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杯芳烃是一类新型的超分子受体分子。杯芳烃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应用已深入到仿生、催化、冶金和化工等领域,并将在科技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6SrDNA序列分析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16SrDNA序列分析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及分子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6SrDNA既具有保守区域,又具有高变区域,是生物的种属鉴定和系统的重要分子基础,以16SrDNA为目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精确地揭示微生物种类和遗传的多样性,从而16SrDNA序列分析成了微生物分类鉴定主要依据。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的限制,操作方便、检测快速准确且灵敏度高,已被广泛应用到菌种鉴定、群落对比分析、群落中系统发育及种群多样性的评估等领域,是一种客观和可信度较高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3.
瓜环主客体化学的现代分析检测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分子化学或者主客体化学作为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主客体化学中。瓜环作为一类新型笼状化合物逐渐成为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主客体作用模式多样化,作用机理复杂化,探讨主客体化学的现代分析检测手段纷繁不同,可以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热重法.差热法、核磁共振技术、电化学方法、红外光谱法,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等现代分析检测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探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模式、机理、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等。现代分析检测手段的研究发展与应用,使主客体化学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烷基硫醇、巯基烷基磷酸基和羟胺基分子与Au、Ag、Ni、Pa、Pt、Cu等基底通过S-Au键等作用,在光滑的金属表面以稳定的化学吸附形式可以形成稳定有序的自组装膜(SAM),该自组装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序性及结构可控性,因而在分子电子学、材料科学以及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解决以自组装为基础的有机功能材料存在的结构缺陷问题,需要发展更有效的自组装途径,结合无机纳米材料和有机化合物,尤其是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将是配合物自组装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细胞穿膜肽S4(13)衍生物可以作为药物载体携带核酸分子进入细胞从而发挥治疗作用,在抗肿瘤靶向治疗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其穿膜机理目前尚不明确。采用分子模拟方法,分别搭建单个及多个S4(13)在不同的质膜和水溶液中的模型,结合常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增强采样模拟,通过轨迹分析探究单个及多个S4(13)与不同质膜的作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单个S4(13)分子与细菌质膜的相互作用比与真核生物质膜的更强,而在水溶液和真核生物质膜模型中,多个S4(13)分子则倾向于聚集形成四聚体,表明其穿膜机理与四聚体胶束结构有关。本项工作从分子层面上探讨了细胞穿膜肽S4(13)的穿膜机理,为S4(13)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激与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应激与免疫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作了系统的综述与分析,结果发现:应激与免疫的研究现状已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适度的应激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过强、持久的应激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使机体对细菌、病毒甚至恶性肿瘤的抵抗力下降。如何减少对机体有害的应激的发生,以及如何使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肥胖与运动减肥机制的研究历来是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肥胖基因 ( ob gene)的发现与克隆使肥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时代 ,也为运动减肥机制的探讨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关肥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进展很快。肥胖基因(ob gene)及其产物瘦素leptin的发现与克隆使肥胖病因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时代,也为减肥机制的探讨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制备原理、制备方法及理论模型。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其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独立学院基建工程领域廉政风险防控进行研究,能够有效规避廉政风险,提高独立学院基建工程领域整体素质。文章主要分析了独立学院基建工程领域廉政风险点;分析了独立学院基建工程领域腐败的原因,主要包括腐败动机、公共权力和腐败机会;分析了独立学院基建工程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对策,包括制约权力、端正动机、减少机会等方面。通过对独立学院基建工程领域廉政风险及防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预防贪污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第一过渡周期金属离子配合物、Ru和Os配合物、金属卟啉和金属酞菁等配合物在金属电极表面的自组装以及镧系金属配合物等对金属纳米粒子的自组装技术修饰研究,拓展了配位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尤其在发展新型传感装置与固定并保持包括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生物活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金属络合物固定金属蛋白的超分子性和金属纳米粒子与酶的结合以及无机及有机化合物的复合材料将是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大数据时代下,学习分析成为目前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学习分析研究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该领域存在定位不清,概念泛化等问题.为了明确学习分析的特点,区分学习分析与其他研究领域的关系,本文从学习分析的概念、要素与过程出发,结合文献和实践分析了学习分析的特点及其与其他研究领域的区别.本文认为学习分析有着“面向大数据”、“混杂性”和“分析相关关系”的大数据特征,同时由于分析对象是教育系统这一复杂、特殊的系统,学习分析是以现有的教育理论、规律为基础, “学习者分析”为核心的一个应用性的领域.它与大数据处理技术、教育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传统的研究领域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提出的学习分析的特点与区别,为明确学习分析的研究领域与边界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分子有效直径对范德瓦尔斯气体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述了范德瓦尔斯气体的理论研究目前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范德瓦尔斯气体常数a和b与分子有效直径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分子有效直径对范德瓦尔斯气体常数a和b的影响途径;分析了范德瓦尔斯气体的内能、熵、热容量随分子直径大小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在体育运动中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近年来,基因工程在杰出运动能力相关基因研究等方面有进展,并推动了体育相关学科领域如运动医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统计分析、逻辑思考等方法对1981-2010年自组织理论在我国体育科研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30年来我国体育研究领域共发表193篇自组织理论应用的论文,分别应用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体育赛事、体育管理等领域,并且呈现出不同领域分布不平衡、各种理论应用亦不均衡的特点。在对我国体育科研中运用自组织理论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不足分析后,又提出了一些建议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第四十届美国运动医学年会学术论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第40届美国运动医学年会上报告的一些较新的研究内容,这些研究基本上反映了目前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动态。全文分为运动与细胞和分子机制、运动与免疫、运动与骨骼肌、运动与内分泌、身体成份与体重控制和运动训练与衰老等6部分。  相似文献   

17.
以2,4′-聚噻唑,聚噻吩以及噻吩噻唑两嵌段聚合物分子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分子极性对分子结器件的电输运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噻唑单元在输运方向上存在分子偶极矩,从而导致在含有噻唑单元的2,4′-聚噻唑和噻吩噻唑两嵌段聚合物的分子结中产生电流整流效应.两种分子结的整流比率分别达到38(2.0V)和24(1.4V).通过对外场下能级的偏移和分子轨道在实空间扩展性变化的分析,对分子结中整流现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体育类博士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研究领域的新思维、新方法及前沿性问题。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博士论文数据库收集相关数据,对我国1989~2012年的985篇体育类博士学位论文从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单位、发表年度、专业类型、博导以及关键词等角度进行深度的分析;利用关键词词频分析与共词分析绘制共词网络知识图谱;回顾和总结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特征,揭示了我国体育学博士论文重点研究领域的全景,以期望对今后的研究和博士生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组学、营养基因组学等新兴学科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应用,并迅速成为营养学研究的新前沿。应用营养基因组学建立运动员营养素利用效率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将为更深一步认识运动过程中营养素如何影响代谢途径和机体稳态控制,发现与营养有关分子调节与基因型的关系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重点介绍营养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与内容,并对其在运动营养学领域中的研究趋势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归纳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990-2003年发表在我国中文体育类13种核心期刊上的艺术体操理论研究的论文进行归纳、分类,从基础学科、教学与训练、社会科学及其它等四个领域的角度对我国艺术体操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分析了理论研究中的空白及需要深入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