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在经过三年的煎熬之后,《百家讲坛》终于痛苦而又释然地放弃了早期的高端定位。转型后的《百家讲坛》要求节目的主讲专家无论如何要将自己的学术讲座演绎成“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观众”都能听懂的“文化俗讲”。这就意味着讲坛节目的受众定位将转向具有更大基数的受众类型。不过,这种定位转向也对讲坛节目的文本生产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余琛  朱晓凯 《新闻世界》2012,(11):62-6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近年来,不少都市报都将举办各类讲坛来作为拓展新闻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讲坛类栏目的开设,不仅有利于媒体自身打造文化品牌,畅通与受众之间互动的渠道,而且也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本文试以《合肥晚报》与安徽省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新安百姓讲堂”为例,结合《...  相似文献   

3.
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多形式的发展趋势,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信息高速化发展时代,电视传媒的正面力量不容忽视,其中的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更承担起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它的发展趋势将直接影响社会文化氛围和民族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电视讲坛节目以其特有的方式,借助于电视媒体把传统古典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精英文化”同“大众文化”的距离。它的出现必定要促使人们对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进行重新思考和界定。围绕电视讲坛节目出现的一系列争议和批判,正反映了广大受众选择的多样性、自主性和独立性,而文化市场的这种分化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百家讲坛》自诞生起,有关其精英与大众取向的论争就一直未有停歇。随着其收视率的不断攀升,不少地方电视台也争相仿效。至此,"讲坛"类节目呈风起云涌之势。从类型节目的结构模式和叙事风格看,基本大同小异。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传者的符号营造符合受众的收视诉求。"后讲坛时代"的符号消费也与社会环境、时代特点和受众心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百家讲坛》从低谷跃起到高潮,创造了电视业的奇迹,引发了电视讲坛现象。在这种起死回生般的转折中,《百家讲坛》究竟使用了什么样的灵丹妙药,跨出质的飞跃呢?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很好地完成了受众定位的转换,把握了目标受众,满足了时代受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董毅 《新闻界》2007,(6):136-137
本文对重庆电视台的音乐讲坛节目进行了方法分析,旨在探讨电视讲坛这种节目形式传播专业性知识文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岳琳 《新闻前哨》2021,(2):25-26
新媒体是在媒体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能够为更多受众参与提供条件的媒体形式。新媒体传播,要注重这种受众参与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新媒体传播中,提高受众的参与体验效果,同时也要强化媒体传播的质量和效率。新媒体传播要想实现社会广泛关注,就要将受众文化的民主化、多样化以及个性化进行探究,加强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省文化厅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讲座项目中,"龙江讲坛"邀请了我省两名学者到蒙古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举刃讲座。这是"龙江讲坛"走出国门的第一步,是步入国际化和开展国际交流的开始。"龙江讲坛"以公益性讲座的形式,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成果传达给国  相似文献   

10.
周翼虎 《青年记者》2008,(16):14-17
当前,不同区域和背景的新闻媒介出现了开办政经时事论坛的热潮.从南方都市报的"岭南大讲坛"到羊城晚报的"财富沙龙",从解放日报的"文化讲坛"到新浪的"长安讲坛",以及其他一系列"开讲"活动,媒介主持的公共言论活动成为引人注目的传媒生态.如何看待这种风起云涌的论坛热?  相似文献   

11.
"这不是肯德基"是一组跨文化传播的肯德基广告。本文对这组广告的广告题材、广告画面以及广告风格进行了的分析,认为这组有关肯德基的跨文化传播广告,就其本身而言做到了将本国文化与输入国文化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对受众的影响并不都是那么积极的。  相似文献   

12.
林彬晖 《图书馆》2012,(3):128-129
讲坛文化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正确认识讲坛热潮,引导图书馆公共讲坛建设健康发展。借鉴电视讲坛的先进经验,利用有特色的本地资源,避免过度娱乐化、过度商业化的不良风气,这是当前图书馆公共讲坛建设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沈静 《青年记者》2006,(22):19-20
中央电视台学术性电视栏目《百家讲坛》日益受到媒体和受众的关注。在此讲坛上开讲的学者阎崇年、易中天、刘心武等等纷纷出书热卖,成为如“超女”一样闪亮的偶像型学者。电视传播学术——学术的娱乐化与平民化在图像时代,媒介文化的视觉转向成为必然,影像传播成为一种强势的语  相似文献   

14.
刘敏 《传媒》2007,(9):45-46
学术与电视媒介的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图景,会有怎样的传播效果?看看时下的"电视讲坛"热就可管窥其中一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从"品三国"到"读论语",从易中天到于丹,每一个专题,每一个主讲学者,都会掀起一股"文化热浪";也有虽不"热"但形成特定受众群的,如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再加上其他各台陆续涌现出的各类"电视讲坛",建构起了一幅全新的电视学术生态图景.  相似文献   

15.
龙江讲坛:传播公共文化服务的崭新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江讲坛"是黑龙江省图书馆2006年1月启动的公益性系列科普讲座,两年多来已确立为我省知名的文化品牌.本文将从构筑公共文化传播平台的角度对"龙江讲坛"的创建和运作情况做一回顾和思考,希望能给新建或拟建公益讲座的图书馆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传媒》2008,(2):32-41
文化论坛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 尹明华 文化影响力的再造和经营 今天我们站在2008年这个时间窗口来谈文化影响力的再造和经营,我想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由单一的文化传播到文化经营,由传统的新闻宣传到采用新技术提升影响力的实践来谈这个主题.我们的这些实践都起步于文化讲坛.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文化讲坛诞生于2005年7月5日,以做文化、做独家、做品牌、做影响力、做可持续影响力的追求,以彰显文化追求,激扬文化力量作为宗旨,每届论坛邀请3~5位国内外文化名人或者领军人物共论一个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17.
在时下电视讲坛热和地域文化热的双重背景下,地域文化类电视讲坛节目的诞生是必然的。湖南教育电视台于2008年1月14日正式推出的电视讲坛栏目〈〈湖湘讲堂〉〉,就是定位于传播湖湘文化,立足让节目具有本土性、贴近性。作为一档地域性讲堂类栏目,如何创新,如何走出一条个性化、本土化道路,并让栏目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栏目亟待思考的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就地域文化类电视讲坛节目栏目制作的困境与突围阐述一些心得和观点。  相似文献   

18.
从形式、内容、主办方、网站情况等角度对国家图书馆和45家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讲坛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文化讲坛品牌建设意识的五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图书馆》2007,(5):13-13
2007年9月12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讲坛"首次邀请国外嘉宾——全球三大图书馆馆长以及上海图书馆馆长,汇聚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二届文化讲坛暨全  相似文献   

20.
影视作品对旅游目的地的促销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在流行文化中,影视剧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以它特有的魅力,在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打动观众的同时,连同它的故事场景一起留给了受众,使其在某种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将这种文化所依托的当地的自然的、人文的资源一并传递给了受众。这种传递在不自觉中以其更加真实、直观的效果实现了对旅游目的地的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