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窗口     
吴老师是初中X班的一位班主任,凶得很。平常同学们见到她就像老鼠见了猫——赶紧开溜。谁在她面前都非常产肃,而且绝对低着头,不敢露半点笑容。吴老师对此十分满意,她坚信:严师出高徒。有一天,吴老师信步踱到后窗口,想看看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吴老师还没走近窗口,就听到教室里乱哄哄一片。原来,由于对一道题的理解不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师应注意心理减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被喻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现代教师似乎已习惯了这种生活节奏,但由于如今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升学率特别关注,加上评价机制带来的压力,不少教师都感觉自己时常有种身心俱疲之感。有关调查更是表明,半数以上的教师都存在心理问题。一、现代教师工作压力大在深圳某中学担任班主任的吴老师虽然只有30岁出头,但已连续带了几届毕业班,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都认为她带班有方,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都送到她的班级。最近,热情开朗的吴老师却变得郁郁寡欢,甚至有点惧怕上讲台。吴老师坦言,自己原本性格很开朗,自认为…  相似文献   

3.
女儿放学回家说:“今天真难得,吴老师向我们道歉了。”原来,上周末,年级组长吴老师要求学生周一带口琴去学校,说是升旗仪式上要吹奏国歌,但事实上最后又没有吹奏。事后,吴老师向学生道歉,说:“对不起,让你们白带琴了,因为……”女儿原本对这位担任年级组长的老师印象并不很好,说她唠唠叨叨,经常训斥学生。  相似文献   

4.
女儿的老师     
女儿入园两年了,两年中上了两个幼儿园,有过几位老师。这些老师都很年轻,对女儿璐璐都很好。我觉得,应该写写这些可敬的老师。璐璐第一天上机关幼儿园时,在教室门口又哭又闹,我急着要去上班,三五分钟又哄她不住。程燕老师来了,一把抱起璐璐,吃力地往她的宿舍走去,同时又回头示意我放心去上班。她的神情告诉我,她一定能让怯生的璐璐破涕为笑。我的单位离幼儿园很远,有几次我因事推迟了去接女儿的时间,等我赶到幼儿园,女儿已在程老师宿舍。这时她还不想回家,原来,程老师给她讲故事呢。我去过程老师的宿舍,好几个人住一间旧房子,夏天一定很热,生活条件不太好,可老师们的精神是饱满的。还有一位姓陈的保育员,总是笑眯眯的,女儿叫她小陈老师。她家住农村,每天上下班要走很多路,可她满不在乎。东洲幼儿园的吴音老师不仅有多年的幼教经验,而且能歌善舞,爱唱爱跳的女儿特别爱跟吴老师。吴  相似文献   

5.
知道吗?教我们的老师当中,最“厉害”的要数我们的班主任吴老师。吴老师最“厉害”的就是那双眼睛了。她白净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我们都说她的这双眼睛比孙悟空的还厉害,它仿佛看清我们全班同学的心,在她的眼皮底下,连全班的“捣蛋大王”陈星都不敢做坏事呢。有一回,上  相似文献   

6.
炎热的夏天,清丽的书房里,两碗银耳雪梨汤。 跟吴正宪老师的采访约在了她的家中。喝着吴老师特意准备的消暑甜品,记者感受着吴老师的细心与亲和,听吴老师娓娓地讲述着她和她的数学故事……  相似文献   

7.
自我读书起 ,就认识了不少的老师和同学 ,回忆起来 ,中学的老师和同学更让我想念。上中学的第一天 ,班主任吴老师是第一个站在我面前的老师。由于吴老师平时对我们说的话特别多 ,因此同学们便给她取了一个不太雅观的绰号———“小麻雀”。这个绰号很快就在全校流传开来 ,常常使她陷入尴尬的境地。吴老师一直很信任我 ,常常找我谈话 ,其目的都是为了让我好好学习。可是由于当时我太贪玩 ,一直没有去理会她说的话。初二下学期她让我当语文科代表 ,使我终于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渐渐地我开始认真学习 ,篮球也很少去打了 ,我的学习因此进步很大…  相似文献   

8.
打“电话”     
今天是小班吴老师的半日观摩活动。区域活动时,小王正在娃娃家里专心致志地切“菜”,旁边另一个娃娃家里的墨墨给小玉打“电话”。不管“电话铃”怎么响,小玉也不理睬,墨墨气得大哭起来。吴老师连忙问起原因,墨墨抽抽搭塔边哭边说:“她不接电话。”小玉头也不抬:“我们家电话早坏了。”墨墨一听又大哭起来:“她骗人,电话没坏。”观摩课的老师们都看着吴老师,吴老师说:“让我看看电话。唤,电话线松了,现在接好了,小玉接电话吧。”小玉极不情愿地放下手里的“菜”,拿起电话您认为应怎样看待这件事?有什么建wb?来稿在8册字以…  相似文献   

9.
“吴老师,我今天又忘记买盐了,到你这里借餐盐。”这是龚老师这个星期连续第五次向我借盐了。从住宿区到教学区要经过一个商店,她每天至少要从商店门口经过十次,但是她就是记不住,总要等到用时才知道。她的喉咙总是很干燥,声音嘶哑,医生嘱咐她按时吃药,她就是记不住,她老公只好把“金嗓子喉片”塞到她衣袋里。老公要她煮饭,她答应得好好的,到吃饭的时候,揭开锅一看,里面空空如也。是的,我们都认为龚老师太健忘了。有一次,我对她的学生说:“龚老师记性太差了,你们可千万不要欺负老师的记性啊。”你猜怎么着,他们都笑得前俯后仰,好一会儿,才说…  相似文献   

10.
每一位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人几乎都熟悉吴正宪老师,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她的数学课,她的数学教育工作站,在小学数学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吴老师在数学教育上的成功,对于许多人来说又是一个谜.每一个听过她讲课的学生都发自内心地喜欢她,喜欢听她的数学课;每一位观摩过她讲课的老师都对她的教学设计和课堂中的表现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1.
夏晴是个独生女儿。这孩子聪明伶俐,幼儿园的老师都喜欢她,孩子们也很愿意和她在一起玩。这与她的家长对她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为了了解家长是怎样教育夏晴的,我走访了她的妈妈——安徽大学外语系副教授吴老师。吴老师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她是如何教育夏晴的。她说:“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总是比较娇的,做家长的就要对孩子有严格的要求,不能迁就。夏晴在家里受外公,外婆的宠爱,性格倔强。有一次,她从幼儿园回家,不洗手就要吃东西,我没有答应,她就大发脾气,把我的书都扔到地上。当时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吴老师生病住院已一月多了。开学几天来,同学们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着她。教师节这天一放学,明洁、殷红和汪彬决定代表全班同学去医院看望吴老师。可等他们到医院一看,吴老师已经在上午出院了。于是,三人带着礼物,向吴老师家跑去。“叮咚,叮咚!”门铃响了。吴老师一开门,就看见三个人站在门外。吴老师问:“你们怎么来了?”她们几个二话不说,拉着老师进了屋。明洁找来一条手绢,蒙着吴老师的眼睛,说:“您等等,老师。”然后,三人各自从书包里拿出小饰品,来装饰吴老师家。一刻钟工夫,她们就准备好了。“好了,老师。您看看。”殷红拿下手绢,对…  相似文献   

13.
刘军海  邹江 《广西教育》2012,(36):62-63
“吴老师像我们的妈妈。”“吴老师像我们的朋友。”“做吴老师的学生很幸福!”孩子们口中赞不绝口的吴老师究竟是谁?她有怎样的魅力,竟赢得了每个孩子的爱戴与尊重?为了揭开这个“谜底”,近日笔者走访了这位对学生们来说亦师亦母的老师——玉林北流市陵城小学教师吴健宁,一探她“虏获”学生的“芳心”的秘诀。忙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14.
每一位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人几乎都熟悉吴正宪老师,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她的数学课,她的数学教育工作站,在小学数学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吴老师在数学教育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貌不惊人的吴烁奕老师是我一、二、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班级的班主任。她讲课语言准确生动,声音抑扬顿挫,情感真实动人。她的课具有磁铁一样的吸引力,使以前不喜欢语文课的我慢慢地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吴老师不但用五花八门的新教学方法令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且她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上任不久,吴老师就露了一手——“小组评比”。这是吴老师用分数来激励学生的“招”。瞧,四个组的同学都在为自己小组的分数而努力。随着评比栏上各小组加减分的升降,不知不觉中,班级的面貌焕然一新,几星期后,我班的纪…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教师节,刚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张鹤仪给母校合肥一中历史学科高级教师吴晓云老师寄来一张自制的“另类”贺卡——特级教师证书。张鹤仪说,在一中,好几位特级教师教过我,认为吴老师肯定是特级教师,可她说不是的;但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17.
认识吴群老师,是在2004年课标语文A版教材研讨会上,吴老师作了一个发言——《利用网络论坛,开辟语文教研新天地》。她讲的是网络教研的事,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位老师中,能够开展网络教研的还很罕见。吴老师的发言让老师们耳目一新,也使我眼前一亮。吴老师是一个痴心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人。在学校从事语文教学15年,在语文教学上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一直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2002年到岳阳楼区教育局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后,她把眼光从一个班、一个学校投向了全区,一直琢磨着怎样开展区域性的教研活动,怎样让全区的语文老师都成长起来。老师们…  相似文献   

18.
柳永忠 《教师博览》2005,(12):50-51
哭着讲故事的老师 小学一年级时教我的那位女老师虽然早已经不做教师了——到后来我才知道她当时只是代课老师——但却久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中.留在我们好多同学的记忆中。同学见面的时候.只要说起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说起她.大家都清楚地记得她姓吴,都记得她是个很会讲故事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幸聆听了北京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两节示范课,领悟到她卓尔不群的教学技艺。特别是吴老师在课堂中适时运用学生之间以不同意见展开相互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更让人回味无穷。片断一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时,吴老师出示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提问:这个物体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请根据特征判断。(学生出示反馈牌)持两种意见的人数约各占一半。这时,吴老师请双方各出一名代表谈谈为什么这样判断。(认为是长方体的同学为正方,认为是正方体的同学为反方。)正方发问:“我想问对方一个问题,正方体具…  相似文献   

20.
我们是钢丝     
3马掌钉到了马腿上吴老师皮肤挺黑,吴老师牙齿挺白,吴老师很会讲话,吴老师很爱运动,吴老师很帅……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吴老师是一名老师,老师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