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杰出的代表人物,文学成就不相上下.但在柳宗元生前身后,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抑柳扬韩"的事实.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抑柳扬韩"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我们正确评价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纠正人们对柳宗元的偏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通观"论语"时期林语堂的散文主张,其核心就是他推崇备至的幽默散文观理论.这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有其深刻的文化历史原因,不仅是因为他受到中外小品文的双重影响,而且还与其政治信仰、文学主张相投合.这种幽默散文观,包含了他人格与文格、生活与艺术相融合而形成带有中庸文化色彩的本质,对言志派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何珞 《现代语文》2007,(5):22-23
《庄子》散文中创设了丰富多彩的“趣”,其“趣”把道和人的关系扣得紧紧的,是对“道”的诗化的显现,又形成独具魅力的审美风范。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一生命运多舛,仕途不顺,发愤写文,著作颇丰,名列唐宋八大家,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文章于短小隽永的语言中独具一种"渊深峻洁"的美学特质.本文将以审美视角,从描写对象、感情抒发、语言特色和文章结构四个方面阐述柳宗元散文的"渊深峻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的散文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后人也将其定位在"唐宋八大家"之中。柳宗元散文形式是多样的,包括论说、传记、游记、寓言。虽然柳宗元的传记散文篇幅不多,但是正是这为数不多的作品,却给后人独立创作的人物传记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在《非〈国语〉》中,从义理的角度具体在以下方面伸长了大中之道:首先,在道德伦理领域,柳宗元认为,礼、信、忠、贤、孝等均本于大中之道;其次,于治道方面,发挥了大中之道中行仁义之德政的政治主张;另外,还主张崇礼明法之治道。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散文创作领域,汪曾祺和贾平凹的散文呈现出相近的皈依传统的古典倾向,恢复了散文表现个人趣味的关学品格。在对趣味的讲求中,除尚雅倾向外,两人的散文还难能可贵地表现出一种"还俗"的姿态,在对民间"俗趣"的摹写中,实现了平民与文人之间的角色转换。这种转换是明清小品及"五四"散文的影响、雅化的社会生活与文学传统的"断裂"、新的世俗化要求的出现等原因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高启是明初的著名诗人,并不是一位散文家.但他的一生写有许多散文,而且其散文师承孟子、韩愈、苏轼等人,其政论文有股浩然之气,而且说理透彻.其传记散文形象鲜明,感人至深,富有新意.其游记散文语言优美,给人以艺术享受,也大有柳宗元游记散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通观“论语”时期林语堂的散文主张,其核心就是他推崇备至的幽默散文观理论。这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有其深刻的文化历史原因,不仅是因为他受到中外小品文的双重影响,而且还与其政治信仰、文学主张相投合。这种幽默散文观,包含了他人格与文格、生活与艺术相融合而形成带有中庸文化色彩的本质,对言志派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彭匈散文的幽默特色表现为一种学者高层次品味的“雅”和天性温厚所体现出来的浑然本色。这种“雅”“趣”兼具的美,受惠于梁实秋幽默散文学者加绅士的雅隽风格和丰子恺幽默散文的率真品质。在当下消费文化泛滥,插科打诨的庸俗笑话横行的语境中,其散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12.
陆迎真 《文教资料》2006,(35):91-92
山水散文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是柳宗元在散文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审美结晶。他用精练的文笔和清峻的语言,显示小山小水独特的风貌:形象清丽,色彩清雅,乐音清幽,舞姿清灵,浸润了柳宗元对山水自然美的独到的审美思想和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3.
"语丝体"散文是1920年代现代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话语的成功实践.在新文化运动陷入低潮与知识分子思想阵营走向分化的"后五四"时期,语丝同人显示出对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革命的继续坚持,这一点直接决定了"语丝体"散文主体话语的抵抗色彩.周氏兄弟作为语丝领袖,源于<新青年>时期文学革命身份的认同,使他们的"语丝体"抵抗话语在社群同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成为集中表现.作为一种理性的拒绝与批判,"语丝体"散文的抵抗式话语在制胜论敌的同时,还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由启蒙主义者向个体言说者过渡的姿态,成为其寻找确认自我、呈现生命本真的通途,"语丝体"散文主体话语的意义功能与力量价值也因此更为丰厚深远,从而使之具备一定的超越性质.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考题     
个性和风格,在散文表现中更直接、更鲜明。散文的散,也表现繁纷多彩的个性和风格,唐代韩愈散文结构谨严、刚健宏伟、气势雄壮,柳宗元在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上又推进了一步,它的论文有严密逻辑性,笔锋锐利,开阖宏肆,富有战斗精神。杂文和寓言深刻而幽默。击中要害,有极强的批判性,山水游记细致真切,富有诗情画意,为新的山水游记创作奠定了基础。欧阳修散交成就也很高,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的文章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而<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在这篇不到200字的作品中,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并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隐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与景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集中表现了柳宗元既忘情于山水又抑郁苦闷的矛盾心情.  相似文献   

16.
李波 《华章》2012,(33)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永州八记”最主要的特色抓住了各自的景物特点,描绘出了意境,抒发了柳宗元为“僇人”一来壮志难酬的痛苦心情.《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不仅写出了山水的特征,而且写出了西山的神韵,更写出了古代知识分子在苦闷彷徨中的“自我”形象,他不同与西方人和现代人在散文或诗歌中所表现的“自我”.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的《小丘记》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写于作者被贬官之后,同为古代山水散文佳构。但由于两位作者的遭遇和性格的不同,写作时情态各异。作品所呈现的美学风格也各异其趣。将二者作一对比剖析,从中可了解柳、欧山水散文各自的一些美学特征。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而遭败,由利部员外郎一贬再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在当时为边远荒僻之地,司马,是一个无权也无事可做的闲置官,这对一直仕途得意、很想做一番事业、急于建功立业的柳宗元来说,不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此时,他心中忧愤难诉,只有“自放山律中,其n至厄郁积…  相似文献   

18.
当代彝族散文创作虽然在许多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在文学观念、审美精神和文体样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到传统写实观念的禁锢,导致其文体样式的陈旧,缺乏现代性.彝族散文应超越"博物馆"意识,追求文体自觉,提升艺术境界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讲授古典散文要基于"言""文"并重的原则,既要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又要促使其体会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教师可以采用新颖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信息互动,抓住学生的兴趣探究字词深意,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感悟,在思考中提升审美能力等.这些方法都体现了"言""文"并重,有助于学生多元化地解读古代散文.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因得特殊的社会文化生态的催化,出现了散文创作和理论批评互动共荣的“散文年”。就理论批评而言,30年代关于小品文的争论,形成了小品文理论的某种框架;60年代的“笔谈散文”,其对散文“多样化”和“诗化”的倡导,在非常年代拓宽散文的表现空间、矫正散文非艺术化的偏向,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