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今年是第11个"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从规格、规模和参与度各方面都超过了往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阅读运动将世界读书日推向了高潮.2006"世界读书日"已经过去,本刊特约有关人员对这次活动的前后作一记述.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有两个耐人寻味的词汇:一个叫"表现",一个叫"表达".如不加以深究,两者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深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平地崛起并后来居上的现代化新都市,已持续举办21届的"深圳读书月",是其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文章简要回溯了"深圳读书月"活动的源起和发展,重点探讨了深圳如何为告别曾经的"文化沙漠"而不遗余力地探索前进,终于在2013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荣誉称号.同时总结了影响"深圳读书月"活动成功的基本要素,提出了其他城市可持续、高水平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可借鉴的三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我的名字叫"李鬼",虽然也是假氏家族中的一员,但我可不象假烟、假酒、假药、假币那样精于包装藏头缩尾,更不象电视片《水浒》中的假李逵那样被真李逵砍了脑壳.我的外表"朴实无华",看上去与"真李逵"一般无二.  相似文献   

5.
"新闻点",专业上即是"新闻由头",或者叫"新闻根据""新闻依据"."新闻由头"是新闻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方面. 党刊一直以来以报道党的建设大政方针政策以及党建工作经验和信息为主,和报纸、新媒体等比起来,仿佛新闻性不是那么强,需不需要找"新闻点",怎么找"新闻点",并没有引起多少重视.  相似文献   

6.
"知识工程"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图书馆实施"知识工程",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双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导学生借书、读书,很有必要.管书人应同教书人一道,研究现状、制定对策,通过扎扎实实的"双导",为高校育人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8.
不顾实际,说话、做事均以书上说的为准,古人称这种人叫"掉书袋". "掉书袋"的形式有种种,下面的几种现象最为常见: 一是咬文嚼字.有一书生赶路,遇到一条水沟,过不去.一过路人告诉他:一跳不就过去了吗?书生就做了个立正的姿势,双脚并拢同时往前一跳,不料就跳到了水沟里.路人见了很好笑,说:有你这样的跳法吗?你看我是怎样跳的,说着,双脚一前一后就跳过去了.书生看后怨怪说:这叫"跃",不叫"跳",我才是真正的跳呢.上你这回当,以后可不再上当了.  相似文献   

9.
谈现代图书编辑的"博"与"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川民 《出版科学》2008,16(1):14-17
现代图书编辑应该做到"博"与"专"的有机统一。要做到既"博"又"专",就必须读书、写书、评书。  相似文献   

10.
阿梅 《河北科技图苑》1999,(2):60-60,13
1998年12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对我国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巨大鼓舞与鞭策.视察期间,江总书记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对图书馆倡导读书、组织读书与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作为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并坚决贯彻执行江总书记的指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这里的"闲话",指的是<开卷闲话续编>这本书.先说"开卷".曾经是六朝故都的金陵南京,不仅是春风胜游之处,从来也是书香馥郁之地.如今但凡喜爱读点好书的文化人几乎都知道,南京有座气度不凡的凤凰台饭店.之所以说它"气度不凡",是因为这家饭店创办了一份名为<开卷>的读书杂志,免费赠给来店的客人和海内外的一些书爱者与文化人.  相似文献   

12.
当今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被看成是电视台收视毒药的电视读书节目如何生存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却在无边的"红海"里寻找到了宽阔的"蓝海",满足了渴望知识滋养的特定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我说"读书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的兴衰是与一个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的.在十年浩劫期间,只有八个样板戏与两三位作家的作品,对于这几本书也只能众口一词唱赞歌.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的春风开始染绿中国出版阵地,在新闻出版战线上也开始真正实行"百花齐放",报刊的"读书"版也就应运而生,图书评论也逐步引入"百家争鸣"的气氛.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书屋"三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在全国农村建设20万家"农家书屋",以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并逐步建立起为农民"出书、供书、读书、用书"的长效机制,让出版物发行网络延伸进村.这对广大农村和农民来说无疑是个特大的喜讯,更表明了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15.
雷锋的原名叫雷正兴,他1958年11月从湖南望城来到辽宁鞍山.参加鞍钢建设,并正式改名为雷锋.然而,雷锋刚改名时用的却不是先锋的"锋",而是山峰的"峰".  相似文献   

16.
把事情简单化或者复杂化都不太好,容易叫人看不清本质,找不着北. 前一阵雅典奥运赛场风起云涌,国内媒体硝烟弥漫,正所谓"会看的看门道儿,不会看的看热闹",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的,都尽量叫你过一把儿视觉大餐的瘾.  相似文献   

17.
问责"烂书"     
由部分媒体读书版记者和书评人举办的"年度烂书榜",已经评过了四届.2009年有8种书上榜,今年1月,网上还评出了"新中国60年10本最差图书".对于被评出的所谓"烂书"或"最差图书",一直争议不断.批评者认为其中有些书,"就是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蛙鸣般的自我膨胀","诱人的奶泡下却是毒害人思维与常识的化学药品".而被点名的上榜人,则根本不屑一顾,讥讽那些评委"有眼无珠","满嘴喷粪".在当事双方之外的一般入,也是见仁见智,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18.
从2011年3月7日起,齐鲁晚报"今日济南"板块多了一个"奇怪"的栏目,那就是每周一的"杠子头",到12月12日,已"杠"了37期.为啥叫它"杠子头"?栏目有啥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书为何越来越"难读"?——对时下"书个子"等的感受与感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喜欢读书,也算读了几十年的书,而近年来感觉"书"(这里的"书"指纸质图书和纸质期刊)越来越难读."书难读",不是针对书的内容和表达而言的,而是针对书的编排设计而言的.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圈里,常可见两种人:一种人,手头似乎有写不完的素材,稿件频频见报;另一种人,老觉得没啥可写的,常找领导要"题目",甚至手抄改编现成东西.人们管这种人叫"穷"记者,而称前者为"富"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