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给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教育方针指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念是小学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  相似文献   

2.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给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教育方针指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念是小学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劳动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创造生活,也改变着未来.就业创业课程引领学生思考面向社会奉献自身价值,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融入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模精神等,能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分析新时代青年劳动观教育的具体要求及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对新时代青年劳动观融入就业创业课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的教育。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快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加之家长对学生的溺爱,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不爱劳动.劳动观念差:不会劳动,劳动技能低;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浪费、破坏现象较为严重。过去“爱劳动、会劳动、懂珍惜”是农村学生的最大优势特点,现在正逐步丧失。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小培养幼儿自信、自立的精神,树立爱劳动的观念,我们对中班幼儿进行了一系列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教育活动。一、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为了让幼儿认识劳动的意义,知道劳动创造了世界,我们组织幼儿参观了面粉厂、服装厂、玩具厂、建筑工地等场所,让幼儿具体了解工人的劳动内容、劳动态度以及他们的劳动与人们的关系。参观过后,我们组织幼儿讨论:点心、衣服、玩具是谁做出来的?高楼大厦是怎样盖起来的?工人是怎样进行劳动的?接着,我们通过讲述《勤劳人和懒惰人》、《勤劳的小蜜蜂》、《小红花找朋友》等故事,使幼儿知道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棉花是什么?不就是白白的、软软的一团团农作物嘛。棉花能做什么?毛巾、衣服、床单、被褥……除此之外,棉花还能做什么?你知道吗,纯棉牛仔布能防污、防水,棉纤维还能作为建筑材料用于房屋搭建,甚至连灯丝都含有棉的成分……棉在未来还将可能成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食物和能源。"活"在棉花里在地球上,棉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除了南极洲,其他各大洲都有棉的身影。人类使用棉花作为纺织原料,已  相似文献   

7.
本班共四十二位小朋友,年龄都在六岁左右,其中工人子弟六人,农民子弟八人,职员子弟七人,商人子弟廿一人。他们活动能力很强,特别是工人农民的孩子,都很爱劳动,但一部分商人、职员子弟,劳动观念较差。根据这种情况,上学期以来,我们开始注意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问题.我们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是:  相似文献   

8.
新办工科专业生产实习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实习是工科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一次预演。学生以工厂技术人员助手、车间操作工人、生产管理人员或质量检验人员的身份参加企业生产和管理工作.在实习中深入实际,获取直接知识。生产实习作为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生产实际、熟悉生产过程、掌握生产基本技能、应用和巩同所学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措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锻炼独立工作能力.树立学生吃苦耐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能培养学生劳动的观念、安全生产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相似文献   

9.
薛琴 《江苏教育》2000,(6):20-22
一、调查目的 江泽民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有这样一席话:“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事实证明,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的感情,是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塑造人类灵魂的劳动,因此是一种特殊复杂的劳动。它的特殊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第一,从劳动的对象来看,教师的劳动对象不象工人制造机器、农民生产粮食那样,即不是物质资料,而是活生生的人——受教育者。第二,从劳动的自身过程来  相似文献   

11.
劳技素质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获得从事自我服务、社会公益、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初步经验,掌握简单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的生产技能.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并树立现代意识,即:树立现代认知观念;培养信息意识;树立新型师生观;强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观念;提高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学阶段,怎样认识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要深刻领会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观念上,树立协同渗透劳动教育的思想,成为班级劳动教育资源的整合者和建设者;在实践上,创造机会,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途径,同时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术水平;在评价上,突出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让学生成为一名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学习农业科学知识。但是,目前多数农村中学仍然没有进行农业科学知识教育。我认为,农村中学应当努力培养有农业科学知识、热爱农村的新农民。要达到达个目的,农村中学有必要开设“农艺学”。农艺学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农业科学知识的理论教学,二是农业实验和生产实践。农艺学的教学要做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首先,必须使学生受到热爱农业的教育,增强劳动观念,产生热爱农村的情感。这是农村中学极其重要的思想教育,也是农艺教学的首要任务。例如教师在传授棉花的“一株双秆”等知识时,给学生介绍创造这一成果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动人事迹。结合教学,使学生懂得,随着生产者知识技能的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将日益得到改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其次,农艺教学要联系实际,给学生传授农业科学知识。农业科学知识是由许多自然科学知识综合而成的。如我们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要全面贯彻执行好这一方针,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对学生施以劳动教育。不久前,《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题为《21世纪谁来当工人、农民?》的词查报告。广东省、湖南省的一些单位作了些调查,结果没有人愿意当农民,当工人的也很少,只有百分之一二。将来社会越来越发达,没人当工人、农民怎么行?当然,将来的工人、农民跟过去的工人、农民是不一样的。文化程度、科学技术素质要高得多。将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人口比例会下降,但是无论如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改变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现状,劳动教育必不可少.高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树立理想、设定生涯规划的重要节点.高中提倡素质教育,要培养素质全面的学习型人才,那么劳动教育就应贯穿高中教育的始终.为提高高中学生实践物化、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树立其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其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9.
我县是产棉区,我们曾指导儿童在学校里的实验园地上种植棉花。儿童知道棉花是工业上的重要原料,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必须大量增产棉花。这样做,可以使他们了解棉花的生产过程,学会种植棉花的方法,获得农业生产劳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知道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也需要文化科学知识,以期提高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何东昌 《上海教育》2007,(2A):29-30
实施素质教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对学生施以劳动教育。不久前,《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题为《21世纪谁来当工人、农民?》的调查报告。广东省、湖南省的一些单位作了些调查,结果没有人愿意当农民,当工人的也很少,只有百分之一二。将来社会越来越发达,没人当工人、农民怎么行?当然,将来的工人、农民跟过去的工人、农民是不一样的,化程度、科学技术素质要高得多。将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人口比例会下降。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缺少工人、农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