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建立新的中考科目设置方案考试科目设置失控是现行中考标准质量控制缺失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导致中考组织者成为集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一身的评价者,滥用中考制度所赋予的权力,使中考丧失了为改革基础教育系统运行实现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功能。从中考制度方面分析,导致对中考组织者权力失控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没有建立有效的价值主体监督评价主体工作的机制,中考组织者不需要对中考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负责,导致中考最关键的——中考标准成为中考组织者的标准。于是,现行中考出现了一种评价主体限制和规定价值主体,价值主体对评价主体绝对服从,价值主体成为评价主体的价值客体的奇怪现象,这导致中考无论是从科目还是到内容都不具有教育系统自我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 建立新的中考科目设置方案 考试科目设置失控是现行中考标准质量控制缺失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导致中考组织者成为集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一身的评价者,滥用中考制度所赋予的权力,使中考丧失了为改革基础教育系统运行实现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功能。从中考制度方面分析,导致对中考组织者权力失控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没有建立有效的价值主体监督评价主体工作的机制,中考组织者不需要对中考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负责,导致中考最关键的——中考标准成为中考组织者的标准。于是,现行中考出现了一种评价主体限制和规定价值主体,价值主体对评价主体绝对服从,价值主体成为评价主体的价值客体的奇怪现象,这导致中考无论是从科目还是到内容都不具有教育系统自我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行中考科目设置问题的实质是:在较多的学科中,选择可以作为测量标准的教学内容,并以其测量结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和选拔的标准。这种选择,既对初中和初中后的各类学校的教学工作有重大的影响,又对初中毕业后就业的学生的知识构成有重大的影响。事关重大,值得认真研究。当前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有:考试科目的增减和科目间权重比例的调整。但在具体考试管理中,增加考试科目会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减少考试科目或不科学的确定各学科的权重比例,必然导致偏科现象的加剧。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中考科目的设置问题上,应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向中考科目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科目设置与内容的改革一直是中考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探讨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对于顺利推进中考改革,深化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改革和发挥中考效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考试学等角度来阐述中考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并从中考科目设置的依据和原则上提出了中考科目设置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2):192-192
2010年,云南省首次将中考命题权全部下放到州市,经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16个州市结合本地教育实际稳步推进中考改革,为全面实施初中教育评价制度实现了平衡过度。按照云南省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方案,2010年实施的中考命题权下放,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抓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发展的抓手,以引导基层学校、教科人员、一线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全面完成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化学)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物理、化学课程的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但目前不少地区的中考科目评价设置由于明显重文轻理,加上社会浮躁和功利思想的影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使现行的中考理化等级制评价体系已成为制约中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科学素养的其中一个重要瓶颈。因此,研究较科学、有效的中考理化学科的评价体系并加以尽快完善,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发展面临巨大困难,主要是人们对地理教育认识不足,中考科目设置不合理,农村初中地理师资缺乏,教师业务水平较低等原因,严重制约了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的发展,针对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重新认识地理教育的重要意义,改革中考科目设置,培养地理师资,解决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正初中生物是一门非中考科目的必修学科,在初中阶段,设置在初一初二两个基础年级,并在初二下学期期末阶段进行学业水平测试,会考会设置不同的等级,等级的好与差将会作为录取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的一个依据或门槛,也会作为学校教育质量考核的一个环节.鉴于生物不是中考科目,生物专业老师配备不足的现状,学生在初一时候的生物学习都处于比较怠慢的状态,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程度上的欠缺也决定了很多学校的初一生物  相似文献   

9.
结合美、英、日、印四国的相关做法和经验,从理念、技术和制度层面分析我国中考改革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认为中考改革应将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中升学选拔功能合二为一,更加注重导向作用。在科目设置上,可以考虑设置综合科目和选考科目;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允许探索提前考试和同一科目多次考试;在成绩评定和结果呈现上,应鼓励地方探索采用等级制。应在明确考试主体的基础上,提供专业化的考试服务,完善考试招生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成为中考科目之一的背景下,体育教学中存在应试教育、训练式教育、突击式教育等误区。要走出这些误区,应扩大考试范围,增加技能考试,完善体育中考评价体系,确保学生每天锻炼时间。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物是一门非中考科目的必修学科,在初中阶段,设置在初一初二两个基础年级,并在初二下学期期末阶段进行学业水平测试,会考会设置不同的等级,等级的好与差将会作为录取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的一个依据或门槛,也会作为学校教育质量考核的一个环节.鉴于生物不是中考科目,生物专业老师配备不足的现状,学生在初一时候的生物学习都处于比较怠慢的状态,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程度上的欠缺也决定了很多学校的初一生物课程无法达到课程预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由于国家长期对高校专业设置实行统一计划、高度集中管理,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国家应逐步下放专业设置权,让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实行多样化的专业设置方式,有效拓宽专业化的形式和途径;改革专业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专业设置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对口单独招生考试科目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设置比较科学的考试科目,使这一招生考试制度更好地为中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一、目前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科目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由于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规模较小、发展速度缓慢,目前,各省、市、自治区对口单独招生考试科目设置没有统一的模式,尚在不断改革和摸索之中。对文化课考试有的采用普通高考的办法,有的仅对语文、数学或再加一门外语单独统一命题考试;对专业课实行一至两门单独统一考试或由学校自行组织考核,甚至…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非中考科目本应与中考科目平起平坐,不分你尊我卑,共同奏响大教育体系的最强音。然而,由于受中考指挥棒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目前各地非中考科目的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夹杂着各种不和谐的音符,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记者徐光明) 记者从省中招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我省中招招生学校有更大的空间和主动权, 中专实行自主招生,成人中专可以免考入学, 中考不再加试体育,中考考试科目设置和分值作了调整。 根据省教育厅、省体育局转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实施办法》的要求,积极推动全省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今年开始,原则上不再另行组织中考体育加试。 全省中考考试科目设置和分值做出调整。在南昌、宜春、赣州试行中考“理化实验操作”,以及赣州市试行“史地生综合科目”考试的基础上, 在全省逐步扩大试行范围, 积极…  相似文献   

16.
李余芳 《考试周刊》2010,(56):162-163
长期以来,历史学科都被作为传统的学科来开设.然而由于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及我国教育模式的影响,历史学科始终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说历史学科不重要,它又是作为必修科目来设置的,并且无论是中考、高考都占有一定的分值(高考理科生除外);  相似文献   

17.
赵丰 《中学教学参考》2010,(33):104-105
劳技学科为非中考科目,其师资力量薄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学科的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由于学习的专业性,他们对教育教学理论及本专业知识已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具备了进行本专业教学的能力。由于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目前师范院校没有劳技专业,  相似文献   

18.
目前,从各地的中考内容来看,一般主要包括中考统一考试科目、学校考查科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由于一些地方用应试的眼光来对待考查科目的考查,使考查逐渐流于形式,从而使考查科目  相似文献   

19.
目前,从各地的中考内容来看,一般主要包括中考统一考试科目、学校考查科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由于一些地方用应试的眼光来对待考查科目的考查,使考查逐渐流于形式,从而使考查科目逐渐沦为"花瓶".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南通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的试点地区。历史学科的中考改革是南通市中考改革的缩影,虽然从列为中考科目至今只有六年,有争议、有缺憾,但渐趋成熟。中考还将继续,课改也将继续,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让历史中考与课程改革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