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河流径流的变化包括年变化和季节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取决于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别取决于河流弪流水源补给的形式。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补给形式、地貌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河流径流的年变化和季节变化也有明显的差异。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一般占河流径流量的60~70%,局部地  相似文献   

2.
利用GFDL资料和偏差风计算法对平流层50hPa环流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果:①北半球11月至3月为冬季环流形势,4月和5月为转变季节,6月至9月为夏季环流形势,10月为转变季节,环流的转变都是从高纬向低纬推进的,秋季比春季短。②南半球5月至9月为冬季环流形势,10月和11月为转变季节,12月至3月为夏季环流形势,4月为转变季节,从冬到夏的季节变化是从中纬度开始的,而从夏到冬的季节变化则和北半球相同。③50hPa环流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控于高纬地区温度场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在大都市里度日,熙熙而又匆匆,对大自然细微的变化,大家都木知木觉,日本有一个民歌说"城里不知季节已变化",这是确实的。非但是对季节变化没有知觉,对自己内心的起伏变化,又何尝有自觉呢?浑浑噩噩之间,生命也就悄无声息地流走了。所以,有时候,翻一翻书,让自己在古人的心境里徜徉一番,倒  相似文献   

4.
一、河流径流量为什么会有季节变化?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河流的水源补给密切相关。各种类型的河流水源补给不同,因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也不同。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主要随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以冰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自然课要指导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情况千差万别,教科书不可能处处照顾到每地的具体情况。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搞好自然教学,就需要自然教师作出特别的努力。一、抓住季节特点,调整内容编排。我们江苏属于亚热带地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各种动物的活动、植物的生长都明显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着。《自然教学大纲》强调内容编排“要适当照顾季节性”,这在季节特点显著的江苏省就显得格外重要。要使教学内容与本地自  相似文献   

6.
太阳东升西落,这在地球人看来是一个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也是根据日出日落方位来辨别方向。然而,严格地说,仅把太阳的升落地点作为地平面正东正西方向的判断标准,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地球表面,同一纬度的不同季节,或同一季节不同纬度,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落的地点均会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王霞 《地理教育》2012,(Z2):27-28
太阳东升西落,这在地球人看来是一个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也是根据日出日落方位来辨别方向。然而,严格地说,仅把太阳的升落地点作为地平面正东正西方向的判断标准,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地球表面,同一纬度的不同季节,或同一季节不同纬度,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落的地点均会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1.读“西大西洋浅海水温季节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西大西洋浅海水温季节变化(1)是海水最主要的热量来源,海水的温度取决于海水的____。(2)海水温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变化,水温的季变化主要取决于____的季节变化,同时____和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秋去冬来季节变化特点,知道自然界动物和植物越冬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
多年生草本植物贮藏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在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生长季节初期,通过利用贮藏物质,能迅速地建立起积极的生产结构。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这类植物贮藏物质的季节变化,体现在生长旺盛时期,贮藏物质大递增;生长季节初期,则迅速递减。笔者用矽钢酸比色法,对南茨根状塞在不同时期的可溶性糖、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表明,南荻根状茎中的可溶性糖、淀粉等贮藏物质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淀粉在南获的成熟期(11月中旬)达最大值,为38.93%;在5月分南荻营养生长的旺盛时期为19.2%,是其最小值。可溶性糖含量在11月中旬为2.806%,在朝中旬达最大值,为6.34%。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影响降雨pH值的因素和宁德市大气随季节变化的特点,探讨宁德市降雨中酸雨频率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全义 《中学文科》2009,(3):105-105
季节是地理试题中的重要信息,正确判断季节往往是解题的必要条件。与地球运动季节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相似文献   

13.
季节是地理试题中的重要信息,正确判断季节往往是解题的必要条件。与地球运动季节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相似文献   

14.
鸟类因为生态习性上的差异可分为留鸟和候鸟。留鸟终年留居在一个地区,或是仅作短距离的漂泊或短距离的垂直迁徙。候鸟则具有因季节不同而作长距离迁徙、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燕子春来秋去。鸿雁春去秋来,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一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991 —1992 年对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变化的研究。其结果为:从5 月到10 月份,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它们表现为:春季数量较少,进入雨季后,数量逐渐增加,八月份达最大值,秋季又逐渐减少。微生物的季节变化与植物生物量、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 《四季的脚步》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三册中的选读课文,本课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共四节,采用拟人的手法,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顺序,每一节写一个季节,抓住每个季节的特征,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化生动地展现出来。第一节写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景象;第二节讲夏天,知了在树上欢叫;第三节讲秋天来临,  相似文献   

17.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空间分布不平衡。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并且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而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少于南方,且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主要以洪水形式出现,季节变化大。  相似文献   

18.
四季的树     
一年,有四个季节,树,就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着:春,树是生机勃勃的。树枝发芽了,白雪融化了。原来光秃秃的树枝,长出了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新春献辞     
当1999年新春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世界教育信息》迎来了她的又一个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更是人们重整旗鼓、开始新的一轮冲刺的季节。也许喜爱《世界教育信息》的老读者,在接到本刊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她的外观有了一点变化,但仍未丢掉其实用、厚重和先锋的本色。读者还会发现,她现在的刊号已为全国统一刊  相似文献   

20.
<正>青蛙和蟾蜍能用皮肤感觉季节的变化。因此,一到秋天它们就会拼命地吃大量食物,储存能量。到气候转冷时,它们就会找到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