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的永州媒介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媒介形象是地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内容,它直接影响到地区外部投资者、游客以及内部市民的态度评价.文章以湖南省政府网站<红网>和<湖南日报>为研究对象,认为红网对城市信息的"把关"与<湖南日报>是基本一致的,同时认为在如何发挥电子媒介的独特优势方面还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2.
自1995年以来,媒介批评逐渐成为我国学界关注的一个新兴领域.进入新世纪,媒介批评日益受到重视,出版了以"媒介批评"命名的专著与教材,如<媒介批评学通论>(刘建明,2001)、<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王君超,2001)、<媒介批评论>(陈龙,2005)、<媒介批评>(雷跃捷,2007)等.与此同时,新闻界办的专业刊物也积极推进媒介批评实践,<新闻记者>、<报刊之友>(2004年改名为<今传媒>)、<新闻界>等刊物自2002年以来先后开设"媒介批评"专栏.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杂志从2002年正式开设"媒介批评"专栏,对其专栏文章及相关的媒介批评文章进行研究,能总结、归纳出中国近几年媒介批评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新闻记者>杂志上所有的"媒介批评"专栏文章,并着重分析在此期间所有具有媒介批评性质的文章,以期了解该刊媒介批评文章的数量和比例、作者情况和主题分布.  相似文献   

4.
曹劲松 《当代传播》2007,(6):139-141
随着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政府信息传播与新闻传播已日益成为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研究热点.近几年来,大众传媒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推动下,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变化,政府如何在变化了的媒介环境中正确引导舆论、改进工作、树立形象,不仅是新闻与传播学界、传媒业界所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不少政府组织和官员为之进行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加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为例,通过分析<中国青年报>上塑造的残疾人形象,研究媒介如何全面准确地呈现残疾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批判语言学理论认为,话语具有社会实践功能,媒介话语不仅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还体现着媒介对客观现实的努力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必然体现出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球的体育盛会,也是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本文以<中国经济周刊>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为例,以话语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奥运报道的文本分析,揭示媒介如何对奥运活动这一客观现实积极建构,国家认同这一"潜台词"是如何借助媒介话语的文本得以表达和强化的.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伴随着广场舞在大陆城市的风靡,"广场舞大妈"逐渐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那么媒介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广场舞大妈"形象?这样的呈现是否合理?形象建构的背后反映出怎样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场舞大妈"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媒介报道为例,以"百度新闻"为搜索平台,通过标题关键词的抓取和报道类别的划分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近五年内<新闻大学>、 <当代传播>、 <现代传播>、 <新闻界>等期刊中相关媒介资本运作的文章为主要对象,辅之以报刊、网络上有影响力的文章,试图梳理近年来中国大陆媒介资本运作的基本研究状况,并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发现研究空白点,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在全球传播视角下,现代传媒对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具有积极影响,新媒体的多样性助推国际传播环境的变化。人物形象塑造在国家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要开展对外传播,人才是关键,关注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传播发展趋势及对外传播理论与和传播实践,研究媒介建构、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对外传播人才对国际传播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期“传媒大讲坛”从媒介建构、国家形象塑造及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刊出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江作苏教授等的文章《国家形象的官媒与民媒二元建构蠡谈》,文章以官媒与民媒两大类传媒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为主线,分析了两个舆论场的传播格局,深刻剖析了我国国家形象的媒介互补建构策略,对我国建构可操作的国家形象传播体系具体参考价值。《我国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高校的调查分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对外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新闻学博士侯迎忠等撰文,文章以广东高校为例,对广东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机制进行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进而对该省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缺陷提出建议,为我国其他省份培养对外传播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学者剖析深刻,思想深邃,其敏锐的学术视角、前沿的理论思维,相信对当前我国对外传播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构正面、积极的赛事与主办城市媒介形象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主要目的之一。主新闻中心是大型赛事最重要的非竞赛场馆,是媒体运行的神经中枢。主新闻中心为注册媒体提供工作条件和后勤服务,直接影响赛事报道质量与倾向性。因此,主新闻中心应该进一步确立"服务先于宣传"的国际理念,建立独立流畅的设备设施系统、提供标准的信息服务、打造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为大型赛事媒介形象的建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