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丽 《成才之路》2014,(20):73-73
“兴趣是创造愉悦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的话。兴趣无时无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及时发现并积极培养孩子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将有深远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激发起孩子们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呢?一、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由”的课堂环境(1)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尽量多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造,并及时表扬学生别出心裁的巧妙设计,还要允许学生无拘无束地自我表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艺术个性的形成。(2)给学生营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思维空间。只有和学生保持一定的高度,我们才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营造和提供最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教育平台。所以,我们在美术课堂教学上要给学生营造自由的空间。要表扬并鼓励他们想其他学生没有想的,做其他学生没有做的,凡事都要尽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创造性的思维面对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真正乐趣。  相似文献   

2.
特殊教育中儿童画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教育孩子们儿童画,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尊重、赞扬并给予语训孩子们心灵的自由,引导心灵向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孩子们自由在颜色中嬉戏,穿梭在横竖曲直闻游戏,用他们天真的目光欣赏、解读着生活的美好,用稚嫩的笔触肆意挥洒着对世界的体验时,我们看到了儿童世界的无限精彩。而从孩子们手下绘出的各种线条,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潘姜林 《考试周刊》2011,(7):221-222
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教师,我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  相似文献   

5.
作家陈燕丹曾这样评论上海《萌芽》杂志发起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让我吃惊的是,那些在拾到一分钱的主题上开始写作的孩子们,一旦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写作,他们还是会迅速地洗尽铅华,表现出一个原生的自己,那些长长的句子,纤细的伤感,那些富有含义的、幽暗的多愁善感的细节,那些欲说还休的情致,甚至是那些与作文训练格格不入的词库,他们在覆盖下还有一个秘密的写作世界。”这段话,让我不由得对创新教育的理解有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余剑梅 《教学随笔》2014,(10):20179+179
儿童是一首诗,一切都让我们感到美好。美是诗的本质,因此将那份童心所包含的"真""善""美"引导而出,变成一首首诗歌。让她为孩子们的自主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孩子们自由、创意地表达。在让孩子们赏诗、仿诗、写诗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对习作的兴趣,增强其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铸造孩子们的心灵,启迪孩子们的心智,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童年应该是多彩的。在学习之外,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去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去接触他们热爱的领域。然而,过多过重的课业负担正在悄悄地侵蚀着属于孩子们的私人领地,有的学生因为过多的作业而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自己的钢琴课,有的则没有时间游戏与锻炼,孩子们叫苦连天。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两个方面着手.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育,作为孩子们成长的基础,更是素质教育的开端,他们的学习能力强弱,取决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程度。而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更是成了新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今天是探索性主题活动“交通工具”的表征时间。在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自己选择组画、泥塑、建构等多种表征方式。在组画区里,孩子们分成了两组,他们友好、愉快地合作着。当组画活动进入尾声时,锦雯告诉我:“老师,紫睎那组有人没画完就走了。”果然那一组有几个孩子的兴趣已经转移到了制作区,而组画作品还没有完成。于是,我趁机引导:“那怎么办呢?”世玮说:“我们已经画完了,可以帮他们画吗?”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与他们共同作画。最后,我特意将这幅画张贴起来,孩子们欢呼雀跃。我看到刚才没有坚持画完的幼儿有些惊讶和懊悔。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出现了互助合作的行为,这种  相似文献   

10.
在智慧校园的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要根据小学生思维特点以及每个阶段年龄特征的实际,充分给予他们开展学习活动的时机。增强孩子们自觉、主动探索知识的意愿,在他们积极互动、合作分享的过程中,改善学习数学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孩子们思维品质,促进思维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郭海霞 《成才之路》2014,(26):22-22
正师爱,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师爱,犹如春风,恬静而惬意。很多时候,师爱又恰似那路边一株清雅的蔷薇,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天真稚气的笑脸,驻足在你身旁,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看着孩子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人生一种别样的享受。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喜欢上了班主任这个角色。为了更好地胜任班主任之职,我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参悟出了师爱的真谛是平等、理  相似文献   

12.
曾多次观摩名师们的课,在他们的课堂,我和孩子们一样,心深深地沉醉了,那是多么温暖的课堂啊!因感动而温暖,因从容而温暖,因幽默而温暖。我们品悟着大师的智慧,品读着大师的才情,感受着大师的魅力,在他们的课堂里流连,就犹如花儿在春天里徜徉。一、没有错开的花儿华应龙老师的"容错"教育,一直让我备感温暖。他曾在四川汶川上过一节《解决连乘问题》的课,《人民教育》刊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都包含着创新教育的诸多因素。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并且使其充分地释放出来,就必须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的空间,并摒弃教学中那些妨碍创新思维发展的诸多因素,激活埋藏在学生心底的创新意识,继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下  相似文献   

14.
徐玮 《教师》2010,(29)
"愉快教育"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我们既要给予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自由的思维空间,又要给予学生极大的理解和关爱,充分调动孩子的情感因素,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学习品质良好,人格品质完善,为他们今后成人成才,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徐玮 《教师》2010,(32):33-33
“愉快教育”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我们既要给予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自由的思维空间。又要给予学生极大的理解和关爱,充分调动孩子的情感因素,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学习品质良好,人格品质完善,为他们今后成人成才,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1943年夏天,一万五千名犹太孩子被运往一个叫特莱津的小镇,纳粹把这里变成了集中营。在纳粹严禁对孩子们进行任何教育的前提下,孩子们的笔下,丰盛的家庭聚餐、美丽宁静的家乡常常是画画的主题。当他们身体被囚禁的时候,精神却是健康和自由的。这一切都得益于这里囚禁着的众多一流的艺术家、音乐家、学者和教授。这些成年人想,我  相似文献   

17.
一群孩子需要补充维生素,如果在他们面前放一些维生素片和美味的水果,他们会选择什么呢?虽然两者作用相同,但孩子们恐怕会选择水果而不会选择维生素片。因为水果还可以引起食欲,调动口味。写作的技巧方法像是维生素片,老师的下水作文犹如那美味可口的水果。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暗示     
写下这个题目,我的眼前马上浮现出班上那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从他们刚进校门到现在,我已经陪他们走过了整整两年.孩子们的个子长高了,字漂亮了,懂得文明谦让了,爱上阅读书籍了,学会感恩了,很多孩子都有进步,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底总涌现难以名状的幸福,我感动着孩子们一点一点的长大,就像一个农人站在田边倾听庄稼拔节的律动.我也感动着自己的付出,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禄志红 《考试周刊》2014,(54):44-44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个性,从而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的局面,使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赵师明 《考试周刊》2012,(31):45-45
走进新课程,我们看到了令人振奋的课堂风景——语文课正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呆板变得鲜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一味地按部就班,而要追求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弹性"设计。具体地讲,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处学生会不会有疑问;这一点他们是不是感兴趣;这一段孩子们可能有哪些生活体验;读到这里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有满腔情感要表达……设计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任孩子们的思维自由驰骋;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