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大悲君字质存,湖北旧黄州府属蕲春县人也。世居距县治东北二百里之何家冲,至君祖父斗峰公以身为继出,而性质直,见恶于诸兄;君父竹亭先生谨饬自好,为邑附生;父子守正不回,不能安居于故宅,逐迁居毛家垄。君生而貌寝,声音发肤异常儿,何家冲人谓君为怪物;以此不甚为家人所喜。祖父独钟爱之,曰:“安知形声异常儿者,成就之不异常儿耶!”君未四岁,夏日傍晚未归;家人四出觅君。祖母获之宅后半里许田垄中,问其所事,曰:“吾欲得一蛇以为戏。”至七岁,祖父命竹亭先生授之读。竹亭先生曰:“此子只合持十二斤锄掘荒地,何用读为!”祖父亲携至塾,竹亭先生乃授以三字经,教“性本善”之性字后,君即指“性相近”“性乃迁”两性字曰:  相似文献   

2.
走出去图书     
正《扪虱谈鬼录》《说魂儿——扪虱谈鬼录之二》作者:栾保群出版日期:《扪虱谈鬼录》2010年,《说魂儿:扪虱谈鬼录之二》2011年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输出时间:越南版2012年;繁体版2012年输出地区:越南;中国台湾地区合作方式:版权输出版税收入:越南版-1500美金;繁体版-2800美金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民俗。吸引外方的内容点:"扪虱谈鬼录"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具学术价值与阅读趣味。作者栾保群是著名文化学者,被誉为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第一人。虽然"扪虱谈鬼录"系列谈的是虚无缥缈的幽冥世界,但作者的写作态度是相当认真的,引经据典,多方考证,和时下一些胡乱编造的鬼故事有本质区别;另一方面,"扪虱谈鬼录"系列  相似文献   

3.
儿提时代喜欢玩蟋蟀、抓蟋蟀,在小伙伴中流行着一条谚语:"逃走的蟋蟀最大".此说有两层意思,一是留下一点希望,为以后捉大蟋蟀埋个伏笔;二是也为自己获得一点面子,不是我没有捉到大蟋蟀,只是运气不好而已.据说在国外也有类似谚语:飞走的天鹅(鸟雀)最大.  相似文献   

4.
微记录     
正@陈尚君:1954年,张幼仪在失婚32年、已经54岁、客居香港时写信给儿子:"母拟出嫁,儿意云何?"儿子徐积锴回信:"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今幸粗有树立,且能自瞻。诸孙长成,全出母训……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相似文献   

5.
三、“傻儿”师长傻话多四川电视台曾经播出过方言剧《傻儿师长》和《傻儿军长》,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剧中的“傻儿师长”和“傻儿军长”是有人物原型的,他就是范绍增。范绍增,名舜典、号海廷(1894~1977)大竹人氏犤8犦,曾任国民党八十八军军长及集团军副总司令,中将军衔,他是四川军阀中一起(注:四川方言,“紧跟”之意。),而且,还要贴得梆紧!(注:四川方言,“跟得很紧”之意)”其实范绍增是属于那种面带傻像心明眼亮的人,他能从一个农家子弟转而连长,营长,团长……一级级的升上去,没有点心计是显然不可能的。特别是临解放时,他率部参…  相似文献   

6.
许琛 《今传媒》2012,(6):142-143
"酷儿"作为与主流社会背道而驰的社会群体,长时期遭受着以二元对立为思维方式的主流社会的排挤,我国的酷儿群体更受到中国传统"孝文化"思想的双重压迫。本文通过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探讨大众传播影响下,酷儿群体在公众面前改善自身形象的途径,旨在为酷儿群体如何获得主流群体的认同与尊重指明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48亿巨款下落不明”一事,央视新闻频道在2012年12月15日晚播出一则报道:揭露“儿慈会”资金问题的,是一位名叫“落魄书生周筱赘”的网友,“儿慈会”事件是他众多“揭黑”事件中的一起,爆料来自“深喉”,为此他调查了44天;没想到“儿慈会”竟然以小数点弄错了来搪塞,说什么4.75亿误写为47.5亿元。  相似文献   

8.
学龄前儿童(以下简称“学前儿”)工作,在国外已成为儿童图书馆工作的一部分。在我国,各地的少儿图书馆(室)也为学前儿服务做了一些尝试,已经成为少儿图书工作者所热衷探讨的课题。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一简单的论述。一、我国学前儿教育之现状我国12岁以下儿童有2亿多,其中学前儿要占50%。如何为他们服务,是关系到  相似文献   

9.
刘行悌回家     
"佬儿,你回家了!" 桃源人称呼人,只有称呼佬儿最亲切。长辈叫幺儿为佬儿,兄长称呼弟弟也叫佬儿。被人称呼佬儿的,那才是被桃源人看作最亲切的人。2011年4月5日,在外漂泊了整整三十年后的刘行悌,又回到了桃源县老家。他出生于华容,祖籍也是华容。在他七十三年的生命历程中,在桃源工作十三年,担任桃源县委书记十年,其余六十年,他是在华容、安乡、三峡、长沙度过的。官位最高是正厅级,退位后还享受副部级待遇。  相似文献   

10.
北京筒子楼     
北京,这个十二亿中国人的首都是一座千年古城。旧时代的皇城,是由金碧辉煌的王家宫殿和杂乱无章的百姓平房小院儿组成的双重世界。如果说森严壁垒、流金溢彩的皇宫阆苑教人仰慕敬畏,生出“高处不胜寒”之感;那么那些保存完好的百年四合院儿则透着雅淡、闲适和温情,朴素宁馨如一幅幅水墨画儿:青砖门楼、青瓦小屋、青砖墁地,院中桃红柳绿、青藤绕窗。这怡红快绿生活小景儿着实暖人心田,撩起胸臆问涟涟爱漪。这等百年不灭的王气,“天子脚下”散淡闲情的韵味,现代化节奏中耸起的如林大厦和日新月异的一环环高速路,奏出了一曲远古与现代的磅礴交响乐。  相似文献   

11.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一场以谋求儿童幸福为宗旨的儿童年运动。《申报》对此作详尽、持续的报道。全国儿童年实施委员会通过文字宣传、口头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儿童年,呼吁保护、救济儿童,提倡儿童幸福事业,并且举办各种儿童展览会等活动。这些举措获得不同程度的实施,推动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儿童的各项幸福事业。  相似文献   

12.
广告与娱乐的互动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消费者只记住了代言人本人,把企业或产品忘记了,企业与代言人之间就掉了个儿:企业为明星做了嫁衣裳  相似文献   

13.
酷儿理论是后现代主义思想中有关性与性别的代表性理论,认为性与性别非自然形成,而是一种文化与社会建构的结果,该理论已成为性少数群体甚至所有边缘群体“正名”的重要凭借。在酷儿理论视角之下,性别身份具有流动性、交叉性与多样性等特征,而档案的历史记录属性与信息相对固化特点及其背后蕴含的权力与权利相互作用,常常使性别身份认同在档案中的实现陷入困境。从酷儿理论视角出发,一方面,档案与性别身份认同之间的冲突表现在固化的档案与流动的性别身份、档案助于不同性别身份间理解的同时亦加深隔阂、档案中权力与权利对性别身份的不同作用等;另一方面,档案又为性别身份认同提供了融合与常态化机制,助于个体及群体性别形象的积极重塑与性别身份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进行的省市广播电视系统好新闻评选中,舞阳县广播电视局曾先后将消息《农民王富仓设立家庭守法奖》推荐到漯河市和省里参评,骗取了市、省好新闻一等奖。其实,这是一篇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胡编乱造出来的稿件。农民王富仓是舞阳县太尉乡善德王村人。他有3个儿子,其中二儿三儿因为打架和赌博,曾先后被拘留和罚款。王富仓为了鼓励儿子上进,曾表示过:“你们好好干有好处”。作者(县广播站招聘记者)郭继周却据此编造出一个所谓“家庭守法奖”,叙述几个儿子变化突出,一个曾帮助乡亲做了100多件质量好、式样新的家具;一个被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还煞有介事地说:他家邀请村  相似文献   

15.
瓜子……脸     
我平日在炒货店里看到去皮瓜子仁,总有荒唐的联想:那些瓜子如何去壳,是工人用嘴嗑的吗?那岂不粘满陌生人的口水……但在《金瓶梅》里,分明是她的口水、他吃得自然——潘金莲、郑爱月和王六儿都曾送亲口嗑的瓜子仁给西门庆。一如明代的民歌《桂枝儿》:"瓜子仁儿本不是个希奇货,汗巾儿包了递与我亲哥。一个个都在我舌尖儿过……休要忘了我。"细说起来,瓜子还真是特别。它品类繁多口味各异,且王侯将相要嗑,才子佳人要嗑,平民百姓如你我更是常嗑不厌。明代太监刘若愚说,朱元璋"喜用鲜西瓜  相似文献   

16.
《全国新书目》2012,(12):40-40
18位名老中医经验秘传智世宏主编2012-4 20.00元978-7-537-73998-6全书分三个部分:名医验案验方,主要介绍内、外、妇、儿等科40多种疾病的验案验方;名医经验杂谈,以医话的形式反映出来;名老中医专家简介,介绍了有关的名老中医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一进腊月门,银装素裹的长白山下、松花江畔的农民们,又开始为过年忙活起来。特别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儿”直到除夕,人们每天都有不少事情要做。记者在吉林长白山区长大,自小就背熟了这样的民谚:“二十三,灶王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倒酉;三十夜,守一宿。”现如今在吉林很多村庄里,人们仍恪守着这些年俗。 过年是中华民族各种民俗最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徐梦蝶 《大观周刊》2011,(20):109-110
酷儿这一儿童市场上的先驱,有效地塑造了“酷儿”这一富有亲和力、感染力的卡通人物形象,为儿童品牌体验创造了空间,也为购买行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辅以合理的低价吸引敏感的年轻消费者,又用促销来加强儿童的忠诚度扩大市场。实为明智之举。酷儿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是找准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并且对目标消费群体大量深刻的研究,从而开展更为精准营销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时下盛传“好处”之说:摇摇笔杆儿,有“好处”;(口努)(口努)嘴儿,要“好处”;跑跑腿儿,捞“好处”;“不给好处不办事,得了好处就办事”。每闻此说,我心头甜酸苦辣一古脑儿冒出来,真不是个滋味。  相似文献   

20.
拜师(小说)     
我把李龙画的一叠子素描和速写递给白发苍苍的吴老,心情很兴奋。我不辱使命,总算为他物色了一个有希望的苗子。记得吴老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会不会带给我一个稻草瓤儿的绣花枕头?”稻草瓤儿的绣花枕头留给别人吧,我给他带来的是一株挂着露水的幼苗。他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年龄——只有十三岁,这无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