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中职学校招生形势的困难,学生管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些中职学校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出现了“睁只眼闲只眼”的现象,在处理违纪学生时有后顾之忧,处分力度不够,处分不及时,导致了学生质量的下降.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中职学校必须从“重视招生数量”转移到“重视培养质量”,严肃对待处理违纪学生.  相似文献   

2.
徐曼曼 《教育》2012,(34):23
学生:老师,学校让抽烟吗?教师:不允许!学生:那犯烟瘾怎么办?教师:偷着抽,千万别让老师抓住!学生:学校让搞对象吗?教师有点不耐烦了:你是来学习的,还是来搞对象的?学校不允许学生搞对象!学生又问:打几次架学生才会被开除?教师回答:打一次架就开除!以上是某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有人把中职学校的学生叫做"剩生",也就是各类学校招生后剩下来的那些"没人要"的学生,中职学校要让这些"剩生"进得来、留得下、学得好,  相似文献   

3.
育人为主 缓行“开除”——对中学生违纪处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经常发生学生严重违纪现象,如打架斗殴、酗酒闹事、盗窃、发生不正当关系等,以致于达到校方认为非开除这些学生不可的地步。开除这些学生,多少年来几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事也凑巧,就在笔者写此文之前,同事们就对未成年学生开除处分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为了净化校园环境,加强学校管理,应当开除这些学生;第二种观点认为,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允许开除那些违纪学生,应在校再教育,而高中阶段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以开除学生;第三种观点认为,不管学生属哪个阶段,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均不应开除。笔者观点倾向于后者。因为,是否要开除一名学生,尤其是未成年人,不单看是否净化校园环境,是否受义务教育的要求,更重要的要从教育本身的角度出发加以研究。本文拟从中学生严重违纪产生的原因,开除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作出肤浅的认识,希能抛砖引玉,引起教育同行们的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殷利 《职教通讯》2019,(24):63-67
学生违纪处理是"双元制"校企合作育人中学生管理的基本工作,基于信息化的校企协同审议将学生违纪分成五个类别(违法、学校教学违纪、学校操行违纪、企业教学违纪和企业操行违纪)、七个处分级别(从通报批评到开除学籍),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校企有关人员按照管理流程参与审议。以此推动"规则→流程→制度→标准"的审议体系建设,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生往往学习无目的、纪律观念淡薄,经常出现违纪现象。文章在分析中职学生违纪主客观原因基础上,从学校管理、专业科管理、班主任管理等方面探讨违纪学生的教育与转化。  相似文献   

6.
衣达 《教书育人》2012,(25):16-17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西平南实验中学近日开除20多名带手机进课堂的学生。这一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学校称禁止学生带手机是学校校规,学生也签订过《承诺书》,开除学生合情、合法、合理,合乎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有网友对学校的开除处分表示愤怒,质问道:"单凭带个手机进课堂就给予开除处分,对于一个不满18岁的孩子而言,不仅仅是侵犯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更重要的是这必然会沉重地打击他们幼小的心灵。"一时间,中学生能不能带手机,成了大众热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怎样处理严重违纪甚至违法的问题学生?开除或劝其退学是一种常规的处分方法。但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开除或劝其退学这种处分方法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对情节较轻、初次违纪的学生采取服务消过的管理模式,以更好地实现"教育与处分相结合"的育人理念。这一模式在教育违纪学生、有效预防和降低学生违纪的重复发生率等方面取得了实效,成为实现学校管理育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几乎每所学校都有校规。在学校对违反校规的学生的处分中,最严厉的一种是“开除学籍”。然而,在教育越来越接近市场的今天,在人们开始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时候,一些学校因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而招来了麻烦,甚至引来了官司。而在这些麻烦、官司中,学校有时甚  相似文献   

10.
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工作实践中,有一种很深的体会,就是职校学生管理难,职校中的违纪生管理更难。这里指的违纪生主要是指受过学校处分、学习能力、思想道德行为都较差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如果采用常规的教育模式,其结果是要么中途自动退学,要么在违反校纪校规后受学校的处分退学。结果都一样,流向了家庭,社会.给家庭、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压力。这些学  相似文献   

11.
张晓韵 《教师》2019,(2):59-60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中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和中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城镇乡村,重视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好地建立和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整体的素质,对其未来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拥有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个人职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其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中职学校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正确地引导和疏通,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笔者通过对所在中职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初中,学习基础和考试成绩基本属于中下等,本身缺乏自信,文化课学习成绩不佳导致了学习专业课有很大难度,又因为他们在原有学校已经养成了懒散的习惯,缺乏远大理想,缺乏自立能力,利己主义严重,且由于他们处于生长期,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学习、生活诸多烦恼积压在心内,产生了不必要的焦虑、孤僻、自暴自弃等诸多心理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中职学校教师在工作中更要坚持教育原则,采用多种教育手段,科学实施,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升学、父母期待、人际交往等,而学生的抗压能力有限,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与普通高中生相比,更加容易出现自卑、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这对于他们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社会各界和中职学校应加强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并制订对策来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提升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26):129-130
由于中职学校采取了"以就业为导向"和"2+1"的办学模式,压缩了对中职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在不增加学校教育投入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社会教育方式培养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力求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怎样处理严重违纪甚至违法的问题学生?开除或劝其退学是一种常规的处分方法。但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开除或劝其退学这种处分方法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体可分为非学校教育教学原因和学校教育教学原因两类。非学校教育教学原因:一是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中途退学;二是学生到中职读书只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三是学生受不了学校管理制度的约束中途退学或严重违纪受处分退学。据统计,这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大工程,而教育违纪学生则是此项工程中的难点。尽管违纪学生只是极少数,但其转化工作却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这部分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前途,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班风、系风乃至校风的改善与提高。如果对违纪学生教育不当,那么当他们步入社会后可能会犯更严重的错误,甚至会触犯法律、危害社会。因此,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工作不但要重视,而且要做好、做实,使学生在接受学校处分后,正确面对现实,以免一错再错。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及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由于受到宗教传统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对中职学生的严重偏见,认为中职生的素质差,很多人都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中职学生,认为中职学校招生对象都是在他们看来的所谓的差生。在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职业学校在教育上和管理上就比较困难。因此,如何帮助和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而且该阶段学生对于学生性格塑造和培养至关重要,适度的挫折教育对学生成长和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中,首先从自然、社会、教育、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方面对学生遭受挫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中职学生"挫折教育"角度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中职学校加强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性措施,具有一定的实际教育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94):164-165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的特殊性及外部环境的多变性,使得他们存在不少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教育理念,本文试图阐述如何以人本主义教育观引导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中职学生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