心墙“.……  相似文献   

17.
正阅读是成长的基石,读书是创新的基础。它能引导人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全民族思想素质的大事。很少有这样一种活动能同时给予人如此众多情感的交集。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基本宗旨,就是让人们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交流信息的形式,让世界上没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般认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未来的教育就是面向终身的教育。学生将通过学习来获取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要让学生爱读书,爱图书馆,必须为学生创造优良的读书条件,让他们成为图书馆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正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非常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更要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让阅读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实施"开放阅读"以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教育有梦     
我一生有梦。幼时家贫,做过三餐有肉的梦;少时浪漫,做过作家梦、政界梦……血气方刚的年龄一过,当我视学生为生命,视学校如家庭时,才觉得教育之梦如此五彩斑斓,三尺讲台才是我圆梦之所在。“悟往者之不谏,犹来者之可追”。教育之路漫漫,我当上下求索,且行且吟,实践、思考、读书、写作,让我如云追月,痴情不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