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文锋 《新闻界》2007,(3):61-62,48
现代报纸大多采用发行售价低于单位成本,实行低价亏损发行的报纸赢利模式。报纸经营的盈亏平衡分析可知,报社需理性看待报纸的发行扩张,将报纸的发行量控制在一个适度有效的范围内,以求得报社总利润的最大化。报纸进行科学控制发行,在把握好报纸发行盈亏平衡点时,不同种类报纸宜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王建 《传媒》2002,(6):38-39
什么是"有效发行" 报纸的效益通常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效益,二是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和"无效"之分."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的界定,基础前提是在考察纯经济效益的范畴平台上讨论.理想而言,当然是发行量越大越好,如果一份报纸能够做到无空隙覆盖,其影响力自然会很大,这样也能产生更好的广告效益.  相似文献   

3.
吴锋 《今传媒》2007,(8):3-25
温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这里孕育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和"温州人精神".温州虽是一个地级市,但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年收入过5亿元,报刊期发行总量达80万份,集团所属《温州都市报》日发行量突破30万份,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地市级报纸."在小地方做大报业,在小城市做大发行."报刊发行创新的"温州模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徐晓芳  范高农  杨小红 《传媒》2007,(11):89-90
从上个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发行工作愈来愈被报人所重视,发行营销能力强弱与否成为衡量一家报社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各家报社在发行上"重兵集结",发行市场硝烟弥漫:报纸越来越厚,定价却越来越便宜,甚至出现"0元订报纸,新闻免费看",导致"卖报纸不如卖废报",报贩直接将印出的报纸送收购站的现象;报纸的发行量越来越大,报社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却越来越低甚至亏损严重.  相似文献   

5.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04,(11):59-60
发行量是报纸的生命线。在美国考察它的报纸运作,会强烈地感受到各家报纸对于发行量的关注,以及为保证发行量所采取的相应的诸多措施。近些年,美国报纸总体的发行量有所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影响。网络媒体的快速传播以及它所独有的阅读浏览的方便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于是,在报纸发行上如何实现对用户的最大的方便,就成了报纸人士努力去做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6.
杨克勤 《新闻界》2003,(6):26-26,32
报纸作为商品,它有两次销售过程,第一次销售过程就是把报纸所刊载的内容卖给读者,第二次销售过程是把报纸版面卖给广告客户。要成功实现报纸的这两次销售,主要取决于报纸本身。广告,被称为报纸的血液,它的多少(这里指广告收入的多少,而不是指广告刊登量的多少),代表着报纸健康发展的程度。而报纸本身质量的高低,又反过来决定着广告收入的多少。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报纸发行盈亏点界定报纸发行的盈亏点是指:当报纸的发行量(这是一个相对不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发行本身就开始盈利;反之,如果没达到这个量时,发行本身就处于亏损状态。这…  相似文献   

7.
宁波<东南商报>通过为党委政府、企业、读者"三服务",实现"三贴近",提升报纸的品牌和影响力,使报纸成为读者"贴心人""娘家人",也为自身赢得了发展空间与机遇. 2000年1月创刊时,<东南商报>发行量4万份,广告收入300万元,利润10万元.而时隔十年,现<东南商报>发行量已达27万份,广告收入逾1亿元,利润3000万元,并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活动和报道.  相似文献   

8.
<正>要了解一份报纸或杂志的影响力有多大,只用一个笼统的指标,简单明了,又有说服力,这个指标或许就是"发行量"。纸质媒体一般要订阅,读者愿意付钱,说明这个刊物受到读者认同和喜爱。发行量大说明读者群广大,受欢迎的程度深,媒体的影响力往往也大。用发行量来笼统地评判媒体的价值,有其合理性,也比较直观通俗。有的刊物发行是靠行政命令实现的,但发行量大,至少反映这份报纸或杂志在官方角度看是重要的,说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传统报纸的收益主要依靠广告和发行。发行量越大,报纸吸附广告的能力也就越强.广告收入就随之增加。另外,发行量越大,读者因订阅和购买报纸所支付的钱款就越多,报纸所获得的收入也就提高。但是,免费报纸却和传统报纸的经营理念相悖,它背弃了传统报纸的发行模式.主要依靠目标人群广告和非常低成本的发行与运作来获取利润。  相似文献   

10.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的《报纸质量管理标准》和《<报纸质量管理标准>实施细则》等重要法规,把报纸的发行量作为检验报纸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以条文明确规定下来,并每年按照"标准"进行年检年审。打分评级.这无疑对强化报纸管理,推动报纸提高质量,促进报纸发行量的扩大和报业市场的繁荣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广播电视报作为报业家族中的一支生力军,其发行总量在全国服务类报纸中久居前列,已充分展示出它的发行优势和辉煌前景。但是,决不可由此而盲目乐观.要保持其发行量的稳定和持续上升,就必须充分看到其发行量的制约因素.本文试…  相似文献   

11.
从1985年<洛阳日报>脱离邮发渠道首创"自办发行",到2005年全国实行自办发行的报社约800家,虽然只占全国报纸总数的40%,可这些报社创造了80%以上的广告份额,其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也明显好于"邮发"模式.短短20年,自办发行从边缘到中心,成为当前市场化报纸的主流发行方式,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自办发行目前正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各家报社的发行渠道各自为政,发行渠道浪费严重;虚报发行量,发行市场上的无序竞争屡禁不止;发行成本居高不下,低价销售、礼品赠送之风愈演愈烈,形成"低价死循环"等等.这些难以治疗的症状迫使我们反思:自办发行将要走向何方?如何拯救混乱不堪的自办发行市场?我们认为,自办发行需要超越和创新,需要开辟一条"后自办发行"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报纸发行服务与增强读者忠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影响力大小由很多因素构成,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发行量.发行量较大,说明报纸有一定的市场,有一些忠诚度较高的读者.一般来说,报纸的发行量比较稳定,一旦报纸发行出现扰动①现象,发行工作就遇到了麻烦.  相似文献   

13.
公费发行面临生死抉择 去年底今年初,国内一些大报负责人最头疼的几乎是同一个问题——发行量下跌。只要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看出,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国内公费订阅的报纸发行量一直逐年下降。过去最高发行达到一百多万、曾位居全国报纸发行量前列的一些大报,如今只剩下三四十万,有的甚至更少。京城流行一个关于发行量的笑话,说的是有同行问某著名大报的人,该报发行量最新数字,原话是:“你们现在发行两万几?” 值得忧虑的是,这种下降趋势没有丝毫止跌的迹象,即使是只有可怜兮兮的两万几,也仍然要靠“严防死守”才能争取到。报纸…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12,(20):5
据美国发行核查局最新统计,美国报纸发行量已止住下跌趋势,主要得益于建立"付费墙"。《纽约时报》包含数字订阅在内,发行量一年内增加了73%,其中数字订阅户达到80万,已超过纸报订户的78万。根据披露的数据显示,美国全国报纸在工作日的发行量微涨了0.7%,而周末的发行量则大幅上涨了5%。从美国发行量审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数字收费战略的确帮助报纸走出了发行量持续走低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王荣 《新闻出版交流》2001,(5):10-12,17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与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16.
王荣 《新闻知识》2001,(3):21-23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或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 ?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农村报刊发行现状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锋  曹英群 《今传媒》2007,(11):22-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报纸发行曾取得了辉煌业绩,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省(市)委机关报纷纷创办农村类报,大多数报纸发行量达到50万份,不少农村报纸发行量超过百万份,并成立了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农村报纸发行量快速滑坡,近半数农民报停办或改办其他报纸,与城市都市报一派繁荣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纸媒的下滑已成不争的事实,广告收入持续下跌。不少报纸逐年调减控制发行量和版面数,更强调有效发行。"自办发行"首当其冲陷入瓶颈期,对于报业的发行部门来说,一方面发行量减少造成收入骤减,另一方面用工成本不断攀升,双重压力使其入不敷出。除了适度减人增效,报业发行的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自1985年洛阳日报首创"自办发行"以来,目前全国约有四成报社实行自发模式,这是一支不容小觑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每家报社都有强大的销售网络,每个网络上的发报点仅销售一家报纸,发报点靠发行这一家报纸来维持生计,因此他们能竭尽全力扩大发行量,在日本各报的激烈竞争中,专卖制是维持庞大的报纸发行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专卖体制下的发行系统 30多年前,《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的发行量都是400万份左右,但到1997年,《朝日新闻》为837万份、《读卖新闻》1017万份,《每日新闻》则仍维持在394万份上下。《朝日新闻》及《读卖新闻》的发行量能迅速增长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业界资讯     
全球报业发行上升网媒发展迅猛世界报业协会近日发表报告:受亚洲和南美洲需求推动,2007年全球付费报纸发行量上升2.6%,其中印度和中国的发行量增长最多。在发行量居于全球前100名的日报中,亚洲拥有74家,其良好的发行业绩与西方日益减少的报刊读者形成鲜明对比。报告指出,广告业的发展趋势也与之相似。报纸广告利润在除美国外的全球其他地区都有所上升。全球互联网广告利润也上升了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