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麻饼     
天歌 《小学生时代》2012,(12):30-32
中国的零食品种,多半是节日贡献的:中秋的月饼清明的馃,端午的粽子过年的糕……在我们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节日和平常日子的分野,也是用食物来表达的。哪怕到了现在,饥馑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无论什么热闹的佳时节日,最受待见的也不是那些苦口婆心的"慎终"与"追远",还是应节的点心最传情。月饼是中秋的主角,在节日里重要得和月亮一样!这象征团圆的甜蜜点心的前身,可久远到汉代的胡麻饼。  相似文献   

2.
<正>在西方国家,最受人们欢迎的节日是圣诞节,而在中国,最具特色、最热闹的却是春节。"春节",就是春天里最早的一个隆重的节日,俗称"新年",即新一年的第一天。人人增一岁,时光老人多么公正啊!于是,儿童盼望长大,青年为迈向成熟而欣慰,老人则追忆逝水年华,感慨时间如白驹过隙。"铛——"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四面八方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竹声,  相似文献   

3.
<正>每一年的圣诞节,笑容可掬、拉着雪橇的圣诞老人就会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这一天,很多城市的购物街上都是一派热闹的节日景象——商店的橱窗里喷着"圣诞老人"图案,门前摆放着圣诞树,员工们头戴圣诞帽,扮成圣诞老人招揽顾客。改革开放后,"洋节"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并渐渐落地生根。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年轻人喜爱"洋节"胜过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作家冯骥才说:"现在的年轻人和小孩子对一些传统节日没有什么概念。其实,在我们的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传统节日的优美诗词、名篇名句,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托,进行更多关于节日与民俗的教育。"对于中职生来说,以技能训练为主,但适时的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民族归属感的重建。笔者就古代节日诗词的特点,作以下简要的分析:一、描写节日习俗、风土人情古代节日是古代民族风尚习俗的历史积淀,而诗  相似文献   

5.
旧日的盛装     
正过去有个词,叫"盛装",例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这个词现在年轻人一定会想多,以为我们从前生活非常气派,还有专门为节日置办的盛装,平常收起来不穿,有相宜的场合才穿,像西方人的晚礼服。然而真辛酸,我们那时的"盛装",其实也就是我们最好的那件衣裳,每个人都知道是哪件衣裳,因为没别的,就那一件,连二选一都不支持。平常  相似文献   

6.
心中的彩霞     
<正>"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孩子们牵着风筝线,唱着歌,在草地上奔跑。三月三,风筝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也是风筝最热闹的节日。  相似文献   

7.
<正>虽然不是法定节日,但愚人节现在已经是广受全世界人民喜爱的节日之一了。那么,愚人节究竟是从哪个国家开始兴起的呢?关于这个问题,许多国家都觉得自己最有发言权,但事实却是,问题的答案仍旧是一个谜。有的人认为,第一个把"四月一日"和整蛊联系起来的,是英国诗人杰弗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也有人说是因为法国开始  相似文献   

8.
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则越来越被冷淡。探讨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造成冲击的原因,可引导人们正确面对这种冲击。  相似文献   

9.
乡村和城市,一直是中国社会传统的两极划分,"农村人"和"城市人"则是中国社会结构形态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身份认证。随着近年来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许多乡村被纳入城市版图,曾经的"农民"变成了向往已久的"城里人"。同时,面对城市生活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择业、生活观念的不断改变,也使得很多大学毕业生和年轻人,重新把目光投向了乡村这片热土。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回不去"的故乡和"进不去"的城市,却让许多人碰上了—个无法落地的"身份认证"问题。这样的状况,正在成为许多年轻人寻梦路上的一大尴尬,也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每一年的圣诞节,笑容可掬、拉着雪橇的圣诞老人就会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这一天,很多城市的购物街上都是一派热闹的节日景象一一商店的橱窗里喷着“圣诞老人”图案,门前摆放着圣诞树,员工们头戴圣诞帽,扮成圣诞老人招揽顾客。改革开放后,“洋节”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并渐渐落地生根。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年轻人喜爱“洋节”胜过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11.
我的家乡东港是黄海岸边的一个美丽城市。一年中,这里最热闹的节日就是春节了,而这里的人们最高兴、最幸福的时候也莫过于春节了。  相似文献   

12.
童年的春节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做“春节”的。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相似文献   

13.
放鞭炮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节日。  相似文献   

14.
五朔节     
四月三十日被称为"五朔节"或者"五月前夜",它无疑是欧洲春天里最古老并且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据说,这个节日的名称是从一个意为"明亮的或圣洁的火"的凯尔特词演变而来的。这个节日旨在庆祝春天里百花盛开的景象。五朔节的主要传统要素是火,它贯穿于节日的所有活动中,节日的名称也源于此。  相似文献   

15.
正"压岁钱"是一种已经沿袭很久的民俗文化。这种习俗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延续至今,是因为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父慈子孝的传统美德。"压岁钱"的施与取,既烘托了共度佳节、喜庆热闹的气氛,也体现了"父慈子孝"、"长幼尊亲"的传统伦理,更营造了合家欢乐,喜气满堂的节日气象。春节期间,孩子们免  相似文献   

16.
吴玲姝 《小学生》2009,(4):38-40
热热闹闹的学雷锋活动日、植树节过去后,六(1)班的那群同学们又将迎来一个更热闹和欢乐的节日——"愚人节"。虽说是个西方节日,可同学们对于这个节日的期盼可不亚于儿童节哦。你瞧,为了这一天的闹剧,班里的每个同学们可都是动足了脑筋,准备拿个最佳"闹剧大王"奖呢。  相似文献   

17.
【新年寄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在西方一些国家,圣诞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但是在中国,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非春节莫属了。这一天,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会纷纷赶回家中,过一个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新年。中国人过年的传统由来已久,年在中国也早已不再是一个节日那么简单,其中还寄予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欢迎小读者发来评刊意见,幸运评刊员将获得精美礼品。(请发短信"评刊意见+内容"至13601370189)小读者田玥来信:我觉得2012年第12期的《我过我的节》这篇文章最好看,因为这篇文章抓住了现在的同学们喜欢外国节日的心理,唤醒了我们的爱国之心,还告诉我们不要忘记国家传统。我认为杂志在教同学们废物利用、科学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时空》2014,(1):14-16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古老节日之一。从小年开始,各家各户就开始为过春节做准备了。打扫房间、购物、包饺子……哇,可热闹了。今天,让我们谈谈自己家乡的春节吧。  相似文献   

20.
意明 《高中生》2011,(16):32
19岁踏上中国的土地时,日本人加藤嘉一一无所有。在北京大学攻读7年后,现在的他拥有10种身份和面孔:制作人、策划人、主持人、媒体评论员、专栏作家、图书作者、同声传译者、日语教师、退役优秀运动员、中国通。在国际青年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戴着光环却不认为自己"成功"的年轻人,想了解一下他是如何看待中国年轻人的。中国年轻人最缺什么1947年6月,北京大学一名大一学生给胡适写信诉说自己的苦闷,信中提出几个问题:国家是否有救?救的方法为何?国家前途是否还有希望?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